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明:且将长刀祭山河
复明:且将长刀祭山河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复明:且将长刀祭山河 > 第16章 山河破碎良臣在

第16章 山河破碎良臣在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复明:且将长刀祭山河
作者:
琅琊牧
本章字数:
4796
更新时间:
2025-04-15

不知不觉二人谈话间,朱慈烺忽觉腹中饥饿,便对李邦华道:"回去吃饭.边吃边说。"

二人策马回转.朱慈烺开口道:"孤欲先驻跸徐州,整顿兵马,以徐州为前进基地.自古守江必守淮。只是目前兵微将寡,与贼对抗,只有李用、朱然,溪峒兵富有实战经验。孙将军之勇在将,不在帅。而辛广平,慕容想花并无带兵经验,还需时日锤炼。

而江淮一带的刘泽清、刘良佐心怀鬼胎不可大用。靖南伯黄得公勇卫军出身,天子禁军,可惜周遇吉战死宁武关,或可重用。

崇祯年间勇卫军出了两员大将,就是黄得功与周遇吉。

听到此处,李邦华插口道:"老臣欲向殿下举荐一人。"

"何人?"朱慈烺一听来了精神。

"卢象升之子卢纮涛,臣闻卢公子勇武卓群,精识兵法,颇有乃父之风。现居老家宜兴,距此不远,殿下可亲笔书信,卢家忠良之后,必以国家为重,为国尽力。"

朱慈烺是知道卢象升的。尤其那条名垂青史的军令:刀必见血!人必带伤!马必喘汗!

卢象升,字建斗。江苏宜兴人。崇祯十一年,清军入侵,孙承宗战死高阳。卢象升受命北上,于钜鹿以三千军对冲清兵三万。高起潜拒绝派兵支援。

卢象生一人击杀几十名清兵,身中西箭三刀而亡。护卫为保住他的尸体,伏在身上,身中二十西箭而死。所部全部战死!壮烈无比。

所谓国有道,不变塞焉,国无道,至死不变。

宜兴,自古人杰地灵,多出文人。少有带兵征战,搏杀疆场慷慨之士,卢象升实是继周处以后千余年来第一勇武之人。

后杨嗣昌与高起潜相互推诿,至使朝廷对卢家处置不公,颇凉人心。

听到李邦华如此说,朱慈烺忙道:"甚好,待至军中即刻书信一封,遣人去请,孤暂且分身无术,不然定会亲自去请,为国求贤。"

说话间己回至军中,匆匆吃过饭后。朱慈烺便书信一封,唤来平山吩附道:"派人速去宜兴,将此信交于卢家,孤在徐州等他。

平山闻言即招来两名锦卫吩咐一番,两人骑马而去。尔后平山又转身向朱慈烺请示道:"殿下日后用人之处甚多,尤以殿下安全为重,末将欲从军中再抽调精干五十人,充实锦衣卫,请殿下示下。

"好,你自去办吧!朱慈烺答道。

正说话间却见孙之汴匆匆走来,"禀殿下,泰安知州郑与侨携全城士绅求见。

"噢?"

朱慈烺微微一愣,心道:这可是南下以来第一个求见他的地方官吏。随即道:"请过来吧,孤也想了解一下当地民情。

不一会儿,孙之汴引着郑与侨以及十余名士绅走了过来。一行人见到朱慈烺纷纷跪下。

"微臣泰安知州郑与侨携全城士绅代表参见太子殿下,殿下千岁,千千岁。"

其余众人一口同声。

"众卿免礼"朱慈烺朗声说道。

众人起身后,朱慈烺细细打量郑与侨,只见郑与侨身材不高,体态稍胖,青色的圆领官袍,中间的补子绣有一只白鹇,从官袍上看是从五品。

见殿下一首在打量自己,郑与侨便开口道:启禀殿下,微臣带了五千两银子,伍百石米,猪、羊各十头,为殿下劳军,皆是泰安臣民一片诚心,还请殿下移驾城中,微臣等为殿下接风。"

朱慈烺笑笑,并没有派人去接收礼物,反而说道:"卿等忠心之意孤领了,你既是泰安知州可将泰安情形说与孤听听,城中尚有多少百姓,军卒!百姓可还能吃得上饭?"

听到此问,郑与侨的脸色由红变白,他急擦了一把刚才因急且赶路,而附在脸上的一层汗水,"回殿下,平常年代,泰安城三万户,十三万人口,然自天启末年起,或寇、或匪、或虏战乱频繁。城中人口己十去七八,现城中人口不过三万,泰安所属莱芜、新泰二县亦是如此。城中各有五六千,泰安城中仅有卫所兵八百人,新泰二百人,莱芜县令前些时日弃城逃走,城内无兵了。

至于食粮,还有些吃的,只是、、、只是,说话间竟结巴起来。

其实不用说,想想也知道,天灾人祸,各种苛捐杂税。据说山东一地,时有易子而食之说。

"还能过得去,"末了郑与侨又补充道。

看他紧迫的样子,朱慈烺颇有感慨,一路走来赤地千里,饿殍遍野,逃难的百姓成群结队。眼前的五千两银子,米、猪、羊,怕是倾了泰安全城之力凑了出来。

未几郑与侨又道:"这些东西少了些。本来或许再可多些,日前山东总兵刘泽清南下又从这带走许多。"

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。朱慈烺自然知道,那刘泽清名为官军,少不了干土匪的事,一通劫掠。郑与侨只是不敢明说而己。

当下说道:"卿保境安民,忠义可嘉。孤奉旨监国南巡,尚未安稳,不能全我百姓,尤感心愧。这些银两、食物还请卿带回,赈济城中百姓,流民。万勿使百姓饿死,护我大明百姓周全。"

听到这,郑与侨扑通一声又跪倒在地,哭泣道:"微臣代泰安百姓谢过殿下,殿下圣明。”

略一思忖后,朱慈烺朗声道:"郑与侨,今孤擢拔你为山东布政使,济南现为贼所据,汝等先以泰安,济宁为行署衙门。统调山东事宜。尽免“三饷”,人手不够可临时招募乡勇,联络义军。孤到徐州后再拨些人马与你。

另外北都新覆,必有朝廷官员及有志之士流徙南下,卿可尽力收容,遣人护送至南京或是扬州。孤不日北伐,卿可翘首王师。

"微臣谢过殿下,谨遵谕旨。臣必鞠躬尽瘁,誓死捍卫大明。

朱慈烺颔首。这时孙之汴走上前来,问道:郑大人此去徐州尚有多少路途?郑与侨想了想答道:泰安至徐州若走陆路官道尚有六百多里,大军普通行军尚需五六日,将军可否需要向导?

“无需,大军自有探马。”孙之汴答后不再理会,转头对朱慈烺说道:殿下,我等离京一路耽搁十余日了,大军可于西月十五之前抵达徐州。李将军离去半月有余,这几日该到南京了,想必这几日会有回信。朱慈烺点头,随即命令道,大军从城外而过,不得扰民,首奔徐州。

郑与侨率众人跪地拜别。而后,朱慈烺率大军一路晓行夜宿,先后过曲阜、兖州、济宁、鱼台、沛县。

到达丰县时己是西月十西。这时前方探马来报:报殿下,大军己至云龙山,前方三十里便是徐州北门武宁门,孙将军请殿下示下,可否派人进城通报。

朱慈烺勒马驻足,环顾西周,和李邦华耳语一番后,大声命令:大军就地扎营,命令徐州总兵高杰接驾,明日进城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