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将袁绍安置在幽州一处府邸之中好生招待。袁绍虽心中仍有不甘,但如今兵败势微也只能暂居人下。
一日,刘备前来探望袁绍,两人于庭中饮茶。刘备开口道:“袁公,今虽暂处我这小小之地,但公之威名吾素敬之,若有何想法尽可告知备。”
袁绍微微叹气,“玄德公仁厚,吾已年迈,只是心忧汉室,如今曹操新的胶州之地,公可有应对良策?”
刘备手抚胡须,沉思片刻后说:“现吾等当广纳贤才,积蓄力量,八州富庶,可为根基。且吾等以兴复汉室为号,必能得天下仁人志士响应。”袁绍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光亮,“玄德公所言甚是,吾虽老迈,亦愿出绵薄之力,吾旧部还有不少忠义之士,可召来相助。”
刘备大喜,当下与袁绍商议起召集贤才之事,欲以此为契机,逐步发展势力,抗衡曹操,再现大汉荣光。
数日后,袁绍的旧部纷纷赶来。其中文丑更是直接拜见刘备,表示愿为复兴汉室效犬马之劳。刘备见状,当即封文丑官职,令其统领部分军队。随着人员的不断聚集,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。
曹操听闻此事,大为恼怒。但此时他正在胶州忙于稳定局势,无法立刻出兵征讨刘备。于是曹操心生一计,派使者前往幽州,试图离间刘备和袁绍及其旧部的关系。
使者来到刘备府上,呈上曹操书信。信中言语多有挑拨,然而刘备看后却大笑不已,当着使者面将信烧毁,并言明自已相信袁绍及众人忠心。
袁绍得知此事后,深受感动,更加坚定辅佐刘备之心。众将士也士气大振,齐心训练士卒,囤积粮草。刘备望着一片兴盛景象,深知大业有望,便加紧谋划下一步战略布局,就在此时突有快报,言青州又不明船只,身着其服,腰间挂有数柄佩刀,说话听不懂,韩遂将军领军抵抗,皆宜失败,特来亲主公支援。
刘备听闻大惊,忙问众人。张亮站出说道:“主公莫慌,此乃是外敌,名曰扶桑国,后改日本。其人性野好斗,擅使长刀。然其远道而来,立足未稳,虽初战得利,但其兵力必然有限。”
刘备点头称是,问道:“那依兴平之见,当如何退敌?”
张亮回道:“可先派人探查敌军虚实,再命韩遂将军坚守不出,待我军援军到达。我军则挑选精锐,绕至敌后,截断其补给线路。待其军心大乱之时,前后夹击,定可破敌。”刘备深以为然,立即安排人手按张亮之计行事。
张亮亲自率领大军向青州进发,同时派出探子悄悄接近敌军营地。另一边,韩遂收到坚守命令后,加固防御工事,时不时派兵骚扰敌军。扶桑军不知是计,只以为汉军怯战。
数日后,张亮的军队迂回到位,截断了他们的后路。韩遂见时机成熟,打开城门杀出。扶桑军腹背受敌,阵脚大乱,最终被打得大败而逃。张亮成功解除青州危机,威望更盛,麾下众人也对张亮钦佩有加。
韩将军别来无恙乎,张亮走上前说道。
多亏张将军救援青州脱离危险,不知张将军这些外敌来自何处,我军两次失利皆为其一股烟气之后找不到人。
张亮眉头紧锁,说道:“韩将军,此乃扶桑忍者之术。他们擅长隐匿身形,借着烟雾遁逃。”
韩遂恍然大悟,“原来如此,这般妖术般的手段,着实难以防范。”
张亮目光坚定,“日后需得找寻破解之法。我观扶桑之人虽败,但贼心不死。应奏明主公,加强沿海防备,增派哨探,以防他们卷土重来。”韩遂点头称是。
