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
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> 第75章司马懿再逃

第75章司马懿再逃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
作者:
快乐小生
本章字数:
5348
更新时间:
2025-01-20

公元202年匈奴战败,投降刘备,按照刘备要求每年供奉马匹五千匹,牛羊三千只,可到幽州城兑换粮食和布匹钱财等物。

匈奴单于欣然答应,并承诺每年多供奉一千匹战马。

司马懿趁匈奴和刘备交战之际逃亡西北,正好遇见楼兰古国的人,因看中司马懿的智谋,带其回楼兰。

刘备问匈奴单于为何进攻我幽州?

匈奴单于听后,脸上露出愧疚之色,缓缓说道:“刘皇叔,实非我愿。乃是那司马懿逃窜至我族内,巧言令色,言说若助他夺得幽州,他将许我无数财宝粮草,还会帮我们彻底打败汉军,让我族永无后顾之忧。我一时糊涂才起兵进犯。”

刘备听闻,眉头紧皱,怒道:“这司马懿奸诈小人,逃至塞北仍不安生。”

单于忙不迭点头称是,接着道:“如今我已知错,那司马懿也已逃之夭夭,我定不会再听信奸佞之言。我匈奴愿与皇叔重新修好,加大供奉数量以表诚意。”

刘备沉思片刻,说道:“既如此,本皇叔便信你一回。但你需谨记,若再有二心,定不轻饶。”

单于连声称谢。

而后刘备派人前往追杀,探寻司马懿消息,同时整军经武,以防不测。匈奴则加紧筹备供奉之物,送往幽州。

孙权得知刘备得了匈奴诸多好处,心中妒忌派周瑜前往幽州。

周瑜领命来到幽州。他先使人递上拜帖求见刘备。刘备听闻周瑜前来,心下疑惑,却也坦然相见。

周瑜拱手行礼,说道:“刘皇叔,吴侯闻皇叔得匈奴诸多供奉,甚是钦佩。然吴侯亦担忧北方局势,特遣瑜前来相助皇叔管理幽州之事。”

刘备自是明白孙权之意,不过是想来分一杯羹,却佯装惊喜道:“难得吴侯挂怀,只是幽州之事吾已安排妥当,劳烦周公瑾白跑一趟。”

周瑜笑而不语,暗中观察刘备营中的兵甲器械、粮草储备。此时探子来报,说是发现司马懿踪迹似在楼兰方向。

周瑜心思一转,向刘备提议:“皇叔,那司马懿狡诈多端,如今逃往楼兰恐成大患,瑜愿领兵前去捉拿。”

刘备心想这周瑜怕是另有所图,但也不好拒绝,便道:“公瑾此去可要小心,那楼兰地势复杂。”

周瑜应下,即刻整顿兵马朝着楼兰而去,刘备望着周瑜离去的背影,深知一场新的风云即将掀起。

周瑜前脚刚走,诸葛亮、庞统、徐庶、田丰与张亮来见刘备。

诸葛亮率先开口:“主公,那周瑜来意不善,虽说是奔着司马懿而去,但恐怕另有阴谋。”

刘备微微点头:“吾亦知周瑜心思,只是不好阻拦。”

庞统轻抚羽扇:“主公莫忧,楼兰远在西域,路途艰辛,周瑜大军长途跋涉,粮草辎重运输困难,且那楼兰与我大汉风俗迥异,地形复杂,他未必能得手。”

徐庶也进言道:“主公可暗中派遣一支轻骑,尾随其后,探听虚实。若周瑜真与楼兰勾结,或对司马懿有何异动,也好早作应对。”

刘备深以为然,当下就安排下去。再说周瑜这边,行军数日后,遇到沙暴,士兵折损不少。好不容易到达楼兰边境,却发现楼兰戒备森严,原来楼兰王得到消息,知道刘备和孙权势力强大,担心被吞并,早已做好防范。

周瑜望着眼前的景象,心中暗忖此次行动怕是不易,而司马懿就在城中冷笑看着城外的周瑜大军。

司马懿对楼兰王说:“大王,那周瑜远道而来,此刻定然疲惫不堪,且他们不熟悉此地环境,若此时出城冲杀一阵,必能挫其锐气。”

楼兰王犹豫道:“听闻周郎威名远扬,此举会不会太过冒险?”

