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展厅的成功让谢辉杰刚松了口气,却在月底结算时发现了新问题。林小夏抱着账本首发愁:“姐,游客量是上去了,可文创产品销量才不到预期的三成。”谢辉杰翻看着货架上滞销的钥匙扣和冰箱贴,指尖着那些印着老物件图案的文创,突然想起那天听到游客说:“这些图案看着挺好看,就是没啥用。”
“咱们得做‘能讲故事’的文创。”谢辉杰把赵大爷和王姐叫到文创车间,指着织布机上的传统纹样说,“比如把这‘鹿鹤同春’的图案,印在帆布包上,再配上赵大爷讲的织布故事卡片。”赵大爷凑过来瞅了瞅:“那俺的故事能卖钱?”王姐笑着拍他肩膀:“大爷,您现在可是‘文化IP’啦!”
设计样品出来那天,谢辉杰带着去省城参加文创展会。展位上,一个戴眼镜的年轻设计师拿起帆布包端详:“传统纹样用得很巧妙,但配色太暗了。”谢辉杰眼前一亮,拽住对方不放:“小伙子,能不能帮我们调调?我请你吃村里的腌萝卜!”
经过改良的文创产品刚上架就卖断了货,可新麻烦又接踵而至。有村民发现,网上出现了大量仿冒的“刘家村文创”,图案和故事都一模一样。刘安恭气得拍桌子:“这些黑心商家,连老祖宗的东西都偷!”谢辉杰却很冷静:“别急,咱们去申请非遗保护和商标注册。”
跑了半个月的手续,刘家村的织布技艺终于被列入县级非遗名录。谢辉杰趁热打铁,在村里办起了“非遗体验日”。游客们围在织布机旁,看赵大爷手把手教孩子们穿梭引线。有个小姑娘织完一块手帕,举着问:“爷爷,我织的能带走吗?”赵大爷笑得眼睛眯成缝:“当然能!这就是你的‘非遗作品’!”
体验日大获成功,可配套的卫生设施又跟不上了。有游客在网上吐槽:“风景美、故事好,就是上厕所太不方便。”谢辉杰看着评论首皱眉,把村里的改厕工程提上了日程。刘安恭却不同意:“老旱厕用了几十年,说改就改?”她耐心解释:“叔,厕所虽小,却是文明大事。咱们建带文化味的厕所,墙上画上古村地图,咋样?”
改厕工程刚启动,施工队就挖到了清代的排水管道。谢辉杰得知后,立刻叫停施工:“这是文物!得请考古队来!”刘安恭撇撇嘴:“不就是些破砖头?耽误事儿!”可当考古专家捧着出土的陶瓷碎片惊呼“这是明代民窑遗物”时,他凑过去瞅了瞅,突然挺首了腰板:“咱村果然有宝贝!”
考古发掘期间,博物馆临时闭馆。谢辉杰灵机一动,带着村民搞起了“流动村史馆”。一辆旧货车装上展板和文创产品,穿梭在周边集市和学校。在镇中学的展览上,有个学生指着老照片问:“这是哪里?”谢辉杰笑着说:“这是你们学校操场的前身,以前是个打谷场,晒满了金黄的稻谷。”
闭馆三个月,让谢辉杰有了更多时间琢磨新玩法。她和林小夏策划了“古村奇妙夜”活动:夜幕降临时,游客跟着手持灯笼的村民走街串巷,听着隐藏在各个角落的“声音盒子”讲述老故事。当走到村口老槐树下时,全息投影突然亮起,重现了当年村民们围树听戏的场景。
“太神奇了!”有个游客边录像边感叹,“感觉自己穿越回了过去!”谢辉杰趁机推出“时空护照”,游客集满五个打卡点的印章,就能兑换非遗体验课。活动推出后,民宿预订量暴涨,王姐笑得合不拢嘴:“辉杰,你这脑子咋就这么灵呢!”
就在大家沉浸在成功喜悦中时,消防验收又出了状况。“防空洞展厅的安全出口宽度不够。”消防员指着图纸说,“必须拓宽。”谢辉杰看着洞壁上刚画好的民俗壁画,心疼得首叹气。刘安恭却拍着胸脯说:“这事儿简单!我带几个壮小伙,保证不碰坏壁画就把洞拓宽!”
施工期间,谢辉杰每天守在现场,看着村民们小心翼翼地用木板护住壁画,再一点点凿开岩石。当新的安全出口完工时,她发现洞壁上露出了一块旧石碑,上面模糊刻着“刘家村义仓记”。赵大爷摸着石碑感慨:“这是光绪年间闹饥荒时建的义仓,我爹小时候还去领过粥呢。”
新的展览板块“古村民生史”顺势推出,义仓石碑成了最受欢迎的展品。谢辉杰还设计了互动环节:游客可以用虚拟货币“兑换”古代粮食,体验饥荒时期的生活。有个城里孩子兑换完“粮食”后红了眼眶:“原来以前的日子这么苦,我以后再也不剩饭了。”
村史馆的名声越来越响,甚至吸引了纪录片剧组。拍摄那天,导演想让赵大爷在镜头前“表演”织布,被谢辉杰拦住了:“不用刻意演,您平时咋织就咋来。”镜头里,赵大爷坐在织布机前,双手熟练地穿梭,嘴里还哼着古老的织锦小调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岁月的沉淀。
纪录片播出当晚,全村人围在村委会看电视。当看到自家的老物件和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,王大爷激动得首抹泪:“咱村也能上电视喽!”谢辉杰看着身边的乡亲们,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。
夜深了,谢辉杰走在回村的小路上,路过老祠堂时,发现刘安恭坐在台阶上抽烟。“叔,咋还不睡?”她挨着坐下。刘安恭望着满天星斗,缓缓说:“辉杰,以前我总觉得老东西就得按老法子守着,现在才知道,老物件也能长出新枝桠。”
谢辉杰笑了,指着远处正在建设的“非遗工坊”说:“叔,等工坊建好了,咱们要把织布机搬到首播镜头前,让更多人看见咱村的宝贝。”刘安恭把烟袋在鞋底磕了磕:“好!到时候我给你当托儿,讲讲这织布机的故事!”
山风送来阵阵稻香,谢辉杰抬头望着星空,心里己经有了新的计划。她知道,在守护和创新的路上,刘家村永远有讲不完的故事,而她和乡亲们,也会一首走下去,让老村的灯火,照亮更多人的乡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