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世耕商录
盛世耕商录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盛世耕商录 > 第26章 朝局新变

第26章 朝局新变

加入书架
书名:
盛世耕商录
作者:
潇洒莫名
本章字数:
248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7

晨光刺破子午谷上空的浓烟,将京城染成血色。周砚白等人快马加鞭赶回皇城时,朱雀大街上己贴满"平定逆党,社稷安宁"的告示。然而告示下百姓们窃窃私语,眼神中仍藏着不安——龙渊秘藏虽毁,但大胤内忧外患的局面并未改变。

太和殿内,皇帝瘫坐在龙椅上,望着周砚白呈上的龙渊秘藏残卷,双手止不住地颤抖:"原来...太祖皇帝早有安排..."他的声音哽咽,"朕却险些让奸人得逞。"

"陛下,当务之急是重整朝纲。"魏忠衍出列,手中捧着厚厚的弹劾奏章,"楚明谦余党虽遭重创,但仍有官员与商贾勾结,借海贸新政中饱私囊。"他的目光扫过几个神色慌张的大臣,"户部侍郎张大人,不知你账上突然多出的二十万两白银,从何而来?"

被点名的张侍郎扑通跪地:"陛下饶命!小人...小人鬼迷心窍..."

就在此时,殿外传来急报:"启禀陛下!柔然大军己至雁门关,距离京城不足五百里!"

满朝哗然。赵安邦握紧腰间佩剑:"陛下,末将请命,即刻率西北军驰援!"

"且慢。"周砚白突然开口,展开一张绘制精密的海图,"臣提议启用东南水师,绕道奇袭柔然后方。龙渊秘藏虽毁,但其中记载的造船术与火器改良之法,臣己命工匠日夜钻研。新造的'镇海二号'战船,可搭载改良后的霹雳炮,威力倍增。"

皇帝的目光在周砚白与赵安邦之间游移:"赵卿家,你意下如何?"

赵安邦沉思片刻,抱拳行礼:"臣愿听从周提举调遣。海战非我所长,西北军可负责正面防御,牵制柔然主力。"

退朝后,周砚白在宫门口被沈清瑶拦住。她递来一封密信,字迹潦草却透着焦急:"泉州港传来消息,鸿业商会在南洋的分号仍在活动,疑似在筹备新一轮阴谋。更诡异的是,有商船曾见过戴着青铜面具的人出没。"

周砚白的手指着信笺边缘:"看来,那个神秘人并未死在子午谷。"他望向宫墙外阴云密布的天空,"柔然进犯、海贸隐患、残余逆党...这场风暴,远未结束。"

当夜,周砚白独自来到市舶司。灯火通明的衙门内,工匠们正围着新式战船的模型热烈讨论。他拿起案头的奏折,最新一份来自江南——当地士族联名上书,要求限制海贸规模,理由是"商贾逐利,民心不稳"。

"周大人,这是魏相让人送来的。"小吏递上一个木盒。周砚白打开,里面躺着半块刻有龙纹的玉佩,与他在子午谷毁掉的那一块纹路契合。盒底压着字条:"故人未远,后会有期。"

窗外突然响起闷雷,暴雨倾盆而下。周砚白握紧玉佩残片,想起龙渊石碑上那句"有德者居之"。他知道,自己不仅要抵御外敌,更要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上,为大胤寻一条革新之路。而那个戴着青铜面具的神秘人,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随时可能斩断这来之不易的平静。

雨幕中,沈清瑶的身影出现在衙门口。她撑着油纸伞,衣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:"我联系了沈家暗卫,己在南洋布下眼线。"她走近,眼中映着灯火,"无论前方是什么,我与你一起。"

周砚白望着她坚定的眼神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他将玉佩残片收入怀中,转身望向雨中的京城:"走,我们去看看新造的战船。这场守护大胤的仗,才刚刚开始。"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