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
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> 第164 章 召集

第164 章 召集

加入书架
书名:
病逝后,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
作者:
一朵幸运花
本章字数:
456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“好孩子,快起来吧!知道你忙,爷爷这就写信,召集那些西散的弟子…”

“好,谢谢爷爷,等书院先生们到了,我一定给他盖一栋高高的科研楼,让他们住食有依,学而无忧!”

写着信的陈墨存,耳边传来的激昂的承诺,不会想到,原以为这不过是少年之气之语,会有一天,真的如她所言…

一连写了十几张召集信,王晴拿着纸张,兴奋异常地看着上面一个个人名,还以为只是一张一个姓名,看了才知道,是一个籍贯地址一张,天南地北贯籍的人都有。

也不知道当年这些人是怎么聚集在婺城陶家书院的,定是热爱才相聚,也定是无奈才分离。

毕竟在那个时代,人们读书识字,大多是为了科举入仕,追求功名利禄,万户这些充满危险,异想天开的飞天梦想,只会被视为异类、离经叛道和不务正业等评价之语。

万户在世时,世人就算不解,反对的声音就算有,也不会太过明显,总会有一些支持和爱好者以人力财力在支援着。

可万户飞天,在众多书院弟子眼中是死的壮烈,但在本就不能理解的世人眼中,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嗤之以鼻,甚至是被视为笑柄。

一个规模数百上千人的书院,需要太多包括土地、资金、人力和物力支撑。

万户作为领袖人物,他的影响力和地位能够吸引一些资源和人才,可他以那样悲壮的方式死去,庞大的书院何以为继?

精神领袖不在,支持者只会没了目标。

弟子们原本就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和追随而聚集在一起。

万户火箭实验本就被视为“离经叛道”,他悲壮的死去方式,更进一步强化了世人的这种观念,社会的舆论压力可能导致书院的声誉受损,难以继续获得支持。

没有强有力的精神领袖人物,书院的组织和运作只会陷入混乱。

万户的火箭实验,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,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他的死导致了这一研究方向的中断,弟子们可能转入更传统、更能被社会认可的研究领域。

书院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支持,因万户的死彻底停滞、衰落以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万户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会被遗忘,再到后世他的贡献最终被重新发现和铭记。

正如陈墨存的那句话所说:“死亡并不是终点,遗忘才是。”万户在生命终点停止了脚步,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却永久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。

(这也是我看了几遍万户飞天的故事,从而创作写出陈墨存这样一个人物,希望大家喜欢)

拿着纸张看了一遍又一遍,王晴好奇地问了一句“爷爷,为何这些纸上没有陶家人?”

说完又瞬间觉察出这句话就不该问啊,老头又该伤心了,就连忙找补地道:

“爷爷,我准备将来在婺城陶家书院的原址上以陶家人的名义给万户爷爷,修建一座纪念碑。

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,那里会拔地而起一座万户科研教学楼,能盖多大就盖多大,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观摩学习,怎么样?”

哭笑不得的陈墨存,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炽热少年,摸了摸她的脑门,颤声道:“好,好,老朽定会坚持多活一些年,看到那样宏伟的愿景。

思温他本就是陶家偏支,并不住在陶氏本宗世居的“八脉门”,虽从小家境富裕,但他的父亲陶秉彝去世后,书院开支庞大,早就入不敷出。

是他几十载如一日,不断周旋在那些或支持或冷眼旁观的人中,为我们这些不务正业、离经叛道的众人拉来生存的基础。

六年前思温悲壮离世,嗤笑和辱骂就淹没了书院,“八脉门”的陶家本宗一夜之间便搬离世居之地,只为和思温撇清关系。

而思温唯一的子嗣,陶景初也从那以后消失不见,那孩子从前也是一门心思跟随在他父亲身后的。

只是世人眼中只容得下他们愿意去做的事,景初有自己的小家庭,我们没有怪他,只是,多年寻找,始终不得而知他的所处之地,这也是我西海为家的原因…”

陈墨存越说越哽咽,又有再悲戚落泪是趋势。

这哪里行啊,老头这一会太过大悲大喜,情绪起伏太大,年纪又不小了,可禁不起这样折腾。

赶紧抚了抚陈墨存的后背“爷爷,你可不能再悲伤了,大喜大悲是大忌,对身体可不好,明岚还想看你长命百岁呢!

不要有遗憾,你有我呢,等到万户之名在婺城、在世界上响彻云霄的时候,那些人呐,定会一个个趋之若鹜地出现一堆又一堆。

当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,映入眼帘。

当揽彗星以为旍兮,举斗柄以为麾,不再遥远。

当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首上九万里,成为现实。

万户飞天的壮举、叩问苍穹的瑰丽想象和美好愿望终有一天会一一实现。”

“好,听你的,老夫要活的长长久久,要长命百岁,要看世人对思温顶礼膜拜…”

“嗯,会有这样一天,一定…”

收拾好陈墨存写的所有信件,再逐一按照他所说的分类好。

“明岚,这些信件,一会我就都交给陈土,让他去找人,你放心,陈土跟在我身边快五年了,算是在婺城最艰难的时候就在,弟子们都认识他,他去找人最合适…”

王晴嘴角忍不住抖动,蕲县到婺城,甚至是天南地北的寻找,一来一回最少得一两个月吧,爷爷呀,你可知陈土是否愿意呀,哈哈~

不能笑,不能笑,老头再耿首,也会发现不妥之处,还是顺其自然的好,都当作不知道好了,哈哈~

“好的,都听爷爷的,你说咋样就咋样,只愿婺城的先生们平平安安抵达这里就行…”

“嗯,陈土办事我放心,我的衣食住行都是他在操持,从没有让我操心过…”

爷爷呀,该怎么说你好呀!哈哈~

窗外将要彻底暗沉时,玄机室里的爷孙二人正准备出去,突然…

(死亡并不是终点,遗忘才是,可以想象得到,万户飞天而死后,曾经数百上千人的庞大书院,瞬间分崩离析,该是多么的悲壮无奈。

陈墨存这个人物,是我从那些被遗忘的人群中创作而生的,至于“八脉门”陶家却有其事,陶景初也是,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,只能写成一个念想,看后期会不会给万户补充一下遗憾吧,凌晨一点了,该睡觉~)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