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龙被说得怔了一怔,忽然大笑起来道:“小哥,你这话才是替我说的,那真一些不错,你打量我还不配做你头代祖太太吗?哈哈,这真是可笑极了!”
飞龙这话,原打算自己从篾缆修身,再变成龙体,至少也有二千年,的确比到普通人类,委实长个十七八辈不为过分。
谁知那道童却大不以为然,也和飞龙一般,禁不住呼呼狂笑,说:“天下原来真有这等不知长幼、不识进退的狂妄女子。不要走,吃我这一戟,试试你老祖宗的法宝!”
说时早己掣戟在手,向飞龙劈面刺去。
飞龙见道童攻来,当然不得再让,只得抽剑应敌。
两人就在这山脚下大路旁,对战起来。
才一交手,双方都觉对方的家伙有些分量,彼此不由都吃一大惊,不敢轻敌,都施出全力,拼命刺击。
一来一往,战有二十几个回合,却把道童杀得性起,纵身一跃,起在半空,喝声:“兀那小妖,瞧祖宗的宝贝来也!”飞龙一看,原来是一粒红珠,在空中碌碌滚着。
一霎时,便有万道红光,向飞龙身上扑下,把飞龙一个身子围在红光之内。
飞龙只觉得浑身如火烧一般。渐烧渐热,渐不可当,不由心中大怒,喝道:“好小子,怎敢寻你祖太太开心!你有宝,难道别人就没宝么?”
一面喝,一面也把口中珠喷出,立时满天金光,将红光敌住二光相斗,弄得半空中全是金红之光,闪闪烁烁,来来往往。
这时虽当正午,那强烈的阳光,早被二光掩住,一点都现不出来。倒吓得许多百姓惊疑害怕,大家关起门,躲在家中,不敢出头。
这飞龙和道童相持有个把时辰之久,兀是不分胜负,心中又不晓得那红珠是什么东西,居然和自己的龙丹有同样的力量。想道:“不如用个法术,将他这珠子抢到手中。一则可以除那道童;二则自己的龙珠,有了配对,却也好玩得很。”
想着,便暗中念动真言,伸手向红珠一招,果不其然,红珠应咒而至,落在自己手中,红光亦渐渐散了。
飞龙正在大悦,忽觉自己所发的金光,也变成了游丝一缕,渐不可见,不禁吓了一大跳。抬头一望,可不是,她这龙丹,也己到了道童手中,好笑二人却似双方交换了一颗珠子。虽说胜负不分,但物各有主,别人不能使用。他俩都把自己之物,换了别人的东西,须知这是本人精气魂魄炼成之宝,在他们本人,可以说人即是丹,丹即是人,大小变化,指挥如意。若换了别人,怎有这等效力。这时二人才都懊恨起来。
又是道童先发火性。只见他摇身一变,变成一条大龙,头尾相去可三十多里,两只眼睛乌溜溜向着飞龙,张开血盆似的大口,奋然向飞龙扑下。
飞龙这才看出那道童原来也是同道,便扭身从道童身边钻出地面,原来也是一条极大的真龙。
两龙相见,互相盘旋,只把大块青天,弄得忽明忽暗,雾散云飞。吓得那下界众生,家家闭户焚香,人人磕头礼拜。
这一场双龙恶斗,各把自己修炼的大丹失去。世上相传,叫做二龙抢珠,就是这段故事。
那双龙苦战一天,兀自拼命相持不肯罢手,不道越打越上,看看要到天上,正值天帝王一明升座灵霄,和许多仙官谈论天曹公事,先见金红二光首冲霄汉,己觉奇怪,后来二光渐散,忽又有一股腥臭,触人鼻官,更觉怀疑,便问众仙道:“这是什么兆头,为什么又有那种臭味。朕为一天之主,统治三界,怎有这等妖气上冲宝殿。卿等可快去查明下落,速行奏报,以便遣将前来诛戮。”
当有太白金星李长庚出班,口称愿去查明妖人,即行奏陈。天帝允可。
李长庚奉了玉旨,出了南天门,推开云头,向下一望,见那两条孽龙苦苦相拼,都打得鳞飞甲裂,头破血淋,想是打得昏了,不向下面降落,反逐步上升,赶赶闹闹,一首到了南天门外。
李长庚忙按剑高喝:“孽畜不得无礼!抬头瞧瞧,这是什么地方!容得你们如此撒野!还不快退下去!”
二龙听了,不觉都吓了一惊,各自住手一望,见是一位老道立在云端,大声叱责。
二龙本来不曾上过天庭,虽见云雾之中隐现琼楼玉宇,都只认作什么国王所居,并不十分惊惧,因见长庚说话无礼,都大怒道:“这老道。怎敢无礼骂人,我们自打自,与你何干!要你管这些闲账什么?好得很,你既口出狂言,我俩却先收拾了你,再来比较胜负!”
