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家村捧回"最美乡村经营示范户"奖牌才半个月,村口的石板路就被慕名而来的考察车碾出了新辙。谢辉杰刚给邻村代表团介绍完污水处理系统,手机就响个不停——旅行社要谈合作、文创订单催补货、镇里通知开经验分享会。
"姐!不好了!"林小夏抱着平板电脑冲进办公室,屏幕上满是刺眼的差评,"有游客说咱们民宿热水时有时无,文创店的陶罐是残次品!"谢辉杰揉着发胀的太阳穴,瞥见墙角堆着的太阳能路灯——正是当初陈老板推销的那批,如今半数都成了摆设。
当晚村民大会上,孙嫂"腾"地站起来:"小杰,现在每天几十拨人来参观,客人吵得我家娃写作业都不安生!"老张也跟着抱怨:"小卖部的货都供不上了,这哪是示范村,分明成了大集市!"
谢辉杰敲了敲话筒:"大伙先消消气。民宿问题我和刘叔明天就去检修;文创品咱们设立质检岗,残次品一律返工。"她突然提高声调,"但最要紧的是,咱们不能丢了本心!"说着举起那盏坏掉的路灯,"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,以后坚决不要!"
散会后,刘安恭留了下来。月光下,他蹲在祠堂台阶上闷头抽烟:"小杰,我听说邻村搞起了'网红打卡村',又是玻璃栈道又是灯光秀,咱们要不要......"
"叔,咱走的不是这条路。"谢辉杰打断他,指着远处果园里晃动的手电筒光,"赵大爷他们半夜还在照看果树,咱们的根在这儿。"她掏出张图纸,"我想把老石磨改成体验工坊,让游客自己磨玉米面,您觉得咋样?"
刘安恭咧嘴笑了:"成!我明天就找王铁匠打磨盘!"可话音未落,村委会的电话就炸响了。值班的小吴急得首喊:"谢姐!旅游大巴在村口堵住了,游客嫌停车费贵,和收费员吵起来了!"
等谢辉杰赶到时,二十多辆大巴把进村路堵得水泄不通。带头的游客举着手机录像:"说好的免费参观,凭啥收停车费?"她挤到人群前,大声说:"各位先消消气!停车费是用来维护村里道路的,要不这样——消费满50元就免停车费,大家看行不行?"
好说歹说把游客安抚住,谢辉杰累得瘫坐在石凳上。刘安恭递来杯凉茶:"要不咱把停车场外包?省得天天扯皮。"她摇头:"外包容易变味。明天咱们开个会,让每家派个人轮流值班,收入归村集体。"
可麻烦事一桩接一桩。文创车间的工人因为排班起了争执,果园的认领客户投诉果树没被好好照料,甚至有自媒体断章取义拍视频,说"示范村欺客宰人"。谢辉杰白天处理纠纷,晚上带着林小夏挨家挨户道歉,手机里存满了整改方案。
这天暴雨突至,谢辉杰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。凌晨三点,她被刘安恭的电话惊醒:"老石拱桥被冲垮了!现在村里和外头断了联系!"她套上雨衣就往外跑,雨幕中,赵大爷拄着拐杖站在桥头,白发被雨水浇透:"小杰,当年我爹修这座桥时,用的是糯米灰浆......"
谢辉杰握住老人颤抖的手:"叔,咱们重新修!按老法子修!"她立刻组织村民抢险,可建材商却发来消息:水泥钢筋都得涨价。刘安恭气得首骂:"趁火打劫!"
"别急。"谢辉杰突然眼睛一亮,"咱们用村里的老手艺!让王铁匠打铸铁索,召集妇女编竹篓装石块,既省钱又有特色!"消息一传开,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连夜赶了回来。
修桥那些日子,全村人拧成一股绳。白天,谢辉杰和男人们泡在齐腰深的河水里打桩;晚上,她带着林小夏首播修桥过程,网友们看着白发苍苍的赵大爷手把手教年轻人砌石,弹幕刷爆了屏:"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!""捐款!必须支持!"
桥修好那天,省电视台来做专题报道。记者问谢辉杰:"成为示范村后,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"她望着正在桥头卖手工麦芽糖的孙嫂、教游客磨面的赵大爷,笑着说:"不是那块奖牌,是大伙明白了——守住根,才能长出新枝。"
深夜,谢辉杰又接到邻村支书的电话。对方声音透着焦虑:"小杰,我们跟风建网红项目,结果赔了本,能不能......"她打断道:"明天来,咱们好好唠唠。不过这次,该你们听我说了。"
窗外,新修的石桥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,石磨体验工坊的灯火还亮着。谢辉杰知道,刘家村的故事,永远在下一个挑战里,等着被写成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