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
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> 第79 章 重阳(六)

第79 章 重阳(六)

加入书架
书名:
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
作者:
一朵幸运花
本章字数:
5094
更新时间:
2025-03-14

黄州府的不确定性,让王晴很是无奈,虽然刘让是有准备去的,但这种失控的局面,让人的心情糟糕透顶,可她却不能显露出来一点自己的不安。

看的出来,二叔和爹爹同样也都在强撑,都在担心远在黄州府的王毅傅。

却没有想过,阴云笼罩的范围会延伸到蕲县来。

撑着笑脸,陪着众人吃了午饭,和二叔聊了一会二哥的事。

“二叔,你可有给二哥送过重阳礼?关于夫子的事也不知道如何了?”

王毅淳见王晴终于转换话语,也忙跟上节奏“前日送过的,训导大人的意思是他己经给他曾经的两位故友传信了,目前暂缓等待,也许正在来的路上。”

“那还真是感谢训导大人了。”

终于有了好消息,王晴脸上又恢复了朗爽的笑容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周翰章介绍来的人,那绝对也是个靠谱的人物。

忙碌的人是没有办法,长时间停留在某处的,心里一堆事,村子里傍晚还有一场诗词朗诵会,作为主心骨,王晴那能浪费时间,说过话后时间也不早了,赵从驾车带着王毅華父女二人,一起返回店铺。

打开铺门的时候,王毅華给闺女讲,昨日那几个工匠说好了今日歇息一天,明日再赶回来。

略显杂乱的厅堂,己经有些显现出王晴当初画图的轮廓了。

靠西墙的楼梯,己经搭建好了,果然是老手艺人,当初还担心的层高问题,己经被姐夫妥善解决了,王晴甚至觉着阁楼被加高了一截似的,层高刚刚好站立一个成年人,并没有压抑感。

王晴很是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,下了楼,王晴就着这样的问题,问了王毅華,得到的话是,调整了举架,具体他也不清楚,平日都是张渡带着两个徒弟和两个匠户在忙活,他只是负责打杂而己。

“爹爹,姐夫真是厉害呀,瓦片不动的情况下,靠着调整举架,不动声色地就把阁楼的空间做了提升,让旁人完全觉察不到,这种技术真的是太让人佩服了。”

王晴真是太稀奇了,中华古老的匠人传承,在现代的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己经被消弭的太多了。

听着王晴在夸奖张渡,王毅華忙拉着他闺女来到后院,曾经堆积成山的木材,己经被消耗掉一半。

远远地王晴就看到了一个樟木牌匾,正是 “青藜书舍” 西个字,上面的字迹雕刻的棱角分明,旁边也是打磨的很是规整,现在就差描上颜色了。

王毅華得意道“字是我写的,头一遍是张渡刻的,后面的修整和打磨都是我一个人做的,嘿嘿”

王晴摸着牌匾上面的字迹,眼中满是赞赏笑,“爹爹,也厉害呢,这牌匾做的很有韵味,咱们家的 “青藜书舍 ”,日后必定是这条街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。”

王毅華的标准就是,闺女说好,那绝对是好,不用任何反驳。

“囡囡,你喜欢什么描颜色的字,爹爹让你来描。”

王晴还当真思虑了一下“爹爹,黑色太过深沉,金色太过奢华,绿色又太过清淡,咱们选黛青色吧。”

“好啊,囡囡说什么就是什么。”

其实王晴选黛青色是觉得它既有墨色的沉稳,又透出青碧的冷冽感,不会像黑色那样肃穆压抑,又比普通的绿色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,与“青藜书舍”牌匾的木质纹理搭配时,在晨光和暮色中会呈现出一种时光沉淀的斑驳美。

越想越觉得合适,王晴又转回头,满脸是笑地看向跟在身后的赵从道:“义父,你来看看,你觉得用黛青色怎么样?”

赵从勾起嘴角,回了她一个赞赏的眼神,王晴立马蹦跳着去屋子里找来一只空碗,选用调配好的黛青色矿物质墨膏、画笔,隔离漆,清漆,刷子,砂纸等等用品。

而给牌匾描字,需要在牌匾上先用刷子里里外外刷一层防虫防腐的隔离层,等待充分干燥,一般需要一天一夜。

将矿物质颜料调制适宜的浓稠度,用画笔沿着雕刻好的轮廓,一笔一划地慢慢进行描画,描字一般需要描两遍,第一遍颜料可能渗入木材里了,待其干透,再用细笔修补不均匀处,再整体叠加一层增强饱和度。

一日一夜后,均匀涂上一至两遍的清漆,防止颜料的褪色和刮擦。

古代牌匾制作(含描字)少则十几天,多则数月,尤其皇家或宗祠牌匾因工艺复杂、层层验收,耗时可达半年以上。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传统,正是古代匠人“器以载道”精神的体现。

现代工艺,可将周期压缩至三至五天,虽是比不得传统工艺追求的百年不腐的耐久性,但也能保证多年 色新如故。

给爹爹讲了一遍描字的现代工艺后,王晴撒娇式的把事情交给爹爹王毅華了,就算用时最短的三至五日,王晴也是没有时间停留驻足的,村里暂时离不开她。

而王毅華在听到闺女交给他办的事后,双眼一亮,笑容满面,不断地点头应好。

“囡囡,你放心,等过几天,你再来看时,一定是完美无瑕牌匾,嘿嘿。”

“那是当然了,也不我的爹爹是谁,勤劳细致,谁敢说一句不好?我第一个不答应,哈哈。”

夸奖自家爹爹那定是要不遗余力的嘛,父母亲在子女面前最是简单不过了,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金钱和物质,好好的陪伴,几句好听的话,也能让他们高兴好久。

而王毅華在听到闺女不吝的夸奖,也是喜笑颜开,闺女成日忙活,他是一点也帮不上忙,还要她担心牵挂,现在他有活可干,浑身瞬间似有使不完的劲儿,这种被需要的感觉,让他的内心满是温暖与满足。

心里满足的人,手舞足蹈地比划着,他将如何完成这项任务,满心都在盘算着如何精雕细琢这块牌匾,好让铺子的牌匾以最完美的面貌示人。

就像许多现代留守老人一样,子女一个求助的电话,一句“爸妈,帮我做点……等我们回来拿”,便能让他们立刻来了精神。

王毅華也是如此,手中有了事做,能每天专注于牌匾描字,规划着步骤,精心调配颜料,沉浸其中,满心期待着孩子再来时,看到成果时的反应,那定然是惊喜、夸赞不己了。

王晴望着满脸笑意、沉浸在对牌匾制作规划中的父亲,那些曾在现实中汹涌的思念与遗憾,此刻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。12岁失去父亲的她,在漫长岁月里独自扛过风雨,无数个夜晚,只能在回忆里找寻父亲的模样。

而如今,在这个世界中,父亲活生生地站在眼前,因自己的需要而活力满满。

她的双眼瞬间泛红,视线也渐渐模糊。王晴深吸一口气,缓缓走向父亲,轻轻从背后环抱住他那熟悉又略显沧桑的身躯,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:“爹爹,您在,真好。”

王毅華微微一怔,转身将闺女抱在怀里,没有说话,粗糙的大手抚摸上她的头顶。

此刻的王晴,她不再是那个在漫长岁月中独自飘零的孤影,这份失而复得的庆幸与温暖,将在余生指引着她,在未知却满是希望的征途上笃定前行。

(愿全天下的父亲 母亲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!)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