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
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
当前位置:首页 > 悬疑 > 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 > 印泥血染求生路

印泥血染求生路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
作者:
鑫淼森金木水
本章字数:
3602
更新时间:
2025-05-20

印泥血染求生路

腊月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青石镇,卷着细雪往人衣领里钻。书源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,踩着结冰的路面往家走。路边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远处山坡上的荒坟堆,被白雪覆盖得只剩下一个个模糊的土包。

推开斑驳的木门,屋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。妻子秀兰正蹲在灶台前烧火,锅里煮着掺了野菜的稀粥,腾起的热气让结满冰花的窗户变得更加朦胧。七岁的女儿囡囡蜷缩在角落的草堆上,小脸冻得通红,看见书源回来,怯生生地喊了声:"爹。"

"今天镇上招工处还是没消息?"秀兰把一碗热粥递过来,声音里带着期盼。

书源接过碗,喝了两口,苦涩的野菜梗在喉咙里:"没,说是指标都给有关系的人了。"他叹了口气,把碗放在掉漆的木桌上,"再这样下去,年都过不下去了。"

第二天清晨,书源在村口的公告栏前停住了脚步。一张鲜红的告示贴在最显眼的位置,印泥盖的公章红得刺眼。告示上说,为了发展乡镇企业,要征收村东头的土地,所有住户必须在十五天内搬迁,补偿标准低得离谱。而那片土地上,住着二十多户人家,其中就包括书源家。

"这不是要人命吗!"书源攥紧拳头,指甲几乎掐进肉里。那片土地是他家唯一的依靠,几亩薄田虽然收成不好,但好歹能种些粮食糊口。

书源决定去镇政府讨个说法。当他推开镇政府大门时,接待室里暖气开得十足,几个工作人员正围在一起喝茶聊天。看到书源进来,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不耐烦地问:"什么事?"

"俺们村东头的地要被征收,这补偿根本没法活啊!"书源急切地说。

"上面定的标准,我们也没办法。"年轻人摆摆手,"你要是不满意,可以去信访局反映。"

书源又跑到县信访局,排了整整一上午的队,终于见到了工作人员。对方漫不经心地翻了翻他递过去的材料:"这种事多得很,你先回去等消息吧。"

就这样,半个月过去了,书源跑断了腿,磨破了嘴,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敷衍和推脱。而搬迁的期限越来越近,刘德贵带着镇政府的人来了。

"书源,别不识好歹。"刘德贵叼着烟,指着手里的文件,"这文件上盖了公章,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,赶紧搬!"

"刘主任,俺们一家老小住哪儿?这补偿连间像样的房子都盖不起来!"书源红着眼眶说。

"那我管不着。"刘德贵冷笑一声,"不搬的话,后果自负。"

当天夜里,书源家的窗户突然被人砸碎,寒风裹着雪片灌了进来。囡囡吓得大哭起来,秀兰紧紧抱着女儿,眼泪止不住地流:"这日子没法过了......"

书源咬咬牙,决定上访。他瞒着家人,揣着仅有的一点钱,坐上了去省城的大巴。省城的街道车水马龙,高楼大厦让他感到无比渺小。他西处打听,终于找到了相关部门。然而,等待他的依然是冷漠和推诿。

在省城的第七天,书源的钱花光了。他饿着肚子,蜷缩在桥洞下过夜。半夜里,几个醉汉路过,看到他就开始拳打脚踢:"臭要饭的,滚出去!"书源被打得遍体鳞伤,意识模糊中,他仿佛看到了囡囡和秀兰的脸。

当书源一瘸一拐地回到家时,眼前的景象让他几乎崩溃。自家的房子己经被推倒,变成了一堆瓦砾。秀兰和囡囡站在寒风中,冻得瑟瑟发抖。

"他们今天上午来的,二话不说就动手......"秀兰泣不成声。

书源跪在废墟上,双手抓起一把碎瓦,仰天长啸。那声音撕心裂肺,惊飞了远处的寒鸦。

就在书源一家走投无路时,转机出现了。一位记者偶然听说了他们的遭遇,前来采访。很快,一篇报道出现在报纸上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上级部门成立了调查组,开始彻查此事。

刘德贵等人被带走的那天,书源站在人群中,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刘主任低着头被押上警车。然而,这一切来得太晚了。囡囡因为受了风寒,又没钱医治,发起了高烧,己经陷入昏迷。

书源背着囡囡,在雪地里拼命地跑向医院。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,那脚印里,浸满了一个父亲的绝望与悲怆。医院的走廊里,书源跪在医生面前,泪流满面:"大夫,求求你,救救俺闺女......"

阳光终于穿透云层,洒在青石镇的土地上。书源家的新房在废墟上重新盖了起来,但囡囡却再也没能醒来。书源常常独自坐在女儿的坟前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坟前的野草在风中摇曳,远处的山坡上,几只寒鸦发出凄厉的叫声。

那盖着鲜红印泥的公章,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,刻在了书源的心里,也刻在了这片土地上。每当夜深人静,他仿佛还能听见囡囡清脆的笑声,还能看见她红扑扑的小脸。而那些用血泪换来的所谓"发展",究竟是救赎,还是更深的苦难,没有人能说得清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