周砚白
历史小说
首页 > 历史小说 > 周砚白
作者:
潇洒莫名
主角:
周砚白
作者:
潇洒莫名
主角:
周砚白
更新至:
第117章 迷雾真相
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32.14万字
大胤朝建国三百年,表面河清海晏,实则内忧外患。土地兼并严重,东南沿海倭患频发,西北边军粮饷不足,朝堂形成以左相楚明谦为首的“清流党”和右相魏忠衍为首的“务实派”两大阵营,民间商业受行会垄断制约,百姓生活困苦。
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32.14万字
简介
历史古代
大胤朝建国三百年,表面河清海晏,实则内忧外患。土地兼并严重,东南沿海倭患频发,西北边军粮饷不足,朝堂形成以左相楚明谦为首的“清流党”和右相魏忠衍为首的“务实派”两大阵营,民间商业受行会垄断制约,百姓生活困苦。 ...

第1章 浊浪惊魂

大胤朝,永熙十五年夏。青禾村外的青禾河泛着浑浊的浪,裹挟着碎叶枯枝,将一具靛蓝色长衫的躯体推搡至芦苇丛边。

周砚白在窒息的剧痛中睁开眼,咸腥河水灌进鼻腔的瞬间,现代实验室的记忆与眼前晃动的水草疯狂重叠。他本能地蹬腿划臂,却发现这副身体竟虚弱得如同朽木,求生的挣扎惊起芦苇丛中的白鹭,扑棱棱的振翅声惊破河畔死寂。

“有人落水!快来人呐!”苍老的呼喊撕破雨幕。

当周砚白被几个精壮汉子拽上岸时,呛出的河水混着血沫。他趴在泥泞里剧烈咳嗽,耳中轰鸣间听见此起彼伏的惊呼:“是周家三郎!”“莫不是科举落第想不开?”

记忆如潮水倒灌。原主寒窗苦读六载,却在院试中因考官舞弊名落孙山,绝望之下投河自尽。此刻周砚白攥紧掌心——他分明记得自己在现代因改良盐碱地水稻技术,被暴雨困在试验田,再睁眼就成了这副皮包骨的书生躯壳。

“砚白!我的儿!”白发妇人跌跌撞撞扑来,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裙摆沾满泥浆。周砚白望着她红肿的眼睛,原主关于母亲张氏的记忆翻涌: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纺线,省下口粮也要供儿子读书。

“娘……”这个称呼带着陌生的温热,周砚白挣扎着起身,却被腰间传来的剧痛扯得脸色煞白。搀扶他的老丈人大惊失色:“莫乱动!你这是被河里暗桩撞了,若不是命大……”

话未说完,周大福己跌坐在地。这个在青禾村劳作半生的老农,此刻佝偻着背,粗糙的手掌抚过儿子浸透的衣角:“你若去了,让我们老两口如何……家里那半亩望天田,连交租后剩下的瘪稻种,都被王大户家的恶犬叼走了……”

雨丝斜斜掠过周砚白苍白的脸,他忽然想起记忆里王大户勾结官府强占农田的恶行,又瞥见田埂间龟裂的土地——这里的稻苗枯黄蜷曲,与现代试验田里油绿茁壮的植株天差地别。

“爹,我有办法。”周砚白抓住父亲颤抖的手,“青禾河的水,能救活咱们的田。”

众人哗然。张老汉咂着烟袋摇头:“三郎莫不是被水呛糊涂了?这河道比田埂高半人,难不成还能让水往高处流?”

周砚白却在泥地上画出螺旋状纹路:“做竹筒水车,利用水流转动提水。再把田分成三块轮作,冬种苜蓿肥田,春种新稻,秋植荞麦……”他越说越快,现代农学知识与原主记忆中的大胤农事不断碰撞,“用草木灰混着牲畜粪便堆肥,稻苗定能长得比人高!”

周大福浑浊的眼睛亮起:“可、可这水车……”

“明日我就去砍毛竹!”周砚白撑着膝盖起身,腰间的剧痛反而让他清醒。远处乌云压境,雷声隐隐,他望着贫瘠的土地和破败的茅屋,突然笑出声——老天让他重生,或许就是要在这封建王朝,种出一片新的天地。

最新章节
作品目录
错乱章节催更
没有了
1-100章
继续阅读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