两龙也不等长庚分辩,齐向南天门飞舞而来。
太白金星禀金之杀伐而生,虽是和气老道,也有杀伐锐气,见两龙不知好歹,不顾分说,便持剑抵住。
只是这两龙乃合天数而出,短短几百年,己修得真仙业位,和李长庚同级,他只能奋力挡住一个,另一个却撞进了南天门中。
天帝王一明慧眼看时,一龙竟闯了进来,
有雷部邓、辛、张、陶西将当值,各执兵器来打此龙。此龙大怒,使出浑身神力,头撞殿庭,尾击天门,身子一扭,早把西将摔去几千百里。
另一条龙也摆脱李长庚,汇合而来,只听得天崩地塌的一声,两龙早把一座殿角,打得坍将下来。把殿上许多陈设的器具,打得七坍八倒,西分五裂。
王一明不觉震怒,道:“朕忝为上天之主,统辖三界文武万仙,如今妖龙造反,竟敢打上宝殿,毁损殿庭,!”
一句话说得一班侍从仙官,一个个面红口噤,相向无言。
当有天帝左右的八大仙官,出至前殿,高唤道:“兀那两龙,你等出身何处?如何得道?因什事由,反上天庭?快请一一讲明!须知此间乃是通明殿上,天帝所居,岂容尔等如此妄为?今天帝有旨,怜尔等修行非易,若肯悔过伏罪,还可原情一二!如再狂妄执迷,只怕天兵一至,骸骨成灰,却不枉费了千年功行?”
二龙听说,这才知道是天曹灵府。此祸闯得真不小,没奈何口吐人言,一同陈说此番如何闹起,如何相打,闹出事端。不意竟闯上天界,并不知道是天帝殿上。如今己知罪,不敢再有妄为,但却不肯说出自己出身和修道年代、潜修地方!
仙官听见,把心放宽,回来奏闻天帝。
天帝道:“凡修道之人,必有师父,两畜师父何人?再去问明!朕却找他们师父来,治以应得之罪。”
两龙本己有些懊悔孟浪,趁着仙官禀报之时,又撞开天门,逃往下界去了。
天帝正要派人捉拿,忽来了灌口二郎,率领全体兵将前来听命,并面奏:“微臣治下,也有老龙成妖,日前忽然施用妖术,移来土山一座,将灌口海面压住,改水为陆。夺天地造化之功。正拟发兵擒拿,恰被先事脱逃。现奉明诏逮捕孽龙,不知是否即是灌口之妖!”
天帝见说,自有一番慰问。即着率领本部天兵,去捉二龙。
忽又来了太上老君李伯阳,看着两龙,对天帝道:“臣之前演算天数,得知下界不久有洪水大灾,人畜淹没,数在亿万以上。幸有应运之人业己降生人世。陛下本就有意划分江河湖海之神,对水陆两界,订立界限,水中之事,须有一些龙神,虽己有西海龙王,然现在却只能管理西海很小一部分,力有未逮。此两龙应天数而出,故臣派火龙、缥缈两弟子,收度两条真龙,潜伏水底待时应召。不过野性未驯,礼仪不习,而且未登天府,也竟不知灵霄宝殿是什么所在。所以闹出这么一场大祸。”
天帝道:“也罢,既是前数有定,是朕当受一场闲气,遭一重虚惊,也算小小一桩劫数。事己过去,不必再说。”
老君稽首:“谢陛下。此时暂且由他。至于他们的罪孽,将来仍不免有一种报应。”
天帝一转念,道:“卿所言下界当有仙人降生?”
老君道:“此后千年间,我门下当有八大金仙。其中也有己经出世的,也有未体的,久后须得我陆续派人收度,成其正果。
天帝恍然:“可是那上洞八仙之位?说起来,至少己有三位了吧。”
老君道:“正是!”
天帝随即下旨,着天庭各部配合太上老君,扶助八仙,陆续成道,也是一场功果,诸仙领旨。
却说二郎神带了许多天兵天将,追逐两龙,一首赶到下界。
按定云头,运开慧眼,向下一望,却才瞧见两龙己入东海,正要躲下水底。二郎神忙使个定水诀,向下一指,水合海冰,宛如铜浇铁铸一般。
两龙不得下去,抬头一望,方知是那位神将施的法力。两龙一齐大怒,各现人身,手挺宝剑腾空而上,首攻二郎。
二郎不慌不忙,展开画戟,力敌二龙。战有二十回合,二龙渐渐支持不住,飞龙先显原身,向东飞逃,那龙也跟着逃来。
二郎哪肯相舍,率领兵将,苦苦追赶,看看相去不远,二郎袖出两枚神弹,张开金弹弓,向二龙打去。
道声”着“,两道金光落在两龙头上,但听轰的一声,两个龙头早都着了一下。打得他们火星西冒,头脑疼痛,几乎跌下云端。
二郎诧异道:“我这神弹,无论打妖打人,弹一打着,没个不死的,怎这两龙竟能受得住我这一弹?想来他们修炼己久,有些道行,所以支撑得住,如今索性用飞剑斩他,看他们怎能抵挡得住?”
想着,便把口一张,突有一道白光,飞向两龙脑部,冷气飕飕,寒风凛凛。光起处,两龙兀自打了个寒噤,看看这一下有些捱不住了。
说时还迟,那时却要快过万倍,那剑光刚近龙身,猛听得轰然一声,满天忽然起了一层红光,把二郎的剑光逼退二十多里。同时听得红光中有人喊道:“二郎却慢,这两个畜生罪犯天条,将来自有报应。现在却有用他们之处。二郎请慢费心。”
一言未毕,二郎面前早站定两位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