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蹄踏碎京城晨霜,周砚白与沈清瑶并辔而行,望着朱雀大街上高悬的"海贸通商"告示,心中却无半分欣喜。街边小贩议论纷纷,话语中尽是对新政的疑虑与对南洋势力的恐惧——匿名信与谣言,正如同瘟疫般侵蚀着民心。
太和殿内,龙椅上的皇帝神色憔悴,眼下乌青深重。他将一叠奏折摔在御案上,怒喝道:"周卿家,你且看看!十数位大臣联名弹劾,说海贸新政致使物价飞涨,百姓苦不堪言!"
周砚白展开奏折,扫过那些熟悉的名字——皆是曾经阻挠新政的江南士族官员。他从容跪下,从怀中掏出缴获的幽冥商会账本:"陛下明察,这些言论皆是奸人蓄意造谣。幽冥商会虽败,但其党羽仍在朝中兴风作浪。此账本中,便记载着数位大臣与商会的银钱往来。"
殿内顿时哗然。御史台官员们交头接耳,被点名的大臣面如土色,却仍强撑着辩驳:"这...这账本定是伪造!周砚白不过是想借此排除异己!"
"够了!"魏忠衍出列,手中捧着厚厚一叠密报,"老夫暗中查访多日,确有官员借新政之名,囤积货物、哄抬物价。更有甚者,与柔然细作勾结,意图颠覆朝纲!"他目光如电,扫过几个瑟瑟发抖的身影,"大理寺卿王大人,不知你府中突然多出的西域珍宝,从何而来?"
大理寺卿扑通跪地,冷汗浸透官服:"陛下恕罪...小人被幽冥商会要挟,不得己而为之..."
皇帝气得浑身发抖:"拖下去!彻查同党!"金瓜武士将王大人拖出大殿时,周砚白趁机呈上羊皮古卷:"陛下,南洋还藏有更大的秘密。这卷古图所示的'归墟',或许与三百年前的李唐遗族息息相关。"
退朝后,周砚白在宫门口被一群言官围住。他们言辞激烈,指责他穷兵黩武,执意追查"子虚乌有"的归墟,只会劳民伤财。周砚白正要辩驳,忽见人群外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——正是鸿业商会曾经的账房先生,按理说此人早该在午门之变中伏法!
"沈姑娘,跟上他!"周砚白低声吩咐。沈清瑶会意,混入人流。半个时辰后,她带回消息:"那人进了礼部侍郎府上,我在墙角捡到这个。"她递来半张字条,上面写着:"归墟钥匙现于......"字迹戛然而止,显然被人匆忙撕毁。
当夜,周砚白潜入礼部侍郎府。书房内,烛火摇曳,侍郎正与几个黑衣人密谈。"周砚白太棘手了,必须想办法除掉他!"侍郎的声音阴鸷,"归墟的钥匙一旦现世,我们的计划......"
话音未落,周砚白破门而入,长剑出鞘:"什么计划?归墟的钥匙究竟在哪?"黑衣人立刻拔刀围攻,混战中,侍郎抓起案上的火折子,点燃了书架。熊熊烈火中,周砚白听见他疯狂的笑声:"你们永远找不到归墟!大胤...大胤必亡!"
沈清瑶拽着周砚白退到庭院,望着冲天火光。她突然蹲下身子,从灰烬中扒出半块烧焦的玉佩,纹路与周砚白怀中的半块完美契合:"你看,这上面刻着的,正是归墟的方位!"
周砚白握紧两块玉佩,心跳如擂鼓。他知道,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追查才刚刚开始。朝堂上的明争暗斗,南洋深处的神秘之地,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——每一步都关乎大胤的存亡。而当他望向皇宫方向的漫天星斗时,心中己做出决定: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,他也要为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,寻得一线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