悍妇怒拒偏房婚约
悍妇怒拒偏房婚约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悍妇怒拒偏房婚约 > 丝路绣韵新篇:燕燕阁西进遇新挑战

丝路绣韵新篇:燕燕阁西进遇新挑战

加入书架
书名:
悍妇怒拒偏房婚约
作者:
烈境侠女
本章字数:
4998
更新时间:
2025-05-13

燕燕阁在西域站稳脚跟的消息,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回长安城。赵燕燕本想着趁热打铁,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往西拓展生意,可还没等她筹备妥当,新的难题就找上门来了。

这天,绣坊里来了位满脸络腮胡的波斯商人。他一进门就首截了当地说:“赵东家,我在西域见着你们的绣品,确实精巧。可我要的是大批货物,你们这小打小闹的作坊,能按时交货?”

赵燕燕不卑不亢地笑着回应:“您别看我们地方不大,手艺却不含糊。不知您具体要多少货?都要些什么花样?”波斯商人从袖中掏出张单子:“五百匹绣布,三个月内交货。图案得照着这单子上的波斯纹样来,一针一线都不能错。”

林昭昭凑过来一看,倒吸一口凉气:“这么多!而且这些纹样又复杂,咱们现有的人手根本忙不过来!”波斯商人冷哼一声:“我就知道,看来还是找别家靠谱。”

“慢着!”赵燕燕拦住他,“您先给我们三日时间准备。三日之后,保准给您个满意答复。”等波斯商人一走,赵燕燕立刻召集姑娘们开会。“咱们要接下这大单,就得想新法子。”她目光扫过众人,“小荷,你负责培训新绣娘;秋月,你带着人研究波斯纹样,琢磨怎么又快又好地绣出来;昭昭,你去联系周边村镇,多收些上好的布料。”

可招募新绣娘的过程并不顺利。附近的女子大多没接触过精细刺绣,小荷手把手教了好几天,绣出来的花样还是歪歪扭扭。“赵东家,这实在太难了,我们怕是学不会。”一个姑娘红着脸想打退堂鼓。

赵燕燕拿起她绣坏的布料,温声说:“别怕,熟能生巧。我刚学刺绣那会儿,针不知扎了多少次手。这样,咱们分成小组,老带新,互相帮衬着学。”她还想出奖励办法,绣得好的不仅有工钱,还能额外得到彩线和布料。

另一边,秋月和几个姑娘研究波斯纹样也碰了壁。那些繁复的藤蔓和几何图案,和大唐的刺绣风格截然不同,针法老是对不上。“这样下去不行,”秋月皱着眉翻书,“得找懂波斯刺绣的人请教。”

赵燕燕打听后得知,城西住着位曾在波斯待过多年的老绣娘。她亲自登门拜访,好说歹说才把老绣娘请到绣坊。老绣娘瞅着她们的绣品,连连摇头:“你们这针法太死板,波斯刺绣讲究的是灵活走线,要顺着纹样的走势来。”说着,她拿起针线,现场演示了几种独特针法。

在老绣娘的指导下,秋月等人茅塞顿开。她们改良了传统绣法,将波斯的平针绣与大唐的缠针绣结合,效率一下子提高不少。可布料采购又出了岔子。林昭昭联系的布商突然坐地起价:“最近上好的蚕丝紧缺,想要布料,价钱得翻倍!”

“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!”林昭昭气得首跺脚。赵燕燕却很冷静:“他坐地起价,咱们就另寻出路。听说南边的镇子有个新布庄,咱们去那儿看看。”一行人赶到布庄,发现老板是个实在人,布料不仅品质好,价格还公道。可运输又成了难题,路途遥远,布料容易受损。

“用咱们去西域时马车的防潮法子!”小荷突然提议,“在车厢里垫上油纸,再用帆布裹紧。”众人忙活大半天,终于把布料安全运了回来。

眼瞅着交货日子将近,绣坊里日夜灯火通明。姑娘们累得腰酸背痛,可没一个人喊苦喊累。终于,五百匹绣布按时完工。波斯商人验货时,眼睛瞪得老大:“这针脚,这图案,和我在波斯见到的一模一样!赵东家,厉害!”他当即又下了一笔更大的订单。

就在燕燕阁生意蒸蒸日上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在西域蔓延开来。集市变得冷冷清清,订单也少了大半。“这下可怎么办?”林昭昭望着空荡荡的绣坊,满脸愁容,“咱们囤的货都快堆不下了。”

赵燕燕看着仓库里精美的绣品,突然有了主意:“既然大家出不了门,咱们就上门去卖!把绣品做成小香囊、荷包,轻便又实用,还能随身带着防病。”姑娘们连夜赶工,在香囊上绣上驱邪祈福的纹样,又往里面塞满艾草、薄荷等草药。

她们走街串巷推销,起初没人愿意买。“这能有啥用?还不如多喝点药。”一位大婶撇着嘴说。赵燕燕不急不恼,拿出自己随身带的香囊:“您闻闻,这草药清香提神。而且您看这刺绣,戴着也是个好看的装饰。”

渐渐地,香囊的口碑传开了。疫情期间,燕燕阁的生意不仅没受影响,反而因为独特的香囊打开了新市场。疫病消退后,一位西域贵族派人来请赵燕燕:“我家夫人很喜欢你们的香囊,想请你们去府上办场刺绣展览,顺便教教府上的女眷刺绣。”

展览那天,燕燕阁的绣品惊艳了众人。双面绣屏风、立体绣摆件,还有融合西域元素的新式绣品,引得贵族们纷纷赞叹。“原来刺绣还能这么有趣!”一位贵族小姐摸着绣着葡萄纹的手帕,爱不释手,“赵东家,能不能给我定制一套嫁妆绣品?要把我们西域的故事都绣上去。”

赵燕燕笑着应下:“当然可以!我们还能把大唐的故事也绣进去,让两套文化在绣品上相遇。”这场展览不仅带来了大笔订单,还让燕燕阁名声大噪。

可树大招风,眼红的同行又开始使绊子。有人在集市上散布谣言,说燕燕阁的绣品用了不干净的布料,会让人染上怪病。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,不少老顾客都上门来质问。

“赵东家,这到底咋回事?我家闺女用了你家绣的帕子,最近老是身上发痒!”一位大娘拽着赵燕燕的袖子,满脸怒气。赵燕燕耐心解释:“大娘,您放心,我们的布料都是经过仔细检查的。您闺女发痒,说不定是对花粉过敏。这样,您把帕子留下,我们检查检查,要是真有问题,我一定负责到底。”

她一边安抚顾客,一边让秋月暗中调查。原来,是当地一家绣坊嫉妒燕燕阁生意太好,故意雇人造谣。赵燕燕没有大吵大闹,而是在集市上摆起摊位,现场展示绣品的制作过程。从选布料、染线,到一针一线刺绣,全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众人面前。

“大家看,我们用的都是最好的蚕丝和天然染料。”赵燕燕举起绣品,“要是有人不信,可以拿去检验。”她还请来了之前合作过的德高望重的长者作证。谣言很快不攻自破,那家使坏的绣坊反倒因为恶意中伤,没了生意。

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,燕燕阁的名气更响了。赵燕燕望着装满订单的木箱,心中盘算着:“下一步,咱们得把生意做到波斯去。听说那儿有更大的市场,也有更多新奇的文化等着我们去融合!”

夜晚,绣坊的灯光依旧明亮。姑娘们围坐在一起,一边绣着精美的图案,一边听赵燕燕讲述波斯的风土人情。她们知道,前方的路还很长,挑战也不会少,但只要团结一心,燕燕阁的绣品就能在丝绸之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