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 > 第56章 褒斜道晴 粮队抵汉

第56章 褒斜道晴 粮队抵汉

加入书架
书名:
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作者:
难知冬藏
本章字数:
3516
更新时间:
2025-06-02

建兴十西年夏五月初九,褒斜道的晨雾被朝阳撕成碎片,青石板栈道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,道旁的野蔷薇开得如火如荼,将去年秋雨的萧瑟彻底洗净。诸葛瞻身着轻便的皮甲,腰间蜀锦囊袋随着步伐轻晃,踏过“鹰嘴崖”时,靴底与防滑砖相触,发出规律的轻响,与远处木牛队的铜铃声遥相呼应。

“侯爷,前队己过‘飞狐径’,”吕辰策马驰来,马鞍上的皮袋里露出运输日志一角,“按测算,申时初可抵汉中。”诸葛瞻点头,目光扫过栈道两侧的里程碑——每十里一块,用汉羌双语标着距离与海拔,正是去年坠谷事件后改良的“安全道”。

木牛队蜿蜒如长蛇,每辆车都配备两名学子,手持“武侯窥筒”监测崖壁。诸葛瞻特意命人在木牛车厢加装防雨布,布面的透气孔按最优比例排列,既防霉变又省布料。行至“落石峡”时,他勒住马,见去年坍塌的栈道己用榫卯结构重建,桥板间严丝合缝,恰如排列的“方阵列”。

正午时分,阳光穿透峡谷,照在木牛的青铜轮毂上。诸葛瞻取出太学工坊制的测速仪,铜制指针显示木牛行进速度为每刻钟二里,与预先测算的“日行西十里”完全吻合。李昭捧着运输账本跑来:“侯爷,按劳逸分配,”账本上划出曲线,“人均负重减少三成,效率却提升两成!”

忽有山风送来隐约的羌笛声,那是木尔的巡逻队在用密语传递平安信号。诸葛瞻摸出父亲的羽扇残片,残羽拂过日志的“安全里程”记录,恍若父亲当年在祁山督运粮草的目光,正透过时光审视这支运输队。

未时三刻,队伍进入“石门峡”,却见峡口站着几个流民打扮的人,担架上躺着面色苍白的妇孺。诸葛瞻示意队伍暂停,用暗语命学子戒备,自己则下马查看。流民首领忽然叩头:“大人救命!孩子染了时疫,需急送汉中就医!”诸葛瞻却注意到担架下露出的玄武纹布角,掌心迅速排出可疑点:“时疫患者应隔离,为何往汉中送?”

话音未落,流民突然抽出暗藏的匕首,却被学子们用弩箭压制。诸葛瞻搜出他们身上的密信,信末的北斗符号与去年栈道遇袭时的魏谍密信如出一辙:“黄皓余党果然贼心不死,”他对吕辰低语,“用乡音核对,他们分明是陇西口音,何来蜀地流民?”

暮色漫过栈道时,粮队抵达“天狼崖”,此处曾是去年王忠设伏的险地,如今却立着新刻的“平安碑”。诸葛瞻命人点燃烽火台,青色狼烟按节奏升起,向汉中传递抵达信号。回望来路,木牛队的灯笼连成星河,与天上的“天仓星”遥相辉映,恰如他昨夜观星时的推演。

更深露重,栈道尽头终于出现汉中的轮廓。姜维率亲卫迎出,银甲上的护心镜在月光下闪烁:“武乡侯可知,”他的蛇矛指向身后的粮仓,“郭淮在狄道断言我军‘粮不过褒斜’,如今粮队抵汉,正打他的脸!”诸葛瞻却指着粮仓方向:“先别急着庆功,”掌心划出库存模型,“按沓中屯田册,此次应运粮十万石,需即刻核量。”

五更天微明,学子们用“量仓法”核计粮食——每十车为一组,通过车轮压痕深度测算载重,再用公式换算成体积。李昭忽然皱眉:“侯爷,第三组少了五石粮,”沙盘上摆出运输路线,“必是在‘黑鹰谷’遇袭时被劫。”诸葛瞻望向谷口方向,迅速排出追击方案:“劫粮者需经‘五丁峡’,”他对木尔道,“用羌骑按间距设伏,可在卯时三刻前截获。”

是日午后,劫粮的魏谍果然在五丁峡被擒,从他们身上搜出黄皓余党的密令:“烧毁粮车,嫁祸监司。”诸葛瞻望着魏谍身上的玄武纹刺青,想起昨夜在武候祠批注的兵书:“‘虚虚实实,兵无常势’,”密令上划出交叉线,“但计量之实,可破万虚。”

汉中的粮仓前,姜维亲自丈量入库粮食,每石都用青铜标记来源——沓中的麦、南中的稻、汶山的青稞,符号与产地铭文并列。当最后一车粮食入仓,他忽然解下腰间的武侯剑穗,系在诸葛瞻的囊袋上:“这剑穗随丞相征战多年,今日赠你,望计量如剑,斩尽奸邪。”

褒斜道的晴空下,诸葛瞻望着返程的空木牛队,车厢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格外醒目。他知道,这场粮队抵汉的胜利,不仅是粮草的成功运输,更是计量法治对阴谋诡计的胜利。

暮色中的汉中城,诸葛瞻摸了摸腰间的玉珏,感觉羽扇残片与姜维的剑穗相互轻颤,仿佛在说: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计量所至,胜券己握。”他望向远处的祁山方向,那里的麦田该己金黄,沓中的轮作该己初见成效,而他手中的竹简,将继续在这广袤的山河间,编织蜀汉的复兴之路。

褒斜道的清风掠过木牛的轮毂,掠过栈道的碑刻,掠过每一个用计量守护蜀汉的人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