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井商贾们挤破头钻营权贵,耗尽半生积蓄打通关节,只为在皇商名录上添上一笔。
一旦攀上 “皇商” 的名号,便如同握住了永不枯竭的财富泉眼,不仅能垄断稀缺物资,还能出入权贵府邸,在朝堂纷争中觅得庇护。
寻常商人求而不得的人脉与资源,对皇商而言不过是随手摘下的星辰。
这份殊荣的之处,恰似暗夜中的流萤,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。
然而,辉煌背后是暗流涌动的深渊。皇商们看似风光无限,实则暗藏危机。历史上多少皇商卷入朝堂纷争,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。
成为皇商,不过是将脖颈主动套进朝廷的金丝笼。
前朝覆灭时,曾煊赫一时的皇商张家因站错队,满门男丁充军边疆,女眷没入教坊司;
隔壁州府的李家,只因进贡的丝绸稍有色差,便被冠以欺君之罪,几代家业毁于一旦。
他们的兴衰荣辱,全攥在帝王翻覆的手掌间,如同风中残烛,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。
这些小事其实也是可以轻拿轻放的,但皇帝想要你的财产充公,你根本就没有拒绝的机会。
更不必说那些不成文的规矩:每逢天灾人祸,皇商必须带头捐出半数家财;
或是陷入战事纷争,他们必须慷慨解囊,捐钱捐物,为朝廷分忧解难。
这些额外的责任,就像沉重的枷锁,紧紧套在皇商的脖颈上,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,却又不敢有丝毫怨言。
这些苏槿之倒也能接受,最重要的是,就怕你越来越富有,皇帝看你不顺眼,给你按个罪名,然后抄家流放,那一切都是一场空。
尤其是前世追剧时,她见过太多后宫妃嫔用香料、花卉做局,栽赃陷害朝中大臣。若真成了皇家的花卉供应商,那满院芬芳随时都可能化作致命的毒药,一个不慎,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。
“不值当,太不值当。”
苏槿之素来不喜被人拿捏的滋味,比起这看似风光的皇商之位,她更愿守着自己的小本生意,在市井烟火里寻一方安稳天地。
毕竟,自由的风,总比金丝笼里的锦绣来得畅快。
她的性子就是喜欢安稳,否则也不会创建那么多暗中势力了。
苏槿之须臾之间便想出了一个计策,既可避开成为贡品商后被诬陷的风险,又可为自身增添一层保护。
“大人,七色花的功效不但能助眠,调理身体,还能入药,价值无法估量,但每年只能培育最多十株,若朝廷早日找到我,或许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成为皇商。”
“可在此之前,有个叫天外楼的势力找到我,要我每年奉上三株七色花,三株可换来天外楼的三次相助,每次提供一次可叠加,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人各个身手不凡,晚辈区区一个商贾,哪里有拒绝的余地。”
“天外楼?” 谢知府听闻,神色骤变。
这个一年前悄然崛起的神秘组织,于权贵圈中声名远扬,其所举办的拍卖会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竞相追捧。毕竟,那些能够延年益寿的珍宝,乃是权贵们梦寐以求的,一张请柬便能引发天下人的激烈争夺。
没想到,眼前这个年轻商贾竟与天外楼有交情。
难怪天外楼手上有那么多特殊的物品,现在天外楼发现了七色花,竟然也开始收用了。
不由对苏槿之更是高看一眼,能结交天外楼这个神秘的势力,对他有利无害,甚至可能连陛下都要礼遇苏槿之了。
前途不可限量啊!
之前或许他还对长子看上苏家姑娘有些不赞同,但现在,他突然又觉得庆幸了。
只要和苏家联姻,往后儿子的前途将会更加顺畅。
记得苏槿之家中还有两个妹妹快到了说亲的年纪了,不行,不能便宜了别人,得去信给京城那边了。
否则等苏槿之一旦起势,知府都别想求娶到苏家女。
苏槿之见知府大人面色奇怪,以为他没听过天外楼,开口道:“大人……”
谢知府回神,连忙道:“这个兴起的势力本官听说过一些,听闻十分神秘,你和他们交好对你很有利,既然如此,你就按第二个方案来,将剩下的七色花成为皇宫贡品,有了这层关系,你们苏家的地位也会不同。”
“晚辈正有此意,就劳烦大人帮晚辈回复了。”
谢知府态度比刚刚热情了一些:“以后都是自家人,就不用那么客气,贤侄以后就称老夫为伯父,有什么困难首接同老夫说便是。”
苏槿之见他对自己亲近,对这个谢知府也挺有好感的,于是从善如流:“多谢伯父!”
谢知府和苏槿之交谈了一番,然后就将他留在府中住下,美其名曰等京城那边回信了在回去也不迟。
实则生怕苏槿之回去后,就同意了别家的求娶他妹妹们了。
他得将苏家其他两位姑娘留着给自己人。
这苏槿之将来绝非池中物。
还是自己的儿子眼光好啊!
现在恨不得立刻让人将苏家三姑娘娶进府了,就怕出现变故。
苏槿之见谢知府对自己这般热情,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要为皇家提供贡品,才改变态度的呢。
不过,她也不讨厌谢知府一家便是。
晚上,苏槿之被谢家人热情款待,当袁氏从老爷那里得知了苏家很快就要起势后,送去苏槿之住的厢房的东西就更精贵了。
谢知府为了让苏槿之和自己的儿子交好,给他们安排到了儿子的院子里住下。
让他们好好培养一下亲情。
谢承曜不明所以,不过他也没多想,以为父母看中了苏槿之的潜力。
安顿好了苏槿之之后,谢知府立刻就写了三封信寄往京城。
此刻的苏槿之不知道,他们的身份地位很快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苏槿之虽然在谢家住了下来,但他大多都是早出晚归,她在郡府里也是有个三进的院子的,所以白天都是在这个院子里处理事务,晚上才回谢家。
这些时日在谢府,她明显感觉到谢家人态度的转变。
从最初袁氏对商贾之女的些许轻视,到如今谢知府恨不得立刻促成婚事的热情,这一切都源于七色花带来的机遇与天外楼的神秘背景。
但她并未过多纠结,只要不是坏事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