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寒料峭,残雪未消,青山书院的议事堂内气氛凝重。林羽眉头紧锁,望着手中李尚书倒台后的各方势力动向密报,心中隐隐不安。虽说暂时挫败了针对书院的阴谋,但徐太师旧部并未彻底根除,新的危机或许正在暗处悄然滋生。
“林先生,各州府书院传来消息。”阿巧抱着一摞信件匆匆走进来,神色忧虑,“李尚书虽倒,可各地学政仍在刁难,有的加收苛捐杂税,有的限制招生人数,大家都盼着我们能想个法子。”苏文远叹了口气,拨弄着算盘:“咱们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,也经不起这般折腾,长此以往,只怕......”
老周猎户一拳砸在桌上,震得茶杯跳起来:“怕啥!大不了再和他们干一场,我就不信,咱们这么多人还斗不过那些贪官污吏!”神秘青年微微摇头,擦拭着竹纹短刀:“盲目对抗不是办法,他们肯定还留着后手,我们得先摸清情况。”
林羽站起身,踱步到窗边,望着书院内往来忙碌的学子,陷入沉思。突然,他目光落在院角几株傲雪绽放的寒梅上,心中一动:“一味防守,终究被动。我们要主动出击,打出自己的声势。”众人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,林羽转身,眼中闪过坚定:“下月是夫子诞辰,往年各地书院都会举办祭典。今年,我们联合所有支持新学的书院,办一场盛大的学术交流盛会,广邀西方贤达,让天下人看看新学的力量。”
阿巧眼睛一亮:“好主意!咱们可以展示这些年的研究成果,分享实务经验,还能借机联络各地有志之士,壮大新学阵营。”苏文远迅速算起账目:“只要安排妥当,经费方面倒也能支撑。”老周猎户摩拳擦掌:“我负责安保,保证没人能捣乱!”神秘青年点头:“我去联络各地眼线,确保消息准确传达,也顺便查查还有哪些势力在暗中搞鬼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书院上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。学子们日夜赶制展示用的农具模型、水利图纸;阿巧带着女学弟子精心布置场地,准备茶点;苏文远则忙着与各地书院通信,敲定参会事宜。林羽亲自撰写邀请函,言辞恳切,阐明新学要义与交流盛举的意义,派人快马送往西方。
就在筹备工作渐入佳境时,一封匿名信被悄悄塞进门缝。林羽展开信件,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:“盛会之日,便是青山书院覆灭之时,好自为之。”神秘青年看罢,冷笑道:“看来他们坐不住了,想在这天动手。”林羽却神色平静,将信丢进火盆:“既然他们送上门,那我们就将计就计。”
他迅速召集众人,低声部署。老周猎户带着护卫队在书院周边设下重重暗哨,准备应对突发状况;阿巧和苏文远安排人手,在会场各处暗藏机关;神秘青年则继续潜伏,紧盯可疑动向,务必揪出幕后黑手。
夫子诞辰当日,青山书院张灯结彩,各地书院代表、文人墨客、乡绅百姓纷纷赶来,热闹非凡。祭典结束后,学术交流正式开始,一位位学子上台,展示新学在农学、工学、医学等领域的成果,台下掌声雷动。
然而,就在气氛达到高潮时,突然有一伙黑衣人闯入,挥舞利刃,高呼“取缔妖学”。林羽见状,不慌不忙,暗中发出信号。刹那间,书院护卫队从西面八方涌出,与黑衣人展开激战;暗藏的机关启动,绊马索、滚石、暗箭纷纷登场,打得黑衣人措手不及。神秘青年更是如鬼魅般穿梭敌阵,首逼带头之人,一番交手后,成功将其擒获。
众人定睛一看,竟是文渊书局残留的骨干。在确凿证据面前,他不得不交代,幕后主使是徐太师的远房侄子,妄图趁盛会制造混乱,抹黑新学,再煽动朝廷出手镇压。
危机解除,林羽站在台上,望着台下众人,高声道:“新学之路,虽荆棘满布,但真理如光,不可阻挡。今日之局,便是最好的证明!”全场欢呼,经久不息。
经此一役,新学名声大振,各地书院纷纷响应,结成同盟。青山书院也借此机会,与各方建立更紧密的联系,获得了更多支持。林羽望着焕然一新的书院,在墙上刻下:“柳暗花明,学脉不绝。”在这场与旧势力的漫长较量中,他们终于迎来了转机,而前方的道路,也愈发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