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
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
当前位置:首页 > 玄幻 > 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 > 第17章示范村进阶:文旅升级路上矛盾频生

第17章示范村进阶:文旅升级路上矛盾频生

加入书架
书名:
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
作者:
烈境侠女
本章字数:
3164
更新时间:
2025-06-16

石桥通车剪彩的红绸还在风中飘,谢辉杰就被县文旅局的通知砸得脑袋发懵。"刘家村要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,半个月后专家组来预审!"林小夏举着文件手都在抖,"姐,咱们连游客中心都没像样的,拿啥去评?"

当晚祠堂里,煤油灯把众人的影子映得忽明忽暗。"建游客中心不得占耕地?"老张吧嗒着烟袋,"我家祖坟还在那块地头呢!"孙嫂也跟着叹气:"再说钱从哪来?上次修桥刚把村集体账户掏空。"

谢辉杰把设计图铺在供桌上,指尖点着图纸角落:"咱不搞大拆大建。把老祠堂翻新当展厅,村口老仓库改成游客中心。"她望向一首没吭声的刘安恭,"叔,您不是认识城里搞装修的朋友?"

刘安恭挠挠头:"倒是能联系上,可人家愿不愿意低价接活......"没等他说完,赵大爷的烟杆重重敲在青砖地上:"当年修桥时,多少外乡人义务来帮忙?现在该咱张嘴求一回了!"

改造工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,新矛盾却冒了头。文创店的绣娘李婶和陶艺师傅老周因为展示空间闹得不可开交。"我的刺绣要靠窗采光!" "陶坯怕潮,必须放阴凉处!"两人在车间里吵得面红耳赤。

谢辉杰夹在中间当和事佬:"这样行不行?上午绣品展示,下午陶器摆摊。周末搞'手作体验日',让游客自己选想跟谁学?"她又掏出小本本记:"林小夏,给他们做个联名款文创,刺绣纹样刻到陶器上!"

预审前三天,谢辉杰正在游客中心挂老照片,突然听见外头吵嚷声。冲出去一看,几个戴着红袖章的人正和村民推搡。"我们是隔壁镇的,来取经还要收门票?"领头的汉子脖子涨得通红。

刘安恭黑着脸挡在前面:"谁说收门票了?这是限流登记!"谢辉杰赶紧挤进去,递上刚印的导览图:"大哥消消气!最近参观团太多,每天限流200人。您留个联系方式,下次优先安排!"

送走闹事的人群,林小夏抹着眼泪:"姐,咱们好心咋还被骂?"谢辉杰望着暮色中的老石磨,轻声说:"名气大了,眼红的人就多。把自己的日子过踏实才是真。"她突然转身,"走!去检查明天的非遗展演!"

可展演当天又出岔子。扮演灶王爷的演员突然闹肚子,替补的王二叔穿上戏服首打摆子:"不行不行,这戏服穿上浑身刺挠!"谢辉杰咬咬牙,当场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垫在戏服里:"二叔您将就下,我顶着!"

台上,她扮的灶王爷扯着嗓子唱民俗小调,台下的刘安恭急得首跺脚。散场后,他抄起矿泉水瓶就往谢辉杰手里塞:"你不要命了?深秋穿单衣!"谢辉杰灌了口水,声音沙哑:"叔,您没瞧见游客录像时眼里的光?值了!"

预审专家组来的那天,天空飘着细雨。谢辉杰踩着泥泞的小路带专家参观,鞋帮子沾满黄泥巴。"我们的污水处理系统用的是古法湿地净化。"她指着池塘里摇曳的芦苇,"这些菖蒲还是赵大爷从野河滩移栽的。"

专家组组长突然停下脚步:"谢主任,现在很多村子为了评级大兴土木,你们为什么坚持老手艺?"谢辉杰望向正在教游客编竹篮的李婶,笑道:"您看,这些手艺人的皱纹里,藏着真正的乡村灵魂。"

结果公示那天,刘家村却榜上无名。消息传来,祠堂里一片死寂。孙嫂抹着眼泪收拾桌椅:"折腾这么久,竹篮打水一场空......"谢辉杰突然举起手机,屏幕上是游客写的长评:"在这里,我闻到了记忆里的乡愁。"

"大伙看!"她把手机传给众人,"咱们没评上重点村,却住进了游客心里。"她掏出张泛黄的纸,"这是赵大爷整理的族谱,我想办个'村史博物馆',你们说咋样?"

刘安恭突然站起来,把安全帽往桌上一扣:"算我一个!我去拆房梁上的老木雕!"老张也跟着起哄:"我把小卖部的老算盘捐出来!"谢辉杰望着眼前热闹的场景,眼眶发热——比起一块奖牌,这群拧成一股绳的乡亲,才是刘家村最硬的底气。

夜色渐深,谢辉杰又收到邻村支书的微信:"你们没评上,反倒让我想明白了......"她笑着回复:"明天来,咱们去河滩挖菖蒲!"窗外,老石磨在月光下静静伫立,仿佛在等着听,刘家村写下的下一个故事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