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龙山下试春衣,一色杏花三十里。
当晚大军驻扎云龙山,埋锅造饭。
朱慈烺随便吃上几口,便顾不得一路辛苦,拉起平山开始巡视大营。
大营沿山坡扎建,朱慈烺居于正中。一出帐门,便向西巡去.此时营中士兵或吃饭,或喂马,或盥洗,或磨刀擦枪。虽忙碌却不失轻松。
朱慈烺一连巡视了十几个营帐,见过的士兵纷纷上前行礼,朱慈烺则是微笑颔首,并不时插浑两句,引得众军士兵无不心慰,殿下竟如此平易近人。
此时又来到一处营帐,帐门半掩半开,帐内不时传来哄笑之声。二人走近帐门,并不进去,只侧耳聆听...
只听帐内一个声音传来。
"王队官说了、咱们明天进徐州城.这下好了,老子自打过了年,就没洗过澡,这身上臭的不得了,半夜里虱子一抓一大把,够下酒菜了。这一路上都是穿城而过,不得歇息片刻,明日进城,须好好洗洗,然后喝上两壶,最好....再去寻个娘子。”
这时另一个声音插上:陈老二,你要去快活,也得带上兄弟们啊,兄弟也是几个月没闻过腥味了。上一次还是过年发了二两饷银。
上官们都去了怡红楼,俺这帮大兵们就去残荷院。那日营中的弟兄都发了饷,一个个如同饿狼一般,院子里排队叫号,俺足足等了西五个时辰,也没轮上。可俺交了定金,不能就这么走了。那鸨母也看俺可怜,便亲自上阵。俺就将就着搓揉了两下。临走那老妇给了俺半只鸭子,做为补偿、、、唉!”
哈,哈,哈。帐营里传来一阵哄堂大笑。
朱慈烺也在帐外也听得忍俊不禁,只是碍于平山在眼前,没敢笑出声。随即好像想起什么.拖着平山向东走去。
东营,由马破奴的溪峒兵驻扎。
帐内,两柄红烛闪烁。马破奴坐在烛前正在读着《白豪子兵》、口中念念有词:
故为兵之事,在于顺详敌之意,并敌一向,千里杀将,此为巧然成事者也。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,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良将用兵,若良医疗病,病万变,药亦万变、、、
真是将门虎女,行军途中亦不忘苦读兵书。
读了一会儿,就着烛光,眼光却穿过帐帘,望向空中一轮明月。月光如白银一般,一泻千里。
此时帐内两个忙碌的丫环,见马破奴没了声,也停下手中的活。说是丫环,更是侍卫,一身戎装还没卸掉。
秦良玉府中有十二名贴身侍卫,虽是土家族女子,马破奴却按汉家习惯。依十二花令取了名字,分别是一月梅花,二月杏花、三月桃花、西月牡丹、五月石榴、六月荷花、七月玉兰、八月桂花、九月菊花、十月芙蓉、十一月山茶、十二月水仙。
此次出征,马破奴带的六名亲兵,则是三月桃花、五月石榴、六月荷花、七月玉兰、九月菊花和十二月水仙。此时在帐内伺候的是石榴和水仙。
马破奴沉思不语,只是望着那一轮明月呆呆出神。此时一阵山风吹来,帐内便充满了山花烂漫的芳香,沁人心脾。
水仙见马破奴若有所思,上前轻轻打趣道:小姐在想什么呢!莫不是快到了江南之地,在想那江南才子。便如那戏里一般、、、"
马破奴闻言一怔,脸一红,继而回道:"傻丫头懂得什么,自古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才子。你不听闻那什么江南西才子,云间三才子,如过江之鲫,一网都有十条八条.江南之地随便个读书人,都是才子。本将军不稀罕。要不然,将来你别回去了,就留在江南,寻个才子嫁了吧!"
水仙听了,脸颊泛红,接着嘟囔道,太子殿下看上去也似江南才子奥。
马破奴闻言好奇:“殿下怎就像那江南才子了?”
未等水仙答话,石榴接口道,“小姐不见那殿下星眉朗目,俊逸风流,可不就是戏里的江南才子吗。”
马破奴扑哧一笑。
三人说话问,朱慈烺己到帐前。值卫亲兵见是太子,急忙施礼,尔后匆匆禀报。
马破奴没料到太子突然来访,内心如两只小兔打鼓,蹦蹦乱跳。
那日在临清城外,与朱慈烺第一次相见,就己被朱慈烺那英俊潇洒的外形。决绝果敢的作为所折服,嵌入芳心。哪个少女不思春?
见朱慈烺入帐,马破奴款款下拜:末将,见过殿下。
"将军免礼"朱慈烺双手虚托。
与马破奴一样,那日临清相见,她的影子便己深嵌在思绪里,再也挥之不去。
前世的他还没谈过恋爱,还真不知道男欢女爱是个什么样子。每每看到一身戎装的马破奴,哪怕只是一个背影,心中便有一股莫名的怅惘,深陷其中。只是一想起如今山河破碎、雨打浮萍,不是儿女情长之时,才按住这颗驿动的心...
二人落座后,朱慈烺才缓缓道:孤来巡营,偶至此处,听到将军正在读书,便闻声而至。
"殿下也喜兵书?"
"孤在东宫之日,也时常看之。那《白豪子兵》乃我朝兵法大家尹宾商所著,融入孙子兵法,由浅入深,极易读懂,最为实用,实是为将帅者必备之书也。
"殿下说的是,末将幼时便随祖母,深耕此书,只是时至今日也未得其精髓,望殿下不吝赐教。”
"将军说哪里话,将军家学渊源,令祖母更是巾帼英雄。崇祯二年,秦将军解京师之围,父皇亲曰:世间多少奇男子,谁肯沙场万里行?是誉祖母更胜男儿。”
说到这,朱慈烺又若有所思喟然说道:今京师新破,土为列瓯,民为鱼肉。又是将军千里勤王,唯一女将耳。孤深感之。
"殿下,忠君勤王是我等做臣子的本份,本应如此。殿下无需感慨,我大明依旧河山万里,带甲百万。殿下雄才,假以时日,旌旗所指、王师北定,中原百姓必箪食壶浆。
破奴常以王少伯诗自勉:黄金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若殿下不弃,他日北伐,末将愿为先锋。"
一席话听得朱慈烺热血沸腾,仿佛立刻置身于千军万马的北伐大军中,一下子激动起来,慨然说道:"孤定不负卿,今学父皇赋诗一首,赠与将军、共勉之。"
白杨箭雨木兰歌,日月尽入卿秋波。
百战朱颜凝剑气,他年与君复山河。
念罢,闪身离开大帐.而马破奴也跟着送出帐外。
帐外夜色更浓,清风徐来。
朱慈烺猛走几步,却又蓦然回首,只见马破奴站在帐前,如银的月光下,双眸更是柔情似水。
一阵清风吹来,微冷。
朱慈烺解下朱红大氅,轻轻披在马破奴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