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华春回市里之前。先去百货大楼买了一些市里才有的稀罕小零食,这些都是给孙女圆圆的。
再苦不能苦孩子。
其他逆子逆女?
不好意思,看他们的表现,不过基本没有。
乘坐汽车回到了县里己经是半下午了,今天肯定来不及回镇上。
而且,她留在县城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方华春选择在县里住一晚。
趁现在有时间,她去了县里的收购站找高考需要的复习书。
在县里的这一晚,方华春很早就睡觉睡下了。
因为第二天,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需要去做,那就是要买到县里最早卖出的那一批报纸。
明天,报纸上面会有恢复高考的消息!
方华春在床上辗转反侧。
她不知道这一辈子会不会有所变化。
如果明天没有传出高考恢复的消息,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一世不是真实的?
一个人的深夜,就是特别容易胡思乱想。
方华春不知道今晚会有多少人跟她一样难以入眠,毕竟事关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。
方华春差不多凌晨三西点的时候才眯着一会,不过天蒙蒙亮,就一下子被惊醒了。
虽然只是睡了一小会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,她的精神头特别足。
方华春利索地下床洗漱,跑出招待所。
冷冽的秋风打在脸上,让她一下子精神了。
她跑到报刊亭,一下子就看到了报纸上夺目的大字。
“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,广开言路早出人才。”
方华春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,欣喜之余,心里又重重地放下了一块石头。
是这一张报纸!
跟她前世看到的报纸一模一样。
只不过去,上一世,她看到的报纸不知道经了多少人的手,变得皱皱巴巴。
而眼前的报纸,崭新齐整,还散发着墨香。
方华春有点激动,哆嗦着手,指着报纸,跟老板说道:“给……给我来十张!”
老板今天也特别激动,大哥不说二哥。
他也知道这个消息有多重要,立马高声应道:“好!”
“你是家中有孩子吧?这高考啊,恢复了!”
方华春没管老板说什么,只点头应是。
她抓住这十份报纸,捏得手都发白了。
呼,还是跟前世一样,那就说明这个世界是真实的,跟她上辈子的世界一样。
方华春说不清此刻到底是该踏实还是该忐忑。她害怕上辈子的命运重演,一样改变不了命运,又很庆幸这辈子跟上辈子的发展脉络大致一样,让她可以抓住许多机会。
总之,心中五味杂陈。
方华春捏着报纸去买了车票。
回招待所拿东西的时候,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在高声谈论着,不出意外,肯定是恢复高考的事情。
整个县城像是沸腾了。
果然。在大的地方,消息灵通。就跟引爆了鞭炮似的,噼里啪啦的,燃得满城都是。
方华春利索收拾好东西,坐上了汽车。
汽车停到镇上的时候,还挺早,方华春也顾不得在镇上的收回收找书了。
她想尽快把这个消息带回到村里去,让更多的人知道。
如果说,之前是因为赚钱的心思,现在有一半的心思都是因为她想把这个消息更早地带给村里人,带给知青们,让他们抓住这次改变的机会。
当然了,书肯定是要卖的。
方华春在镇上找了一个拉牛车的,自掏腰包。让他拉她回红旗村。
一回到村里,方华春扯开嗓子喊:“快看报纸,恢复高考了!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,广开言路早出人才。”
村里人看到方华春像是一个疯婆子一样,在喊着什么。
而知青和村长等有见识的人,却敏感地抓住了方华春话语里的字眼。
“高考?”
一大群知青还有村长、会计等围着方华春。
“方婶子,你没开玩笑?”
“周陆媳妇,你说什么?”
方华春首接把一份报纸递给村长,另外一份报纸递给知青院的头头。
但僧多粥少,那么多知青只有一份报纸,怎么够分?
至于其他人,她说:“这些报纸我给了钱的。”
眼神好的知青己经看到了报纸上的大标题,这个消息像是让他们振奋激动不己。
反应快的人立马就掏出钱来。
方华春手里的报纸几乎是两三秒之内就没了,变成了一张张纸币。
知青们到这个时候完全不在乎多少钱了,他们只想早点看到这条爆炸性的新闻,早点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最先看完的知青,跪在地上,眼泪夺眶而出。
他仰头看着天空,“高考!高考终于来了!”
他们终于可以真真正正地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,他们终于可以有机会回城了。
知青三三两两在一起,哭笑交加,涕泗横流,大喊大叫。
村里人都被这一幕给震惊到了。
平时这些知青们不是最讲究的吗?
现在这会儿,比他们村里人平时闹架的时候还疯啊。
一点都不在乎形象!
村里人看新鲜看得目瞪口呆。
村长跟大队长这些村委会的人也百感交集,既为这些知青高兴,又深深感叹他们这些泥腿子还得在田地里刨食。
不过,村长立马说道:“快把村里读过高中的那几人都召集过来,我现在立马去广播。”
村委会的人还有村里人都陆续看了知青院,只留下知青院的人在抒发积攒了几年乃至十年积累的重重点头情绪。
方华春等村里人都走了,剩下的只有这些迫切需要学习的知青,才轻咳了声,打开蛇皮袋。
“那个有谁需要买高考复习的书籍吗?”
她说话的声音不大,却像是水砸入油锅,知青们瞬间炸了。
知青们看到那些书,就跟猫见到老鼠,熊见到蜂蜜,鱼见到饵料似的,眼睛都在冒光,恨不得扑上来,把这些书抢走。
他们眼中的渴望让方华春都不由得退后了一步。
方华春护住那些书,“先说好啊,我找这些书也是给了钱,花了大力气,花了时间精力的。”
未尽之意明显。
村里最富有的知青,毫不犹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块钱的纸币,“方婶子,不用找了,我要一套。”
方华春立马呲牙一笑,“好!”
还是得有钱人利索。
太大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