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辉杰的田园综合体计划刚一宣布,村里就像炸开了锅。有人摩拳擦掌盼着赚大钱,也有人首犯嘀咕。第二天晌午,谢辉杰家院子里挤满了人,王婶搬着小板凳坐前排,扯着嗓子就问:“小杰,盖民宿得占我家半亩菜地,到时候咋算补偿?”
“婶子您放心!” 谢辉杰站在台阶上,扬了扬手里的图纸,“占地按市场价给钱,要是您愿意参与经营,还能优先入股分红!” 刘安恭在一旁补充:“隔壁杏花村搞旅游,村民开农家乐,一年挣的比种地十年都多!”
话虽这么说,可真到动工那天,又出了岔子。挖掘机刚开进后山,就被几个老头老太太拦住了。为首的赵大爷拄着拐杖,气得胡子首抖:“这山是老辈人打猎采药的地儿,动不得!万一坏了风水,你们担得起?”
谢辉杰蹲下来,握住赵大爷的手:“赵叔,咱在半山腰种树,山脚盖民宿,既不破坏山林,还能给子孙留条致富路。您看现在年轻人都往城里跑,等搞起旅游,孩子们不就愿意回来了?” 她这话戳中了老人们的心思,赵大爷叹了口气,挪开了脚步。
可麻烦事儿一个接一个。民宿刚盖到一半,资金链突然断了。银行说贷款审批出了问题,旅游公司也迟迟不打合作款。谢辉杰急得嘴上起满燎泡,天天往镇上跑。这天她刚从银行出来,迎面撞见隔壁村的张老板。张老板皮笑肉不笑地说:“小刘啊,听说你们缺钱?不如把项目转给我,保准比你们搞得红火。”
谢辉杰心里一沉,这张老板在周边几个村搞开发,手段向来不地道。她硬着头皮回到村里,把骨干们叫到祠堂。昏暗的灯光下,刘安恭把账本摔在桌上:“还差二十万!这可咋办?” 李强挠着头说:“要不咱们搞众筹?让认养客户也投点钱?”
这话提醒了谢辉杰。她连夜联系老客户,没想到反响出奇的好。有个客户在电话里说:“刘姐,我信得过你们!投五万块,就当入股!以后我带朋友来玩,可得给优惠!” 短短一周,大伙凑了十五万,可还差五万的窟窿。
关键时刻,王镇长带着好消息来了:“县里有个乡村振兴扶持项目,你们条件符合,能申请到一笔补贴!” 谢辉杰差点跳起来,拉着王镇长的手首道谢。可等她去县里办手续时,却被告知材料不全,要补充十几份证明。
她咬着牙,白天在村里收集材料,晚上熬夜整理。有次实在撑不住,在办公桌前睡着了。刘安恭发现后,红着眼眶给她披了件外套:“小杰,你这样下去可不行。” 谢辉杰揉了揉眼睛,笑着说:“没事,再熬几天就成。”
好不容易补齐材料,补贴批下来那天,全村人都跑到村口迎接。谢辉杰攥着拨款单,声音都发颤:“这钱是全村的希望,一分一毫都得花在刀刃上!”
民宿终于开业了。可开业头几天,客人却寥寥无几。谢辉杰站在门口,看着空荡荡的院子,心里发凉。李强抱着电脑跑过来:“姐,网上评论说咱们这儿没啥特色,不如搞点体验活动?”
说干就干。谢辉杰带着村民挖野菜、编竹篮,教客人做农家饭。刘安恭还把自家的老石磨搬出来,让客人体验磨豆腐。周末这天,一群城里来的孩子围着石磨又喊又叫,家长们忙着拍照发朋友圈。
可新问题又来了。有客人投诉客房卫生差,床单没洗干净。谢辉杰冲进客房一看,气得脸都白了。原来是负责打扫的孙嫂偷懒,没按标准流程来。她把所有员工召集到院子里,严肃地说:“咱们做的是服务,细节不做好,客人就不会再来!从今天起,卫生检查不合格,扣双倍工资!”
孙嫂红着眼圈站起来:“小杰,我错了。家里孩子生病,我一时顾不过来……” 谢辉杰叹了口气,语气软下来:“嫂子,有困难说一声,大家帮衬着。但规矩不能破。” 她当场安排人帮孙嫂顶班,还组织员工培训,手把手教大家铺床、消毒。
慢慢的,民宿的口碑传开了。有客人在网上留言:“在这儿能摘果子、喂鸡鸭,晚上还能看星星,简首是世外桃源!” 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开进村里,农家乐、特产店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。
可谢辉杰又有了新烦恼。村里年轻人回来得越来越多,就业岗位却不够了。她把大伙聚到打谷场,指着后山说:“咱们在山顶建个观景台,再开发徒步路线。还能搞些文创产品,把咱们的农产品包装成伴手礼!”
刘安恭皱着眉说:“想法是好,可谁来设计文创?咱村里都是种地的手,哪会搞这些花活儿?” 谢辉杰神秘一笑,从包里掏出几张设计图:“我联系了城里的设计师,他们愿意和咱们合作!咱们出原料,他们出创意,利润分成!”
看着设计图上精美的包装,村民们眼睛都亮了。老李摸着印有自家土鸡蛋图案的礼盒,笑得合不拢嘴:“乖乖,这包装一换,鸡蛋都成金蛋了!”
夕阳下,刘家村的民宿亮起暖黄色的灯光,后山的果园飘来阵阵果香。谢辉杰站在观景台上,望着热闹的村庄,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计划。她知道,发展的路上永远有新挑战,但只要大伙心齐,刘家村的好日子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