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阳如血,将青山书院焦黑的梁柱染成暗红。林羽拄着拐杖巡视废墟,脚下的碎瓦发出咯吱声响。御林军撤离后的第三日,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味。他伸手抚摸墙上未被烧毁的"知行合一"匾额,指腹触到弹孔边缘的焦痕——那是昨夜流矢留下的印记。
"林先生,州府送来文书。"阿巧捧着卷轴走来,裙摆沾着泥浆,"徐太师党羽虽倒,但学政衙门要求...要求书院暂停招生,接受彻查。"苏文远紧跟其后,算盘珠子在颤抖的手中碰撞出杂乱的声响:"库房余粮只够支撑半月,修缮费用更是天文数字......"
突然,远处传来嘈杂人声。二十余名壮汉抬着木箱,簇拥着一位锦袍老者踏入书院。"林先生受苦了!"老者抱拳行礼,竟是曾在实务大比中结缘的江南富商,"我等听闻书院蒙难,特送来重建银钱,还有这些......"木箱打开,露出成捆的精造纸墨与珍贵典籍。
当夜,书院废墟上燃起篝火。学子们围坐在一起,听林羽讲述《史记》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。火光映照着少年们坚毅的脸庞,有人悄悄握紧了手中的竹简。神秘青年不知何时出现在林羽身后,递上一卷染血的密信:"徐太师虽倒,但他安插在各州府的眼线仍在活动,这是他们密谋破坏书院重建的计划。"
重建工作在暗流中艰难推进。白天,师生们肩挑手扛搬运砖石;入夜,老周猎户带着护卫队在山头巡逻。林羽拖着伤腿穿梭其间,亲自指导工匠改良建筑结构——屋檐加装了防御用的箭孔,地下密室增设了多重机关。阿巧则凭借出色的口才,说服周边村镇的百姓送来木料与粮食。
半月后的清晨,一声巨响打破宁静。新砌的围墙轰然倒塌,烟尘中露出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。"又是徐府余孽!"老周猎户怒吼着追上去,猎叉擦着刺客头皮飞过。林羽望着满地狼藉,弯腰捡起半截青砖,在墙上刻下新字:"砖可毁,志不可摧。"
此事过后,重建速度反而加快。邻县的木匠自发赶来帮忙,曾受惠于书院的农户送来种子与耕牛。当第一座新学堂落成时,林羽站在台阶上,看着捧着新书的学子们鱼贯而入,突然想起幼年在私塾被恶霸欺凌的场景。那时的他孤身一人,而如今,他身后站着无数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深夜,林羽在新书房整理典籍,阿巧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。"先生,朝廷派来的巡查使明日就到。"她望着窗外重新亮起的灯火,"这次,我们一定能证明......"
"不必证明。"林羽翻开泛黄的《青山学记》,提笔写下:"真正的学问,如野草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"山风掠过窗棂,带着泥土的芬芳,吹得油灯火苗轻轻摇晃。而在这摇曳的光影中,新的故事,正悄然拉开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