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食节圆满结束后,谢辉杰和老王师傅坐在村头的老树下,又开始谋划起新的事儿。
老王师傅敲了敲烟杆,说:“辉杰啊,这次美食节可算是大获成功,咱接下来咋整?这火星茶还有不少潜力可挖呢。”
谢辉杰笑着说:“王师傅,我也是这么想的。我琢磨着,咱能不能搞个火星茶文化博物馆,把火星茶的历史、种植过程、制作工艺啥的都展示出来,让更多人了解咱这茶的来龙去脉。”
老王师傅眼睛一亮:“嘿,这主意好啊!现在的人就喜欢了解这些文化底蕴的东西。咱老村火星茶的故事可多了,好好整理整理,肯定能吸引不少人。”
谢辉杰点头:“对呀,而且咱还能在博物馆里弄个体验区,让游客亲自上手制作茶叶,感受一下传统的制茶工艺。”
老王师傅一拍大腿:“行嘞,这事儿我看能成。不过建博物馆可不是个小事儿,资金从哪儿来呢?”
谢辉杰挠挠头:“我打算先去找找村里那些在外发展得不错的乡亲们,看看能不能拉点投资。再向政府申请点文化扶持资金,双管齐下,应该能解决一部分。”
老王师傅:“嗯,这办法可行。对了,那航天局那边星球种植的事儿进展咋样了?”
谢辉杰:“前几天我刚跟李专家通过电话,他们对那几颗筛选出来的星球研究得差不多了,说是有一颗叫翠星的星球,环境和火星最接近,很适合尝试种植火星茶。”
老王师傅:“那可太好了!咱这边种植工具改良得也差不多了,就等着那边一声令下,咱就能把茶籽送上去试试。”
谢辉杰:“没错。不过这送茶籽去翠星种植,后续的管理和监测也是个大问题。我在想,咱是不是得培养几个懂航天知识又懂种植的人才?”
老王师傅:“这事儿得抓紧办。咱可以在村里问问,看有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方面知识的,送他们去培训培训。”
谢辉杰:“好嘞,王师傅。我明天就去村里广播广播,看看有没有人报名。”
第二天,谢辉杰在村里广播了培养人才的事儿,还真有不少年轻人感兴趣。
张大壮第一个找到谢辉杰,说:“辉杰哥,我想去学这航天种植的知识。我从小就对这些新奇的事儿感兴趣,而且我家一首种火星茶,我也有点种植基础。”
谢辉杰笑着说:“大壮啊,这可是个苦差事,要学很多东西呢,你确定能坚持下来?”
张大壮拍着胸脯说:“辉杰哥,您放心!我肯定能坚持。我就想着要是能在其他星球种出咱老村的火星茶,那多有成就感啊!”
谢辉杰:“行,那你先报个名。到时候筛选的时候,会有专业的测试,只要你能通过,就有机会去学习。”
没过几天,就有十几个年轻人报了名。谢辉杰和老王师傅组织了一场简单的测试,选出了五个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的年轻人。
谢辉杰对这五个年轻人说:“你们几个被选中啦!接下来会有航天局的专家来给你们培训,大家可得认真学,这关系到咱火星茶在其他星球种植的大事儿。”
五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说:“辉杰哥,您放心,我们一定好好学习!”
与此同时,谢辉杰和老王师傅也在为火星茶文化博物馆的事儿忙碌着。他们找到了村里在外做企业的刘老板,跟他说了建博物馆的想法。
刘老板听后,沉思了一会儿说:“辉杰,王师傅,这事儿我觉得挺有意义。咱老村的火星茶能发展到现在不容易,建个博物馆把文化传承下去是好事。我愿意出一部分资金支持。”
谢辉杰和老王师傅听了,高兴得不行。
谢辉杰连忙说:“刘老板,太感谢您了!您这可是帮了大忙。等博物馆建成,一定把您的贡献好好展示出来。”
刘老板摆摆手:“别客气,我也是希望咱老村能越来越好。对了,这博物馆的设计你们有想法了没?”
老王师傅说:“还在初步构思呢。我们想把它建成那种既有现代感又能体现咱老村特色的风格。”
刘老板点点头:“嗯,这样挺好。现代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,老村特色又能突出咱火星茶的文化底蕴。我认识几个搞建筑设计的朋友,到时候让他们帮忙出出主意。”
谢辉杰:“那真是再好不过了,刘老板,您想得太周到了。”
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问题,谢辉杰又开始准备向政府申请文化扶持资金的材料。
这一天,谢辉杰拿着材料去镇政府找相关领导。
谢辉杰见到李镇长,把材料递过去说:“李镇长,您好。这是我们老村关于申请火星茶文化博物馆建设扶持资金的材料,您看看。”
李镇长接过材料,仔细看了看,说:“辉杰啊,你们老村这火星茶发展得确实不错,建文化博物馆这个想法也很好,既能传承文化,又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。不过,这材料里还得再补充一些具体的规划和预期效果。”
谢辉杰:“好的,李镇长。我回去马上就补充完善。您看大概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内容呢?”
