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 > 第84章 太学讲武 阵法新解

第84章 太学讲武 阵法新解

加入书架
书名:
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作者:
难知冬藏
本章字数:
4868
更新时间:
2025-06-06

建兴十五年十月十一,晨雾未散,太学演武场却己响起整齐的脚步声,三百名太学生身披玄色软甲,手持竹制戈矛,正跟着教官演练基本阵型。诸葛瞻踏着满地碎玉般的花瓣走来,腰间玉佩与环佩相撞,发出清越声响,惊动了檐下打盹的灰鸽。

“今日不讲《孙子兵法》,也不习弓弩刀剑。”诸葛瞻登上演武场中央的土台,身后是新绘制的巨幅《八阵图》帛画,墨色线条在晨风中微微起伏,“诸君可知,为何丞相创制的八阵图,能让十万魏军止步五丈原?”

台下众人面面相觑。太学生李昭越众而出,拱手道:“回侯爷,八阵图以天、地、风、云、龙、虎、鸟、蛇命名,变化无穷,可攻可守,故能克敌制胜。”

“此言只对了三分。”诸葛瞻抬手示意众人看帛画,指尖划过交错的线条,“八阵图的精髓不在名目,而在‘变’字。当年丞相在鱼腹浦布下石阵,东吴陆逊入阵却如坠迷雾,为何?因阵中每一处方位,皆可随山川地势、敌军动向瞬息万变。”

话音未落,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。一名斥候浑身尘土,翻身下马时差点栽倒:“启禀侯爷!魏军郭淮部在祁山新增三座营寨,似有截断陇右粮道之势!”

演武场上顿时一片哗然。诸葛瞻神色不变,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展开,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陇右与汉中的山川关隘。他沉思片刻,忽然转身对太学生们道:“正好,就以祁山敌情为考题。若诸位在此处领兵,该如何破敌?”

李昭盯着地图,额间沁出细汗:“祁山易守难攻,魏军新增营寨互为犄角。末学以为,可派轻骑绕道子午谷,奇袭其后营,迫使敌军分兵救援。”

“迂腐!”左侧忽有人冷笑。说话的是羌人少年木尔的堂弟木拓,他身着短衣皮甲,腰间挂着锋利的骨刀,“子午谷道路险峻,轻骑若遇伏兵,全军覆没只需半日。不如引蛇出洞,在渭水上游设伏,待魏军汲水时……”他做了个割喉的手势,眼中闪过狠厉。

诸葛瞻摇头:“渭水乃魏军命脉,岂会不派重兵把守?”他拾起地上的树枝,在沙土上画出祁山地形,“郭淮老谋深算,此次布防看似稳守,实则暗藏杀机。诸君看,这三座营寨看似相连,却在东侧留出一处看似薄弱的缺口……”

“此乃诱敌之计!”一首沉默的太学生吕辰突然开口,他素来以心思缜密闻名,此刻双目炯炯,“若我军贸然攻打缺口,敌军必从两翼包抄。但反过来说……”他的树枝在地图上狠狠一戳,“若我们将计就计,以少量兵力佯攻,主力却从后方的铁笼山杀出,切断魏军粮草!”

诸葛瞻眼中闪过赞许:“吕辰所言极是。但铁笼山道路狭窄,大部队难以展开,如何确保突袭成功?”

演武场陷入沉默。忽然,西北角传来怯生生的声音:“侯爷,可否用连环马?”众人循声望去,却是平日最不起眼的太学生赵松。他涨红着脸,结结巴巴道:“将战马用铁链相连,虽灵活性受损,却可在狭窄山道上形成铜墙铁壁,强行撕开敌军防线。”

“荒谬!”木拓嗤笑,“连环马行动迟缓,若敌军用火攻,岂不是自寻死路?”

诸葛瞻却抬手示意安静,目光灼灼盯着赵松:“你既知连环马的弊端,可有破解之法?”

赵松咽了口唾沫,镇定下来:“可在马身披上浸湿的牛皮,同时让士兵携带水桶随行。且连环马只作开路之用,待撕开缺口,便立刻斩断铁链,转为骑兵作战。”

“好!”诸葛瞻拊掌大笑,“赵松此计,看似笨拙,实则暗藏巧思。战争之道,本就无定法。八阵图虽精妙,但若不知变通,终究是死物。”他转身指向《八阵图》帛画,“诸君看这图中空白处,为何丞相不画满线条?因为真正的阵法,在山川之间,在人心之中,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!”

正说着,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。诸葛瞻却浑然不觉,继续高声道:“当年丞相在上方谷设伏,本可一举歼灭司马懿,却因一场大雨功亏一篑。这告诉我们什么?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缺一不可!但更重要的是,面对变数,要有随机应变的智慧!”

雨越下越大,太学生们却听得入神。诸葛瞻索性走下土台,在雨幕中亲自演示阵型变化。他以石块为兵,以树枝为阵,将祁山地形与八阵图相结合,时而摆出“天覆阵”的守势,时而化为“地载阵”的攻势,雨水顺着甲胄缝隙流下,他却浑然不顾。

“快看!”李昭突然指着远处。只见雨帘中,一队骑兵疾驰而来,领头之人身披蓑衣,正是从陇右归来的木尔。他翻身下马,顾不上擦拭脸上的雨水,急道:“侯爷!郭淮果然派小股部队骚扰粮道,不过……”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密信,“我们的暗桩传来消息,魏军后方粮草囤积在西县,防守空虚!”

诸葛瞻展开密信,目光如电。雨中的他,宛如当年在五丈原运筹帷幄的诸葛亮,周身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气场:“来得正好。木拓,你即刻带三百羌骑,扮成魏军模样,绕道铁笼山,截断敌军退路;吕辰,你率五百步兵,携带火油,埋伏在西县粮道两侧;李昭,你随我佯攻祁山缺口,记住,只许败,不许胜!”

“诺!”众人齐声应道,声音盖过了雨声。

当夜,祁山脚下燃起冲天火光。诸葛瞻亲率一千蜀军,呐喊着冲向魏军营寨缺口。魏军早有准备,弓弩齐发,箭矢如飞蝗般射来。诸葛瞻挥剑格挡,高声下令:“撤退!快撤!”蜀军顿时大乱,丢盔弃甲向后逃去。

郭淮站在营寨高处,望着溃逃的蜀军,冷笑一声:“诸葛瞻,不过如此。传令下去,全军追击,务必将蜀军一网打尽!”魏军如潮水般涌出营寨,朝着蜀军逃去的方向追去。

然而,当魏军追至铁笼山时,突然喊杀声西起。木拓率领的羌骑如鬼魅般杀出,他们的马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,专砍魏军马腿。魏军顿时阵脚大乱,拥挤在狭窄的山道上,自相践踏。

与此同时,吕辰在西县粮道两侧点燃火油,熊熊大火借着风势,迅速蔓延到魏军的粮草囤积处。冲天的火光中,魏军士兵惊慌失措的喊叫声回荡在山谷间。

郭淮得知后方起火,脸色大变:“中计了!快,回援西县!”但此时退路己被木拓截断,前方又有诸葛瞻率领的蜀军杀回。魏军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。

激战至天明,魏军死伤惨重,郭淮仅率少数残兵突围而逃。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祁山战场时,诸葛瞻望着满地的敌军尸体,长舒一口气。他转身看着浑身浴血却斗志昂扬的太学生们,大声道:“此战虽胜,但不可轻敌。记住,真正的战争,永远在明天!”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