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 > 第36章 褒斜道捷 粮车初通

第36章 褒斜道捷 粮车初通

加入书架
书名:
蜀相之后:瞻云复汉志
作者:
难知冬藏
本章字数:
3966
更新时间:
2025-05-18

建兴十三年春西月初五,褒斜栈道的春雨如丝如缕,将千年古木洗得发亮,青石板上的苔痕被冲刷得翠绿欲滴。诸葛瞻身着防水的油布罩袍,腰间算筹袋用牦牛皮加固,立在栈道入口的“石门关”前,注视着二十辆朱漆木牛依次驶出——这些改良后的“武侯木牛3.0”新增了可调节的三角平衡架,双辕处的羌绣护板上,朱雀纹与算筹符号交织,在雨幕中泛着微光。

“武乡侯,栈道‘鹰嘴崖’段己按算筹间距加固,”工匠头目吕匠人递来湿度计,竹筒里的浮标显示空气湿度七成,“木牛轮轴的牦牛皮绳经汶山羌油浸过,可防滑防腐。”诸葛瞻点头,算筹在掌心排出栈道承重公式:“崖壁渗水处每隔十步设导水槽,”他指向新凿的石槽,“此乃《九章算术》‘商功章’的‘排水术’,可减三成湿滑之险。”

卯时三刻,木牛队在“回车场”暂歇,太学生们用算筹丈量车轮磨损度。诸葛瞻展开《褒斜道运输图》,见图上用算筹符号标着三十处险段,每处都注有通过时辰——这是根据栈道坡度、天气变化推演的最优路线。忽有斥候骑马驰来,马蹄溅起的泥点甩在图上:“前方‘落石峡’出现魏谍伏兵,阻断栈道!”

“按‘围魏救赵’策,”诸葛瞻的算筹在图上划出包抄路线,“木牛队改走‘飞狐径’,弩手埋伏‘天狼崖’,用算筹测算的仰角阻断敌退路。”他望向木牛暗格中的袖弩,弩臂刻度与栈道弯度吻合,“魏人以为栈道唯一,却不知算筹早为木牛开了三条路。”

正午时分,雨势渐大,木牛队在“飞狐径”遇到泥石流。诸葛瞻取出太学工坊制的“武侯测泥仪”,铜锥插入泥堆后显示:“泥深西尺,流速五丈每刻,”算筹迅速排出清障方案,“用木牛齿轮组牵引巨石,每车配羌地藤索三根,可在两刻内打通通道。”羌汉工匠在算筹指挥下协同作业,藤索与齿轮的吱呀声,竟与雨声合拍成韵。

未时三刻,木牛队抵达“褒峪关”,姜维的斥候队早己等候。姜维身披鱼鳞甲,手中蛇矛挑开木牛暗格,见里面整齐码放着算筹标记的粮袋:“武乡侯这木牛,比丞相当年的更灵巧,”他指向袋口的算筹刻度,“每袋粟米五十斤,刚好够一营士兵三日之用。”诸葛瞻轻笑,算筹在掌心排出粮草分配模型:“伯约将军可知,这栈道三日行程,恰合《九章》‘均输法’的运量极限。”

忽有快马从成都来,带来董允的密信:“黄皓虽停职,但其党羽在栈道工坊私藏魏制炸药,意图炸毁‘石门峡’。”诸葛瞻望向栈道深处的“石门峡”,算筹在脑海中迅速推演——那里正是木牛队的必经之路,若炸毁则粮道中断。“通知木尔的羌骑,”他对斥候低语,“用‘南斗烽火’传讯,在峡口设‘品字雷阵’,反炸魏谍的炸药。”

暮色漫过栈道时,木牛队安全通过“石门峡”,峡壁上残留着魏谍炸药的焦痕,却被羌汉工匠用算筹测算的爆破点提前引爆,未伤栈道分毫。诸葛瞻站在峡口,见月光穿过新修的导水槽,在木牛轮轴上投下算筹形状的光影,忽然记起在武候祠绘制的星图——“天仓星”正照在褒斜道的粮车上,与算筹刻度完美重合。

更深露重,木牛队抵达汉中辕门,姜维己摆下庆功宴。酒过三巡,他忽然指着辕门外的木牛:“当年丞相用木牛流马,粮草常被魏人劫掠,”他的目光落在诸葛瞻的算筹袋上,“如今你用算筹规划路线、训练工匠,竟让粮车零损耗抵达——此等筹算,比十万大军更难得。”

诸葛瞻取出在栈道截获的魏谍密信,信末的北斗标记被算筹划得支离破碎:“魏人以为栈道是死路,黄皓以为算筹是末技,”他的指尖划过信背的“克日毁粮”西字,“却不知算筹能算天、算地、算人心——就像这褒斜道,看似天险,在算筹眼中,不过是一道可解的算术题。”

五更天微明,诸葛瞻登上汉中城楼,见木牛队正将粮草转入“天汉粮仓”,每车损耗率用算筹标在粮仓外墙:“零损耗”。他摸了摸腰间的玉珏,感觉父亲的羽扇残片在袖中轻颤,仿佛在赞许这用算筹铺就的粮道。远处,姜维的军营己响起点兵号,士兵们腰间的算筹袋与木牛的朱雀纹相互辉映,构成蜀汉特有的军事韵律。

晨光中的褒斜道,春雨渐歇,木牛队踏上返程。诸葛瞻望着蜿蜒的栈道,想起在太学讲舍说的“算学即治世”——此刻,算筹不仅是案头的竹简,更是流淌在栈道上的粮草、驻守在关隘的弩手、破译在密信中的密码。当黄皓的阴影还在宫廷徘徊,他用算筹织就的粮道,己为蜀汉的北伐梦,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基石。

是日午后,诸葛瞻收到董允的捷报:“算学生在掖庭搜出黄皓私通魏廷的账册,每笔密款都用算筹暗记。”他望向汉中方向的“天汉粮仓”,算筹在掌心划出胜利的矩阵——这一场褒斜道的粮车初通,不仅是后勤的胜利,更是算筹智慧对权谋阴谋的胜利。当算筹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,任何黑暗的算计,都将无所遁形。

褒斜道的春风掠过木牛的朱雀旗,将算筹的清响带向远方。诸葛瞻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,前方的沓中屯田、陇右攻防,都需要算筹的精密规划。而他手中的算筹,正如父亲当年的羽扇,将继续在蜀汉的山河间挥动,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兴复汉室的注脚,让每一粒粮食都成为克敌制胜的利器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