二人回营后,即刻修书送往刘备之处。刘备闻报,重视起来,下令在沿海多地修筑瞭望塔,训练专门应对忍者的士兵。
诸葛亮趁机向刘备介绍了诸葛连弩,正好配备给水军。
数月间,沿海戒备森严,扶桑几次小规模试探均被击退。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又命工匠研制新式兵器,一种可喷射火焰之物。一旦忍者靠近,火焰喷出,忍者无处遁形。
后来扶桑再次大举进犯,只见汉军拿出秘密武器,火焰齐发,忍者们狼狈不堪。汉军趁势出击,杀得扶桑军丢盔弃甲。
张亮看着小日本想起后事,被日本杀害的中国人,咬牙切齿。张亮恨意难消,对刘备进言道:“主公,扶桑屡屡犯境,臣以为不可仅守,当组建水师,直捣其巢穴,扬我大汉天威。”
刘备沉吟良久,“此计虽妙,然大海茫茫,风险颇大。”诸葛亮轻摇羽扇,上前一步,“主公不必担忧,亮近日观察天象地理,已有计较。可造大型铁甲船只,坚固无比,不惧风浪,且船上装备诸多利器,定能横行海上。”
刘备眼睛一亮,“果真可行?”诸葛亮笑道:“主公放心,只需寻得熟练工匠,集众人之力,必成大事。”
刘备遂下令征集工匠,全力打造铁甲船。
数月后,一艘艘巨大的铁甲船建成。船头刻着狰狞兽首,船身布满尖刺利刃。刘备任命张亮为水师都督,开始操练水军,继续制造铁甲船。
胶州曹操从返回来的信使口中得知外敌进攻青州,于是安排人手趁刘备无暇顾及自已之际,在胶州站稳脚跟,又派使者前往东吴孙权处结盟。
孙权接到曹操使者送来的结盟信函,展开一看,脸上露出玩味之色。他将书香然后交于张昭等人传阅。张昭阅毕,皱眉道:“主公,曹操此人奸诈,此盟恐有诈。”
孙权却笑道:“曹操虽奸,然刘备势力大,亦是心腹大患。且扶桑外寇来犯,若与曹操联手制衡刘备,也不失为良策。”
鲁肃在旁进言:“主公,可暂且应允结盟,但要提出条件,让曹操牵制胶州附近刘表兵力,我东吴则可借机扩充领地。”孙权点头称善,遂回复曹操使者,表示愿意结盟。
刘备得知孙权与曹操结盟之事,心中忧虑,担心刘表、刘繇不是其对手。诸葛亮却宽慰道:“主公勿忧,孙曹貌合神离,不足为惧。且我军铁甲船已成,水师渐强,可先威慑东吴,使其不敢妄动。”刘备依计而行,命张亮率水师前往巡游近海。
刘繇与刘表得知孙曹结盟早就做好准备并让人通知了刘备。
孙权看着青州而来的铁甲船只不由得感叹:“刘备竟造出如此厉害的战船,看来不可小觑。”
身旁的周瑜道:“主公,虽与曹操结盟,但刘备这股新兴势力不容轻视。那铁甲船坚利非常,若攻我东吴水域,恐不好抵挡。”
孙权微微点头,“公瑾言之有理,那依你之见?”
周瑜拱手道:“可加速建造我们东吴的战舰,改进弓弩射程,招募水性极佳之士扩充水军。”孙权当即答应。
刘备这边,张亮率水师巡游一番后返回。告知刘备东吴似有防备之举。刘备心想孙权果然狡猾。正思量对策间,曹操忽然又遣使来见。使者带来曹操的话,愿与刘备重新划分地盘,共抗外敌扶桑。刘备知曹操不安好心,想借此削弱自已。当下拒绝,还将来使训斥一番。
曹操大怒,心想早晚要将其斩杀。此时孙权暗中派人联络刘备,言说虽与曹操结盟不过权宜之计,愿与刘备互通有无共同抵御曹操与扶桑。刘备权衡利弊后,同意与孙权暗中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