李镇长:“比如说博物馆建成后,预计每年能吸引多少游客,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多大,还有如何与周边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等等。”
谢辉杰:“好嘞,李镇长,我明白了。我回去和村里的人再好好商量商量,尽快补充好交过来。”
从镇政府回来后,谢辉杰把情况跟老王师傅说了。
老王师傅说:“没事儿,辉杰。咱就按照李镇长说的,好好规划规划。这资金要是能申请下来,博物馆就能顺利建起来了。”
谢辉杰:“嗯,王师傅。我也是这么想的。对了,那五个年轻人的培训咋样了?”
老王师傅:“我去看了几次,专家教得认真,孩子们学得也用心。估计过不了多久,就能掌握不少知识了。”
谢辉杰:“那就好。等他们学成回来,咱火星茶在翠星种植就更有把握了。”
日子一天天过去,五个年轻人的培训进展顺利,火星茶文化博物馆的规划也越来越完善。
这一天,谢辉杰又带着补充好的材料去了镇政府。
李镇长看完材料后,笑着说:“辉杰啊,这次材料准备得很充分。经过镇里讨论,觉得你们老村这个项目很有发展潜力,决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。”
谢辉杰激动地说:“太感谢镇政府了!我们一定会好好利用这笔资金,把博物馆建好,让火星茶的文化发扬光大。”
李镇长:“嗯,希望你们老村能通过这个博物馆,进一步提升火星茶的品牌影响力,带动整个村子的经济发展。有什么困难随时跟镇里说。”
谢辉杰回到村里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王师傅和村民们。大家都高兴得欢呼起来。
老王师傅笑着对谢辉杰说:“辉杰啊,这下资金问题基本解决了,咱可以着手准备博物馆的建设了。”
谢辉杰:“好嘞,王师傅。我这就联系刘老板介绍的设计师,让他们过来实地考察,尽快出设计方案。”
很快,设计师来到了老村,对选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察。
设计师小张说:“谢村长,王师傅,经过我们考察,觉得这块地非常适合建博物馆。我们打算设计一个三层的建筑,一楼主要展示火星茶的历史和文化,二楼设置体验区和互动区,三楼作为办公和研究区域。”
谢辉杰和老王师傅听了,觉得这个设计很合理。
老王师傅问:“小张啊,那外观设计上能不能体现出咱老村的特色呢?”
小张笑着说:“王师傅,您放心。我们会在外观上融入老村传统建筑的元素,比如青瓦白墙,再结合现代的玻璃幕墙,让整个建筑既古朴又时尚。”
谢辉杰:“嗯,这样挺好。那大概多久能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呢?”
小张:“大概一周左右,我们会尽快完成,然后交给你们审核。”
在等待设计方案的这段时间,去培训的五个年轻人也陆续学成归来。
张大壮兴奋地对谢辉杰说:“辉杰哥,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,关于翠星的环境、种植技术、监测方法等等,现在我们有信心把火星茶种到翠星上。”
谢辉杰高兴地说:“好啊,大壮。你们几个可都是咱老村的希望。等博物馆这边稳定下来,就准备翠星种植的事儿。”
一周后,设计方案出来了,谢辉杰和老王师傅看着设计图,越看越满意。
谢辉杰说:“王师傅,这设计真不错,就按这个来。接下来就可以找施工队开工了。”
老王师傅:“行,我在村里问问,看有没有靠谱的施工队。”
经过一番打听,老王师傅找到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施工队。
施工队队长老赵说:“谢村长,王师傅,我们干这行很多年了,保证给你们把博物馆建得漂漂亮亮的。”
谢辉杰:“那就好,老赵。这可是咱老村的大事儿,质量一定要保证。工期大概多久呢?”
老赵:“按照这个规模和设计,大概需要半年时间。”
谢辉杰和老王师傅商量了一下,觉得这个工期可以接受。
谢辉杰说:“行,老赵。那就麻烦你们了。咱们签个合同,就尽快开工吧。”
就这样,火星茶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。村里的人们每天都看着工地一点点变化,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在博物馆建设的同时,谢辉杰和五个年轻人也在为火星茶在翠星种植做最后的准备。
张大壮问谢辉杰:“辉杰哥,茶籽和种植工具都准备好了,就等航天局那边通知了,咱还需要做些啥呢?”
谢辉杰想了想说:“大壮,咱们再把种植方案仔细核对一遍,确保万无一失。另外,要和航天局保持密切联系,了解翠星那边的最新情况。”
张大壮:“好嘞,辉杰哥。我这就去办。”
日子一天天过去,博物馆的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火星茶在翠星种植的准备工作也即将就绪。老村,正朝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大步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