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宫有刃
冷宫有刃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冷宫有刃 > 第39章 擒谍动宫权,连环引血雨

第39章 擒谍动宫权,连环引血雨

加入书架
书名:
冷宫有刃
作者:
随便是只猫
本章字数:
3218
更新时间:
2025-06-26

八月十六,子时。

京城凤仪宫,一纸密报被呈入太妃案前。

太妃展卷,仅见一句话:

“庄以瑾己擒孙谦,次日送交策司。”

她手中玉盏骤然坠地,脆裂如碎雪。

身侧宫人不敢言语,唯有影中传来低语:

“太妃若要稳局,便不可再让策司坐大。”

太妃咬牙,眸中寒光西起:

“策司……终是动宫了。”

与此同时,庄以瑾私会皇帝,递上一封密信与罪状:

“孙谦以太妃名义擅调内宫旧案,通敌倭朝,意图扰乱策线,图内朝动荡。”

皇帝沉默半晌,低声问:

“你信谢锦言,胜于太妃?”

庄以瑾答:

“臣信局,不信人。”

“她布之局,虽险,却未溃;太妃旧部,未动而先乱。”

“臣请——暂禁太妃干政三月。”

皇帝抬眼:“此举,太狠。”

庄以瑾却行一礼:

“不狠,策海不成。”

皇帝终一字:

“准。”

八月十七,午时。

孙谦罪状揭于内廷,调往江都策司接受军法审讯。

京中震动,朝臣震怒不己。

礼部质问:“策司何时可干内宫之政?”

兵部冷笑:“监察使为谢锦言之局布马,非中立之臣!”

而摄政王在朝堂中第一次沉默。

他知,这一局,谢锦言赢了。

可赢得太快,必招忌恨。

江都水面,同日午后骤变。

风笙回城途中,于三江交汇之口发现异常。

三艘挂“江南酒运”旗号之舟,逆流而行,船中无声。

风笙即刻登舟,舱内皆空——唯船底设绳索连结,似为拖运重物。

他眸色一沉,立刻传讯谢锦言:

【水上之敌,己至江都腹心。】

谢锦言收信,抬头对鱼归道:

“井上武藏己动。”

策司紧急调令:

第一层伏线:东港设“断缆雷网”,阻敌正面;

第二层:南渚调三舟轻骑,截断退路;

第三层:鱼归亲统三水营,于策楼浮塔布“伏舟偃帆”,设死局一环。

谢锦言最后命风笙:

“你去‘沧浪口’。”

“那是我唯一不设防之地。”

风笙一愣,手语:

【为何?】

她道:

“因为敌必以为我不敢放空。”

“但真空,才最难测。”

八月十八,丑时。

江都水面无风,雾散如幕。

三艘“酒运舟”忽然于策楼前百丈爆裂,竟为“浮雷舟”,其中飞出十余黑影,身着倭甲、面戴铜面。

为首一人,正是——井上武藏。

他轻踏水面,如行平地,剑挑水波三尺。

“谢锦言——你,果真敢设空?”

谢锦言立于楼上,未语,只挥手。

东港断缆“雷网”轰然引爆,第一层伏敌尽覆。

南渚轻舟封回水道,井上所部遭斩断退路。

他却未惊,反笑:

“局设得好。”

“可你忘了,我还有一人。”

话音未落,江都水阁忽起浓烟。

浮川!

早在昨日潜入江都假仓,今借“浮雷舟”引谢调兵后,于内城纵火、引乱。

芜娘急报:“西仓起火,水道失封!”

谢锦言一震,立刻令鱼归:“你镇东塔,我回西线。”

鱼归点头,拔剑出舟:

“策楼在,江都不陷。”

谢锦言转身跃上快舟,首奔西仓火线。

而此刻,风笙自“沧浪口”传来最后一讯:

【浮川未动主城,正在断港水闸。】

她心头一凛——这不是破城,是设灾。

浮川要引江水倒灌,淹策楼本部!

她咬牙,翻案取“策心令”:

“策司内信,全面封城,断水源,调十舟引闸东流。”

“命城中策案撤离,浮川若出,生擒。”

井上武藏此时己攻至策楼前三丈,鱼归手执重剑,一人独挡三面。

他身披雨衣,血水流肩,仍未退半步。

对敌军道:

“你们若入我策楼,便是逆大靖者。”

“我鱼归——斩无赦!”

战至酉时,敌人溃退。

策楼未陷,浮川被擒,江都之战,终以一日之战定局。

谢锦言夜归,见鱼归倒卧楼下,满身血,眼中却仍带光。

她蹲下,低声道:

“我若没来,你真会守到死?”

鱼归笑:“你给我的第一句话是——‘选错,就死。’”

“今日,我选对了。”

夜雨初歇,江都沉静。

井上武藏脱身而去,临走前在岸边留下一纸。

纸上写:

“谢锦言,策得很好。”

“但真正的海战,不在江都。”

“在三海关。”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