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世耕商录
盛世耕商录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盛世耕商录 > 第51章 沃土生金

第51章 沃土生金

加入书架
书名:
盛世耕商录
作者:
潇洒莫名
本章字数:
2106
更新时间:
2025-05-27

春分后的晨雾还未散尽,周砚白踩着沾满露珠的青石板路走向村东头的试验田。的空气里飘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香,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,几个村民正牵着改良后的铁犁牛,在翻耕后的土地上忙碌。铁犁底部镶嵌的玄铁犁铧切开板结的土层,竟比往日快了近一倍。

"周先生!这铁犁当真神了!"阿海擦着额头的汗珠,粗糙的手掌拍在犁架上发出闷响,"往常这块地得耕上两天,今日晌午就能完事!"周砚白蹲下身子,指尖着犁铧边缘的流线型纹路——这是他参照归墟海域沉船中发现的青铜农具改良而成,犁架上还雕刻着简单的导流槽,能将翻起的泥土均匀摊开。

祠堂前的空地上,周念安正带着妇孺们处理新到的薯藤。竹匾里堆着的南洋薯藤泛着油亮的光泽,小姑娘们踮着脚将藤蔓剪成三寸长的小段,每段都保留着的芽眼。"记得切口要斜着来,"周砚白拿起一段示范,"这样插下去,生根更快。"他身后的木架上,挂着用鱼骨和海藻熬制的营养液,散发着独特的腥香。

日头升到中天时,后山的水渠施工现场传来阵阵欢呼。周承宇站在新落成的蓄水池旁,指挥工匠将最后一块火山岩嵌入池壁。这些从归墟海底采集的黑色岩石布满蜂窝状气孔,既能过滤杂质,又能吸附水中的养分。"等水闸修好,"他展开图纸,指尖划过蜿蜒的水渠,"全村的旱地都能变成水田。"

午后的阳光变得炽热,周砚白却顾不上休息,带着几个年轻小伙来到盐碱地。他们手中的竹筐里,装着从西域引进的苜蓿种子。"撒种前先铺上一层稻壳灰,"他抓起一把灰白色粉末洒向地面,"既能中和盐碱,又能增加土壤肥力。"不远处,几个孩童正将碾碎的牡蛎壳均匀地撒在田垄间——这是向归墟海域的贝类学来的改良土壤之法。

暮色渐浓时,试验田里的景象让众人眼前一亮。新育的耐旱稻穗低垂,谷壳泛着淡淡的金色,叶片上凝结的露水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芒。周砚白弯腰拨开稻丛,惊喜地发现底下藏着几尾游动的鲫鱼——这是他尝试的稻鱼共生系统,鱼粪滋养水稻,稻叶为鱼提供遮蔽。

祠堂里,老族长颤巍巍地摸着新绘制的轮作图,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。墙上的木牌标注着不同地块的种植计划:首年种苜蓿固氮,次年种小麦,第三年种豆类......"我活了八十岁,"老人声音哽咽,"头一回见这么周全的法子。"

夜深了,周砚白坐在窗前整理农事笔记。油灯昏黄的光晕里,平安扣泛着温润的光。窗外传来沈清瑶教孩子们唱农谚的声音:"春施千担肥,秋收万担粮。"远处的海面上,归航的渔船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,与田间新搭建的防风灯交相辉映。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,正在众人的手中,渐渐变成充满希望的沃土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