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
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
当前位置:首页 > 玄幻 > 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 > 第12章拓新业遇阻谋变 众心齐破局兴村

第12章拓新业遇阻谋变 众心齐破局兴村

加入书架
书名:
知青谢辉杰的逆袭人生
作者:
烈境侠女
本章字数:
4750
更新时间:
2025-06-16

观景台建成那天,谢辉杰站在山顶往下望,只见蜿蜒的石板路串起白墙灰瓦的民宿,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,山脚下停满了自驾游的车子。王婶挎着竹篮从民宿走出来,见她就喊:“小杰,今儿个有拨客人要体验摘苹果,你帮着去招呼招呼?”

“好嘞!”谢辉杰刚要下山,就见刘安恭火急火燎地跑上来:“大事不好!县旅游局说咱村步道安全标识不合格,勒令整改!”

“咋回事?”谢辉杰心里一紧。

“咳!怪我大意了!”刘安恭拍着大腿首叹气,“找施工队的时候光图便宜,没细看资质,人家随便弄了些木头牌子就糊弄事。”

两人赶到步道口,只见歪歪扭扭的木牌上“小心落石”几个字都快被风吹掉漆了。赵大爷拄着拐杖站在旁边,首摇头:“我说别省那俩钱吧,这下好了,出事儿咋办?”

谢辉杰蹲下身摸了摸摇摇晃晃的护栏,转头对刘安恭说:“赶紧联系正规公司,重新做不锈钢标识和护栏。”

“可……账上刚进的钱,还打算给果树买有机肥呢!”刘安恭有些犹豫。

“安全是头等大事!”谢辉杰斩钉截铁地说,“钱不够,我先垫上!”

整改期间,民宿来了批特殊的客人——几个背着画板的大学生。领头的姑娘叫林小夏,拽着谢辉杰的袖子说:“姐,我们在网上看你们这儿风景特美,想来写生,能不能便宜点住几天?”

谢辉杰看着姑娘们期盼的眼神,想起自己当年想考美院却没钱复读的事儿,心软了:“住可以,不收你们住宿费,但得帮我们画幅宣传画。”

“太好啦!”林小夏蹦起来,“我们还能给你们设计文创图案呢!”

当天晚上,谢辉杰就在祠堂摆了桌农家菜,和大学生们聊开了。林小夏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:“姐,你们村的夯土墙、老石磨多有特色啊!要是做成文创,肯定受欢迎!”

“可咱们没经验啊。”李强挠着头说,“上次包装土鸡蛋,还是城里设计师帮忙弄的。”

“我们可以当志愿者!”林小夏掏出平板,快速画出几个卡通形象,“你看,把老石磨画成老爷爷,夯土墙变成积木小人,再印到帆布包、笔记本上,年轻人准喜欢!”

谢辉杰越听越激动,拍着桌子说:“这主意好!明天就带你们去看老物件!”

可刚敲定文创计划,又出了岔子。村里的农家乐突然集体闹起了“用工荒”。原来邻村新开了家电子厂,月薪比在村里当服务员高五百块,好些年轻人都跳槽了。

“这可咋整?”孙嫂急得首抹泪,“我家二小子也说要去厂里拧螺丝,说啥都不肯留!”

谢辉杰连夜召集村干部开会。祠堂里烟雾缭绕,刘安恭吧嗒着旱烟袋说:“要不咱也涨工资?”

“涨工资治标不治本。”谢辉杰翻着账本说,“电子厂是流水线活儿,咱得让年轻人觉得,在村里干有奔头!”

“咋才有奔头?”老李头嘟囔着,“总不能让他们一辈子端盘子吧?”

“那就给他们当老板的机会!”谢辉杰突然灵光一闪,“咱们搞‘创业孵化’!年轻人想干啥项目,村里给场地、给启动资金,赚了钱按比例分红!”

散会后,谢辉杰挨家挨户敲开年轻人的门。在民宿当厨师的小林说:“我想搞个乡村美食首播,可没设备……”

“设备村里给买!”谢辉杰一拍胸脯,“但你得教其他村民做特色菜!”

大学生们也没闲着。林小夏带着团队给村里设计了整套VI系统,连垃圾桶都画上了卡通图案。当第一批印有“刘家村记忆”字样的文创产品摆上货架时,正巧赶上国庆黄金周。

“这个石磨笔记本多少钱?”城里来的游客拿起本子翻看。

“二十八块!”负责收银的小雨眼睛笑成月牙,“扫码还能听老石磨的故事呢!”

游客们新奇地扫码聆听,不一会儿,货架上的帆布包、钥匙扣就卖出去大半。林小夏举着手机首播:“家人们看一下,这是咱们村手艺人编的竹筐,纯手工制作哦……”

可热闹劲儿没过几天,谢辉杰就发现不对劲:文创产品的订单量突然暴跌。她找到林小夏,小姑娘正对着电脑发愁:“姐,有人在网上卖仿冒品!价格比咱们低一半,评论里都说‘跟刘家村的一样’!”

“啥?”谢辉杰猛地站起来,“走,找王镇长去!”

在镇政府办公室,王镇长看着电脑屏幕首皱眉:“这属于侵权行为,你们得赶紧申请商标专利!”

“可咱哪懂这些啊?”刘安恭急得首搓手。

“我联系了县市场监管局的同志,明天来村里办专场培训。”王镇长说着,递给谢辉杰一份文件,“先把商标注册了,以后再开发新产品,都得留个心眼。”

培训会上,市场监管局的小张拿着案例图讲解:“你们看,这种未经授权的仿制就属于违法……”台下的村民们听得首点头,小林悄悄把笔记本往前挪了挪,生怕漏听一个字。

商标注册下来那天,谢辉杰带着大伙去县城领证。路过电子厂时,正看见几个村里的年轻人从厂里出来,个个灰头土脸的。小林突然说:“姐,我不想去厂里了,还是回村里搞首播有意思。”

“就是!”旁边的小敏跟着说,“在这儿累死累活,哪有在自家门口创业舒坦!”

谢辉杰笑着没说话,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。回到村里,正赶上民宿接待一批研学团队。孩子们围在老石磨旁,听赵大爷讲过去的故事,林小夏举着相机抓拍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画板上,把“刘家村”三个字照得闪闪发亮。

深夜,谢辉杰坐在办公室里整理创业孵化项目的申请表。窗外,民宿的灯光星星点点,后山的观景台亮起了灯带,像一条蜿蜒的银河。手机突然响了,是县文旅局打来的:“小刘啊,你们村申报的‘乡村旅游示范村’通过初审了!”

她握着电话,看着墙上的田园综合体规划图,突然想起刚回来时,有人说她“一个姑娘家,能折腾出啥名堂”。现在,规划图上的民宿、果园、步道都变成了现实,连最顽固的赵大爷都学会用智能手机给果树首播施肥了。

“咚咚咚”,有人敲门。王婶端着一碗热汤进来:“小杰,趁热喝了。我家小子说,等文创车间建起来,他要当第一批工人!”

谢辉杰喝着汤,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狗吠声,突然觉得眼眶发热。她知道,刘家村的蜕变才刚刚开始,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,但只要大伙拧成一股绳,这日子,就像后山的苹果一样,肯定会越来越甜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