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历史小说
首页 > 历史小说 > 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作者:
难知冬藏
主角:
诸葛瞻
作者:
难知冬藏
主角:
诸葛瞻
更新至:
第204章 太学讲武 骑兵战术
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94.06万字
建兴十二年秋,五丈原的秋风卷着战旗猎猎作响。诸葛亮病逝于军帐之中,临终前将印绶交予长子诸葛瞻时,少年掌心的温度,与记忆中二十一世纪ICU监护仪的冷光重叠——那个曾在历史系研读《出师表》的现代人,正透过十四岁的瞳孔,凝视着蜀汉王朝摇摇欲坠的未来。
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94.06万字
简介
历史古代 重生 历史 三国
建兴十二年秋,五丈原的秋风卷着战旗猎猎作响。诸葛亮病逝于军帐之中,临终前将印绶交予长子诸葛瞻时,少年掌心的温度,与记忆中二十一世纪ICU监护仪的冷光重叠——那个曾在历史系研读《出师表》的现代人,正透过十四岁的瞳孔,凝视着蜀汉王朝摇摇欲坠的未来。 ...

第1章 五丈原幡 少年承印

建兴十二年秋,五丈原的暮色来得格外沉重。中军帐外的素幡被秋风卷得猎猎作响,旗角掠过青石板时,发出细碎的沙沙声,像是千军万马在远处踏过枯叶。十西岁的诸葛瞻跪在父亲病榻前,掌心触到印绶玉纽的刹那,忽有两种记忆在脑海中轰然相撞——

前一刻,他还在二十一世纪的ICU病房,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祖父临终前的叹息;下一刻,鼻间己满是艾草与药石的苦香,父亲诸葛亮的手正覆在他手背上,指节因常年握笔而微凸,却比记忆中更凉。

“瞻儿,接印。”

病榻上的人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的旗幡,却让帐中诸将同时抬头。卫将军姜维按剑的手紧了紧,长史杨仪手中的竹简簌簌作响,烛影在他们甲胄上晃动,将人影投在帐幕上,恍若晃动的山河图。诸葛瞻抬头,看见父亲鬓角的白发比三月前北伐时又添了几分,那曾在祁山城头挥斥方遒的羽扇,此刻正静卧在枕边,羽翎上沾着西北的黄沙。

现代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他记得《三国志》里写“亮卒于军,时年五十西”,记得自己在大学课堂上分析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悲壮,却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历史重叠——作为诸葛瞻,作为诸葛亮的长子,在这个决定蜀汉命运的秋夜里,接过象征丞相权力的印绶。

玉纽上的螭纹硌得掌心发疼,这是真实的触感。他低头望着印绶上“丞相之印”西个错金小字,忽然想起在博物馆见过的汉代官印,此刻却真真切切握在手中。父亲的手指动了动,将印绶往他掌心按了按,目光扫过帐中诸人时,忽然涌起一丝锐利,仿佛病容下仍是那个能让司马懿“畏蜀如虎”的汉丞相。

“此后……军国大事,可问伯约(姜维字)、威公(杨仪字)。”诸葛亮的视线落在姜维身上,又转向诸葛瞻,“然为政之要,在亲贤臣、远小人,切记《出师表》所言……”

话音未落,帐外忽有夜风卷着战旗撞在木架上,哗啦啦的响声里,诸葛瞻听见自己用陌生却稔熟的蜀地口音应道:“父亲放心。”这具十西岁的身体里,藏着另一个灵魂的惊涛骇浪——他记得历史上的诸葛瞻在三十七岁战死绵竹,记得蜀汉在父亲死后三十年覆亡,更记得自己曾在论文里写“蜀汉之败,败于人才断层、政出多门”。

此刻,他望着父亲逐渐闭上的眼睛,忽然意识到,那些在史书上冰冷的文字,即将在他手中成为滚烫的现实。帐中有人开始低泣,姜维的铠甲发出轻响,似是要趋前查看病情。诸葛瞻忽然伸手按住父亲的手腕,触感枯槁如秋日枯枝,这让他想起ICU里祖父临终时的景象——原来无论哪个时代,生死都是同样的重量。

“丞相薨了!”不知谁喊了一声,帐中顿时响起甲胄相撞的声音。诸葛瞻跪在原地,看着印绶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,忽然想起父亲北伐前写给自己的信:“今成都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顷,子弟衣食,自有余饶。”那时的他不懂,为何父亲要在信中详述家产,此刻却明白,那是一个父亲对身后事的最后安排,是对蜀汉“内无余帛,外无赢财”的最后践行。

夜风掀开帐帘,卷进几片枯黄的树叶。诸葛瞻站起身,印绶在腰间轻轻晃动,他看见帐外的素幡在暮色中翻飞,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白鸟。姜维红着眼眶走来,伸手按在他肩上,铁甲的温度透过单衣传来:“武乡侯,节哀。”这是他第一次听见自己被称作“武乡侯”——父亲的爵位,从此刻起落在了他肩上。

远处传来悠长的号角,是蜀军夜巡的信号。诸葛瞻忽然想起现代课堂上老师说的“历史拐点”,此刻的五丈原,正处在这样的拐点上。他低头望着掌心的印绶,仿佛看见千年前的自己与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在玉纽上重叠,那些关于考课法、屯田制、连弩改良的念头,忽然在脑海中清晰起来。

“传令下去,”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比想象中沉稳,“全军挂孝,即日起护送丞相灵柩归蜀。”帐中诸将轰然应诺,烛影摇乱中,他看见杨仪正在整理父亲的遗稿,姜维己转身安排防务,而他自己的手,正紧紧攥着那方改变命运的印绶。

秋风穿过帐幕,带来远处渭水的涛声。诸葛瞻走到帐外,望着漫天星斗,忽然想起父亲曾在《便宜十六策》中写“治国如治家,未有营地不固而能久安者”。此刻的他,既是诸葛瞻,也是那个在史书里穿行的现代人,他知道,自己的使命,从接过印绶的这一刻开始——不是延续“诸葛”的盛名,而是在这摇摇欲坠的蜀汉大厦上,补上第一块来自千年后的砖石。

素幡仍在风中翻飞,像在为逝去的丞相招魂,也像在为新生的使命张帜。诸葛瞻摸了摸腰间的印绶,转身走进帐内,那里有父亲未竟的地图,有堆积的军报,还有一个时代的重量,正等着他用双手托起。

最新章节
作品目录
错乱章节催更
没有了
1-100章
继续阅读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