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世耕商录
盛世耕商录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盛世耕商录 > 第16章 暗潮

第16章 暗潮

加入书架
书名:
盛世耕商录
作者:
潇洒莫名
本章字数:
2456
更新时间:
2025-05-23

台州府的战报如巨石投入深潭,在朝堂激起千层浪。周砚白跪在文华殿外的青砖上,额头几乎贴地,听着殿内激烈的争吵声穿透雕花木门。赵安邦的怒吼震得门框嗡嗡作响:“陛下!倭人狼子野心,此时开放海贸,无异于引狼入室!”

皇帝的声音疲惫而压抑:“赵卿家,海贸若成,西北边军的粮饷......”

“臣不要这等沾满鲜血的粮饷!”赵安邦的铠甲在地面拖出刺耳声响,“三年前犬子命丧海盗之手,那些海盗背后,哪一个不是与商贾勾结?”

周砚白攥紧手中的《海贸通商细则》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他突然想起在青禾村时,那些因旱灾濒临饿死的百姓,想起沈清瑶为护他周全而中毒的手臂。深吸一口气,他重重叩响殿门:“臣周砚白有奏!请陛下允许臣前往西北,面见赵将军!”

殿内骤然安静。片刻后,皇帝的声音传来:“准奏。”

三日后,周砚白与沈清瑶快马加鞭,终于抵达西北边陲。夕阳将城墙染成血色,城头的“赵”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守城将士查验文书时,周砚白注意到他们甲胄陈旧,兵器锈迹斑斑——这与传闻中威震西方的西北军相去甚远。

赵安邦的帅帐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。这位年逾五旬的老将斜倚在胡床上,腿上缠着渗血的绷带,显然是旧伤复发。见到周砚白,他冷哼一声:“朝廷派个书生来游说?回去告诉陛下,除非倭人全部葬身海底,否则我赵某绝不松口!”

“将军可知,为何您的军需总是迟滞?”周砚白不卑不亢,展开一卷账本,“楚明谦当政时,七成军饷被贪墨。余下的三成,还要经过层层盘剥......”他指着账本上的红字,“去年冬天,本该拨给西北军的棉衣,实际送到将士手中的不足半数。”

赵安邦的瞳孔猛地收缩。他抓过账本,粗粝的手指在纸张上划过,突然将账本狠狠摔在地上:“这与海贸何干?”

“大有关系!”周砚白从袖中取出一份海图,“南洋诸国盛产铁矿,若能通商,我军便可打造精钢兵器。更重要的是......”他压低声音,“据可靠消息,倭人正在勾结漠北柔然,意图东西夹击。若不开海贸充实国库,拿什么抵御外敌?”

帅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一名斥候滚鞍下马,高声禀报:“启禀将军!柔然骑兵在边境集结,距此不足百里!”

赵安邦脸色骤变,挣扎着要起身,却被周砚白扶住。老将军盯着他年轻的脸庞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:“你为何如此执着?”

“因为臣见过饿殍遍野的青禾村,见过为守护百姓而受伤的同伴。”周砚白的声音坚定如铁,“将军守护的是边疆,而海贸新政,守护的是整个大胤的根基。”

赵安邦沉默良久,突然大笑:“好!好个周砚白!若你能在三日内拿出抵御柔然的良策,本将军便信你一次!”

当夜,周砚白与沈清瑶在军帐中彻夜未眠。烛光下,他将现代军事知识与大胤实情结合,绘制出一份详尽的防御部署图。沈清瑶看着他眼下的乌青,递来一碗姜汤:“你这样拼命......”

“没时间了。”周砚白喝尽姜汤,望着帐外如血的月色,“楚明谦虽倒,但暗处的敌人比想象中更多。我们不仅要让赵将军支持海贸,还要......”他握紧拳头,“揪出那些仍在暗中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