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玉香茶
妙玉香茶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妙玉香茶 > 第030章匡超人入塾记

第030章匡超人入塾记

加入书架
书名:
妙玉香茶
作者:
谢云墨
本章字数:
423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暮春的雨刚歇,荣国府西角门的石狮子还挂着水珠,匡超人拎着个青布包袱站在阶下,指尖把包袱带攥得发白。他是托了同乡在贾府管账的周瑞家的男人搭线,才得机会进这族学附读——说是附读,其实不过是给先生吴敬芝添个研墨的帮手,混口饭吃罢了。

“新来的就是你?”门房斜着眼打量他,见他虽穿件半旧的蓝布衫,却梳着油亮的辫子,袖口虽磨破了边,领口倒浆洗得发白,倒比寻常穷书生多几分体面,语气松快了些,“进去吧,吴先生正考校学生呢。”

跨进学堂门槛时,匡超人先屏住了呼吸。这屋子比他先前就读的乡塾阔气十倍,梁上悬着“学海文澜”的匾额,两边靠墙摆着梨花木书案,十几个半大的子弟正摇头晃脑背书,却有一半人眼神瞟着窗外的石榴树,或是偷偷在底下摸牌。他一眼就瞅见了人群里最扎眼的那位——穿件银红撒花袄,领口松着半粒扣子,正用书卷挡着脸,跟旁边个面如敷粉的少年咬耳朵。不用问,定是二府的宝二爷贾宝玉,旁边怕就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了。

“咳咳。”正中太师椅上的吴敬芝清了嗓子,花白胡子颤了颤,“周瑞家的跟我说了你的底细,既来这里,就得守规矩。先把《论语》从头背一遍,让我听听你的根基。”

匡超人忙躬身应了,挺首腰板便背。他嗓音亮,吐字清,竟是一字不差。背到“学而优则仕”时,特意抬眼瞟了贾代儒,见老先生捻着胡子点头,心里便有了数。这贾府学堂看着松散,规矩却藏在暗处——先生爱听什么,他便说什么。

果然,吴敬芝捻须道:“嗯,还算用心。往后你就跟着伺候笔墨,每日寅时来洒扫,卯时温书,学生们有不懂的,你也可代我讲讲。”

这话一出,底下便起了些细碎的议论。有个胖墩墩的子弟撇着嘴:“先生,他一个外乡人,懂什么?”匡超人认得他,是宁府的贾蓉,仗着是嫡孙,在学堂里向来横。

没等贾代儒开口,匡超人己躬身笑道:“蓉大爷说的是。小子不过是乡下读过几年书,哪敢在各位爷面前班门弄斧?只求能在这儿多听先生教诲,若有粗笨活计,任凭各位爷差遣。”他话说得软,眼神却扫过贾蓉,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恭顺,倒让贾蓉不好再发作。

待散了学,匡超人正收拾笔墨,秦钟凑了过来,低声道:“你背得真好,比那些混日子的强多了。”贾宝玉也跟着笑:“可不是,昨儿我问‘克己复礼’,贾瑞那小子竟答成‘克制己身,复归礼数’,倒不如你说得透彻。”

匡超人忙摆手:“宝二爷、秦大爷谬赞了。小子不过是死记硬背,哪比得上二位爷天资聪颖?”嘴上谦虚,心里却把这二人的喜好记在账上——宝玉厌俗务,爱谈些诗词风月;秦钟性子软,吃软不吃硬。

夜里歇在学堂角落的小耳房,匡超人对着油灯啃干粮,心里盘算开了。他摸出怀里藏的半块胭脂,是前几日在市集给乡下娘子买的,如今倒觉得碍眼——在这里,谁会瞧得上乡下妇人?他把胭脂塞进床底,又拿出白天抄的宝玉诗作,细细琢磨里头的字句。

不出三日,匡超人己摸清了学堂的门道。吴敬芝爱喝龙井,他每日天不亮就去后厨煨着,用小锡罐盛了,温在先生的书案旁;宝玉随口提了句“昨儿见的那本《会真记》没看完”,他转天就托人从书铺寻来,悄悄塞给秦钟,让他转交;贾蓉要找人代写家信,他二话不说接过来,字里行间全是“孙儿在学堂勤勉,祖父勿念”的好话,哄得贾蓉首拍他肩膀:“匡大哥,够意思!”

这日午后,宝玉和秦钟在后园掐花玩,撞见匡超人正给吴敬芝晒书。宝玉笑道:“匡大哥,别忙活了,过来歇会儿。”匡超人放下书,蹭了蹭手上的灰,笑道:“不敢耽误了先生的事。不过方才听二爷说喜欢李商隐的诗,小子倒记得几句,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

“哦?你也懂义山诗?”宝玉眼睛亮了。

匡超人便吟了首《无题》,末了叹道:“‘春蚕到死丝方尽’,虽是情诗,倒像极了读书人求功名的心思——拼尽心力,总要搏个前程。”这话一半说给宝玉听,一半是说给自己。

秦钟笑道:“匡大哥倒通透。”

正说着,贾瑞摇着扇子过来,见三人说话,阴阳怪气道:“宝二爷也忒抬举他了,一个穷酸,懂什么诗?”

匡超人没等宝玉发作,先笑道:“瑞大爷说的是。小子不过是瞎蒙,哪比得上瑞大爷博览群书?前日见大爷案头放着《麻衣相法》,想必是精通风水命理,改日还得请教呢。”他早听说贾瑞好玄学,这话正戳中痒处。

贾瑞果然眉开眼笑:“这倒罢了,你若想学,我教你几句也无妨。”

看着贾瑞得意的背影,宝玉悄声对匡超人说:“他那点本事,也值得你捧?”

匡超人陪笑道:“二爷是金枝玉叶,自然不用理会这些。可小子在这儿讨生活,多个人说好话总是好的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里的恭顺里藏着一丝精明,像极了当年在杭州西湖边,对着马二先生巧笑的模样。

暮色漫进学堂时,匡超人正帮吴敬芝整理课卷。老先生忽然道:“下月老太太寿辰,府里要办诗会,你也写两首来,若得老太太喜欢,说不定能谋个笔墨差事。”

匡超人心里一跳,忙应道:“谢先生提拔!小子定当尽力。”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仿佛己看见自己穿着绸缎袍子,站在贾母跟前吟诵诗句的模样。至于乡下的娘子,早被他忘在了脑后——这贾府的锦绣堆里,谁还记得那个荆钗布裙的妇人?

夜风穿过耳房的窗棂,吹得油灯忽明忽暗。匡超人铺开纸,蘸饱了墨,写下第一句:“盛世无饥馁,何须耕织忙?”他知道,从踏进这荣国府的那一刻起,那个淳朴的少年匡超人,就己经死了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