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初晴,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,青溪镇的清晨显得格外安宁。
“哇~”
东头的一间茅屋里,传出一道婴儿的啼哭声。
“生了……生了!”
接生婆打开房门,看向站在门外的张老三,笑着开口道:“张老三,你家婆娘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,你当爹咯...”
“王婶 ,我家那口子还好吧?”
张老三搓着手,脸上掩不住的笑起来。
“放心,母子平安!这寒冬腊月的,你快进去看看吧!”
“辛苦王婶了!”
张老三笑着给王婶塞了个红包。
“老三,你客气了!”
“应该的,应该的!”
接生婆王婶象征性的推脱了一下,接过红包擦完手,交待了几句,便离开了张家。
“嘿嘿,我张老三也当爹咯,哈哈……”
张老三来到床边,看了一眼床上的妻子,又抱起旁边用红棉衣包裹的大胖小子,脸上的笑容,从未有过的浓郁。
农村的妇女生了娃,得坐月子。
张老三父母早亡,这伺候月子的事情,自然都是他一人打理。
他每天早早起床,烧水做饭,虽然家里穷了些,但好东西他都紧着婆娘吃。
只有婆娘吃得好,奶水才足,小家伙才能长得结实。
“呀呀……”
一转眼,小家伙都快满月了,长得白白胖胖,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,看起来十分讨人喜欢。
在张老三细心的照顾下,他婆娘陈氏也恢复得很快。
天气好的时候,己经开始抱着小家伙在院中晒太阳了。
这天,阳光正好,王氏正抱着小家伙在院中散步。
咚咚咚!
就在这时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大力的敲门声。
“谁啊?”
陈氏抱起孩子,打开院门,接生婆王婶正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外。
“老三人呢?”
王婶往院里看了一眼。
陈氏抱着孩子,轻微地晃动着,脸上笑道:“王婶,进来坐,今天天气好,老三一早就上山了!”
“坏了,老三不在,闺女啊,你快收拾一下,带着小家伙找个地方躲一下!”
“王婶,这好好的,都快要过年了,为什么要躲啊?”
“三天前,镇上来了个道士,说是我们镇的老爷被邪崇打死了,他新请了个老爷来保佑我们。”
“这道士胡说八道吧?老爷神通广大灵得很,我们就是拜了老爷,才给我们赐了个儿子,老爷怎么可能会被邪祟打死?”
“再说了,就算换老爷,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?只要老爷灵,我们初一十五上供,诚心祭拜就好了!”
王婶一脸的焦急:“我刚从庙前广场过来,那道士请神做法,说我们镇上现在邪祟丛生,要想老爷庇佑,就得用一名还未满月的童男祭祀,我们青溪镇还没满月的童男只有一个,那就是你怀里抱着的小家伙。”
“什么?要把我儿送去祭祀老爷?这可如何是好?”
陈氏闻言,死死抱着怀中睡得香甜的小家伙,全身颤抖。
“你赶紧收拾一下,带着这小家伙找个地方躲起来,等老三回来,我叫他去找你!”
王婶心地善良,这小家伙还是她亲手接生的,若是让她眼睁睁看着道士把这小家伙送去祭祀老爷,她良心难安。
女本柔弱,为母则刚!
王氏虽然心中极为害怕,但还是快速收拾了一下,背着个包袱,抱着孩子就跑了出来。
“王婶,这……”
但刚到院门,她又停下了脚步。
天寒地冻,冷风刺骨,她一个柔弱女子,带着一个还未满月的孩子,又能跑到哪里去?
“唉,这张老三,早不上山晚不上山,偏偏这个时候上山.....罢了,你先带着孩子躲到我家,等傍晚老三回来,再让他带着你们娘俩逃走!”
王婶也知道这一家三口的情况,父母早亡,陈氏也是从小无依无靠,两个苦命人好不容易相依为命,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好起来,怎么又碰上这么个事呢!
傍晚,日渐西斜,温度一下子冷了下来。
张老三提着一只的大野兔,脸上带着笑容,快步往家里赶去。
想起家里的媳妇和孩子,张老三的脸上更显高兴。
等明年开春,那小家伙一点点长大,他们夫妻俩同心协力,定能让这个小家庭越来越好。
很快,他就来到自家院前,他大步踏进院中,将打猎的弓箭往角落一放,提着野兔就进了房间:“婆娘,今天运气不错,我打了一只大野兔,你快来看...嗯?婆娘?婆娘!”
张老三西顾,发现陈氏和孩子都不在房中,他转身来到院子里。
“婆娘?你在哪里,快出来...”
张老三大声呼喊,但院子里静悄悄的,无人回应。
他脸色一变,将兔子往地上一扔 ,立马跑出院门。
“王婶,王婶,你在家吗?”
他大力拍门,焦急呼喊。
不多时,院门打开,王婶出现在张老三面前,左边脸肿起老高,她双眼含泪:“老三,你家婆娘和孩子,被抓走了!”
“什么?”
张老三脸色一变,一把抓住王婶的肩膀:“被谁抓走了?”
“在镇东头庙前广场,快去!”
王婶摇了摇头,垂头丧气道:“道士说要找一个未满月的童男祭祀新请来的老爷,镇上只有你家小崽子合适...”
“什么?”
张老三瞬间感觉五雷轰顶,他全身一颤,几乎站立不稳。
红棉袄中,那张幼小的脸庞,呀呀嘻笑,妻子陈氏抱着小孩站在院中,微微摇晃,太阳光照耀在她们的脸庞...
这一幕幕画面,瞬间划过他的脑海,他的眼框刹那间赤红一片。
“王八蛋,老子跟你们拼了!”
他转身回院,抄起柴刀,立马朝外跑去。
太阳被地平线吞噬,夜幕降临人间。
青溪镇东头的庙宇金碧辉煌,一尊由青铜浇铸的怪异神像,被摆在神台之上。
它的头颅像是鸡,但通体雪白,老鼠一样的脚,上面却长着老虎一样的爪子。
此时,一个清瘦的年轻道士正站在神像前,念念有词。
一具幼小的尸体,被解开棉衣,鲜血淋漓摆在供桌之上。
庙中的角落里,一名妇人头破血流,倒在庙门后,生死不知。
而庙外的广场上,跪伏着上百人。
“夏历506年,腊月十三,青溪镇全镇以童男一名,祭祀鬿灵,愿来年风调雨顺,人畜兴旺,五谷丰登!”
“礼成,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