司马懿摇头:“不然,他们一路遇沙暴,士气低落,人数也减损许多。这是绝佳时机。”楼兰王被说动。

于是楼兰王让手下大将托尼海率兵杀出。周瑜大惊,赶忙指挥迎战。但汉军确实疲惫,一时间竟有些招架不住。

正在危急之时,刘备派出的轻骑赶到。为首将领大喊:“周都督莫慌,我等来援。”汉军见援军到来,士气大振。楼兰军反而乱了阵脚,退回城中。

周瑜整理军队后,对着城墙上的楼兰王喊道:“楼兰王,今日之战只是误会,吾等来此只为捉拿司马懿,无意冒犯楼兰。”

楼兰王冷哼一声,并不回应。此时司马懿在楼兰王耳边低语:“大王,汉军看似团结,实则各怀鬼胎。那刘备定不想周瑜建功,我们可以离间他们。”楼兰王眼睛一亮。

于是楼兰王让人放出风声,说刘备暗地通知他只要交出周瑜,便永不犯楼兰。此言一出,周瑜军中人心惶惶。刘备的轻骑将领急忙解释,可效果甚微。

周瑜却镇定下来,对将士们说:“诸君莫要轻信谣言,吾等皆是大汉儿郎,当齐心破敌。”

这时,司马懿见计不成,又心生一计。他建议楼兰王夜袭汉军营地。然而周瑜早有防备,设下陷阱等待楼兰军。楼兰军偷袭失败,损失惨重,大将托尼海掩护大军战死。

楼兰王见夜袭失败,大为恼怒。司马懿忙又献上一策:“大王,可紧闭城门,坚守不出。待汉军粮草耗尽,自然退兵。”

楼兰王依计而行。周瑜见状,知强攻无用,便令人围城,欲断其粮道水源。

城内渐渐慌乱起来,司马懿却淡定如初。

正在这时,外面传来周瑜退兵,司马懿得知赶紧和楼兰王登上城头,看着周瑜领着兵马离去。

司马懿看着远去的汉军旗帜,心中疑窦丛生。他总感觉周瑜退兵退得蹊跷,不像简单因为围城无果。忽然,他心中一惊,想到周瑜是不是故意示弱,背后还有其他谋划。

楼兰王却满心欢喜,正准备设宴庆祝。司马懿劝道:“大王,此事还未结束,不可大意。”楼兰王不以为然。

就在当夜,刘备派出的另一支奇兵趁着夜色悄悄摸到楼兰城下。原来周瑜退兵只是幌子,他与刘备私下达成协议,先佯装中计内乱,再引楼兰放松警惕。这支部队迅速搭起云梯攻城。楼兰守军惊慌失措,难以抵挡。

司马懿见势不妙,想要偷偷溜走。但被楼兰王拉住,“你出的好主意,现在想跑?”此时汉军已攻入城中,周瑜也率部折返杀来。楼兰王在混战中被擒,司马懿拼死抵抗,带着亲信逃出。

周瑜看着楼兰王笑道:司马懿去了哪里?

楼兰王冷笑道:“本王不知,那厮狡猾得很,自顾自逃命去了。”

周瑜微微皱眉,心想这司马懿果然难对付。不过拿下楼兰也算大功一件。

周瑜押着楼兰王走出营帐,对着众将士高呼:“今楼兰王已擒,我等得胜。”众将士欢呼雀跃。

而司马懿逃窜途中,偶遇一股神秘力量。原来是塞外鲜卑部落,鲜卑首领见司马懿颇有谋略,便收留于他。司马懿感激涕零,表示定会辅佐首领成就大业。

周瑜让刘备军驻守,他带着楼兰王返回幽州,刘备亲自接见楼兰王。

周瑜趁机向刘备提出三千匹马匹给江东。刘备沉吟片刻,看向周瑜道:“公瑾,这楼兰刚平,马匹还是先用于稳定此处为好。”

周瑜脸色一变,正要争辩,一旁的诸葛亮笑着解围:“周都督,主公也是为大局着想,待来日,定当补偿江东。”周瑜只得作罢。

而司马懿在鲜卑部落,极力劝说首领南下攻打刘备。“首领,刘备如今忙于治理楼兰等地,后方空虚,此时出兵,必能大胜。”鲜卑首领心动,遂召集部落商议出征之事。

周瑜返回江东将此事告诉了孙权,孙权大骂刘备,还在有张昭鲁肃等人劝阻,才作罢。

周瑜走后,刘备还是听从众人建议,将楼兰王送回楼兰,楼兰王回到楼兰后,感恩刘备的宽宏大量,从此真心臣服于刘备,愿每年上供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