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世耕商录
盛世耕商录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盛世耕商录 > 第15章 新政暗涌

第15章 新政暗涌

加入书架
书名:
盛世耕商录
作者:
潇洒莫名
本章字数:
2818
更新时间:
2025-05-23

金銮殿上的尘埃尚未落定,周砚白己身着崭新的靛青官袍,踏入户部衙门。雕花木窗漏下细碎的阳光,照见案头堆积如山的账册,油墨与霉味混杂的气息扑面而来。他抚过泛黄的纸页,指尖在"漕运损耗银"的条目上停顿——这短短一行字背后,藏着的是楚明谦多年来鲸吞国库的罪证。

"周大人,魏相有请。"小吏的通报打断了他的思绪。穿过回廊时,周砚白听见吏员们压低的议论声:"一个乡下来的书生,不过是运气好......""海贸新政?谈何容易,多少老臣都栽在这上面......"

魏忠衍的书房内,檀香混着墨香萦绕。老丞相推开窗,望着宫墙外纷飞的柳絮,语气凝重:"楚明谦虽倒,但他的党羽遍布六部。昨日御史台还联名弹劾,说海贸新政会动摇国本。"他转身将一卷文书推到周砚白面前,"看看这个。"

纸上密密麻麻列着反对新政的官员名单,其中半数来自江南士族。周砚白想起沈清瑶说过,这些家族世代垄断丝绸生意,一旦海贸开放,他们的利益将被严重挤压。更棘手的是,名单末尾赫然写着"赵安邦"——西北边军统帅,手握十万重兵。

"赵将军为何反对?"周砚白皱眉。在他的认知里,海贸通商能充实国库,对边军粮饷大有裨益。

魏忠衍苦笑:"三年前,赵安邦的独子在海运途中遇袭身亡。他认定是商贾勾结海盗所为,从此对海贸深恶痛绝。"老丞相的手指重重叩在案几上,"更糟的是,倭人虽遭重创,但残余势力仍在沿海骚扰。若赵安邦振臂一呼......"

话音未落,门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。沈清瑶女扮男装,鬓角沾着汗珠闯入:"周公子!江南行会聚众闹事,扬言要罢市!领头的正是鸿业商会会长,当年在青禾村与你作对的王大户兄长!"

周砚白瞳孔骤缩。他记得那夜在宝庆当铺,王福与灰袍人的对话——天机阁虽覆灭,但楚明谦经营多年的利益网络,早己盘根错节。

三日后,朱雀大街。周砚白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,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商贾。王会长手持折扇,冷笑连连:"海贸新政要设市舶司抽税,分明是与民争利!我等商户辛苦经营,难道要给朝廷做嫁衣?"人群中顿时响起附和声。

"诸位可知,为何大胤商船难以远航?"周砚白突然开口,声音清朗。他展开一卷海图,"南洋诸国盛产香料、宝石,而我朝丝绸、瓷器在彼处千金难求。但如今的海船,十艘出海,三艘沉没,不是因为风浪,而是......"他猛地扯开官袍下摆,露出内里的棉甲,"而是因为船板偷工减料,铁钉以次充好!"

喧哗声戛然而止。周砚白从袖中取出两块船板残片,一块木纹致密,另一块布满虫蛀孔洞:"这两块木板,皆取自沉船。左边是二十年前的老船,右边是楚明谦当政后建造的新船。偷工减料的钱去了哪里?"他的目光扫过王会长骤然变色的脸,"落入了某些人的私囊!"

人群开始骚动。周砚白趁热打铁:"市舶司抽税,一半用于修缮港口,一半购置新式战船。待海疆安宁,商船往来无阻,诸位赚的只会更多!"他举起朝廷刚颁布的《海贸特许令》,"凡缴纳保证金的商户,可优先获得出海许可,所获利润三年免税!"

王会长脸色铁青,正要反驳,一匹快马疾驰而来。骑手翻身下马,高举八百里加急军报:"报——倭人残部进犯台州!赵安邦将军请缨出战,同时上表反对海贸新政,称'开放海禁必引狼入室'!"

现场一片哗然。周砚白握紧拳头,望着军报上赵安邦苍劲的字迹。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——既要安抚商户,又要说服固执的边军统帅,还要提防暗处蛰伏的残余势力。而青禾村那架吱呀作响的竹筒水车,此刻仿佛成了遥远的梦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