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秦做仙人
我在大秦做仙人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我在大秦做仙人 > 第91章 战略新篇章,文明边界线

第91章 战略新篇章,文明边界线

加入书架
书名:
我在大秦做仙人
作者:
丶绯绯绯月
本章字数:
4792
更新时间:
2025-05-24

匈奴主力的溃败,对大秦而言,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,更是一次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突破。

它宣告着持续了数百年的北方边患即将终结,也为大秦向更广阔的北方乃至西方扩张打开了大门。

蒙毅在草原上并未停止脚步。

按照扶苏和清玄商议的战略,秦军采取了“以战养战,以建促战”的方式。

他们不再是简单地追击匈奴残部,而是在占领的区域建立永久性的军事据点和城池。

技术支援营的学子和工匠发挥了关键作用。他们指导士兵就地取材,用简易的工具和快速凝固的水泥修建营寨和防御工事。

医工署的学子则建立了野战医站,为前线的伤病员提供医疗保障。

农事组的学子则在据点附近开垦土地,种植生长周期短、耐寒的土豆红薯,为部队提供补充给养。

这些据点不仅仅是军事堡垒,更是大秦文明向草原延伸的触角。

商人们嗅到了新的商机,带着宝钞和货物跟随军队进入草原,与当地一些愿意臣服或进行贸易的小部落进行交易。

格物学府印刷的蒙学教材和农业手册也被带到了这里,虽然普及范围有限,但己经播下了文明传播的种子。

蒙毅派遣精锐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匈奴单于的残部,将其彻底赶到无法生存的苦寒之地。

同时,他派兵向东西方向清剿剩余的匈奴部落和不愿臣服的其他游牧民族,或迫使其迁徙,或将其纳入大秦的统治之下,强制他们定居耕作。

“将军,这些匈奴人不愿意耕作,他们只愿放牧!”

一名军官抱怨道。

蒙毅站在一座正在修建的水泥碉堡上,眺望着远方的草原。

他手持清玄提供的简易望远镜(早期光学仪器,放大倍率不高但视野清晰),能看到远方一些匈奴牧民依然骑马放羊。

“不愿意?那是他们不懂得耕作带来的好处。”

蒙毅平静地说、

“告诉他们,只要他们定居下来,开垦土地,朝廷会提供种子(土豆红薯),会提供农具,会教他们耕种之法。他们的孩子可以去新设立的‘草原义塾’学习文字和格物之术。若屡次拒绝,便视为反抗,按秦律处置。”

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,结合军事上的绝对优势,使得许多小部落最终选择了臣服。

他们看到秦军强大的力量,看到秦人带来的丰衣足食(相对于草原困苦的生活),看到了新的知识和技术。

虽然融入大秦文明的过程艰难而漫长,但改变己经开始。

清玄在咸阳通过蒙毅定期送回的战报,以及格物司派往草原的学子传回的简报,密切关注着北方的局势。

他对蒙毅的军事指挥和治理策略表示赞赏。

同时,他也根据前线反馈的问题,指导格物学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新的技术研发。

比如,针对草原寒冷的环境,学府的工造组开始研究更保暖的衣物、更高效的取暖方式(如改良的煤炭炉),以及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技术。

农事组则研究耐寒作物和如何在寒冷地区提高产量。

在宝钞方面,草原地区的贸易开始使用宝钞结算。

虽然最初牧民们更喜欢用牛羊马匹进行交易,但随着秦军据点的增多、秦地商人的活跃以及朝廷以宝钞支付士兵军饷和当地采购费用,宝钞逐渐在草原上流通开来。

这为大秦在北方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奠定了基础。

格物学府的印刷组也开始印刷蒙语或突厥语版本的简易教材,以适应草原地区的推广需求。

文化和技术的渗透,是比军事征服更深远的力量。

在太傅府,清玄继续着他对“言出法随”的探索。

他知道,要真正实现纸上描绘的那些神奇能力,必须有足够强大的“灵气”基础。

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,按照空间里“天书”提示的吐纳导引之法,吸收天地间的“灵气”。

他发现,随着大秦格物体系的扩张,似乎有更多的“灵气”被“唤醒”或“汇聚”起来,这让他的修行速度有所加快。

他猜测,或许是格物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能量的利用,在某种程度上与天地间的“能量场”产生了互动,使得原本分散沉寂的“灵气”变得更加活跃。

格物工业制造出的标准化构件、能量聚焦器雏形、甚至宝钞的流通,或许都在无意识中构建着某种巨大的、笼罩整个大秦的“能量网络”。

而他,作为这个网络的构建者和受益者,修行才能突飞猛进。

这次,他将一张纸放入空间,纸上显现的内容与更高级的“因果律”和“能量层级”有关,但又加入了一些关于“意识”和“信息”如何影响“能量场”的阐述。

它似乎在提示,不仅仅是物质和能量,连同人的意识、信念、甚至抽象的信息流(如宝钞的信誉),都与天地间的“场”存在某种联系,且可以相互影响。

这让清玄悚然一惊。

如果意识和信念能影响能量场,那他作为护国仙师所受到的万民敬仰、扶苏对他的绝对信任、以及格物学府学子们对知识的追求,这些强大的“精神能量”是否也在以某种方式,增强着他与天地“能量场”的联系,甚至加速着大秦格物体系的运行?

这个想法太过玄妙,但他隐约觉得,自己正在触碰到这个世界的某种终极奥秘。

真正的“仙人”,或许并非只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个体,而是能够理解和运用宇宙最底层“信息”、“意识”、“能量”和“物质”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存在。

他尝试运用新的理解去实践“言出法随”。

这次他没有选择物理对象,而是将意念集中在太傅府后院的一株濒死的花草上,尝试用“灵气场”去“引导”其生长,同时在心中默念着“生机”。

“生!”

他轻语。

这一次,他感觉到一股比以往更强的“灵气”波动离体而出,注入那株花草之中。

他清晰地感知到,花草内部的生命力被某种力量刺激,原本枯黄的叶片似乎变得稍稍翠绿了一些,垂下的枝干也挺拔了一点点。

效果依然有限,但这种首接影响生命体征的能力,是质的飞跃!

这意味着“言出法随”的能力,己经开始从简单的物理现象,延伸到更复杂的生物过程。

清玄深吸一口气。

他的仙道之路,正在以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方式,与大秦的格物伟业紧密交织。

北伐的胜利,不仅仅是大秦疆域的扩张,更是他自身力量和对世界认知边界的拓展。

新的时代正在到来,充满了未知与可能,而他,将在格物与仙道的双重力量下,引领大秦,也引领自己,走向更远更深的未来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