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窑藏凤:神医娘子要休夫
寒窑藏凤:神医娘子要休夫
当前位置:首页 > 玄幻 > 寒窑藏凤:神医娘子要休夫 > 第7章 儿女启蒙

第7章 儿女启蒙

加入书架
书名:
寒窑藏凤:神医娘子要休夫
作者:
黄花树下
本章字数:
481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济世堂的药香,在深秋的空气里沉淀得愈发醇厚。唐钰(阿玉)正蹲在铺子门口的小竹匾旁,小手灵活地翻动着里面晒得半干的桔梗片,时不时捡出颜色发暗或破损的。阳光落在他专注的小脸上,长长的睫毛在鼻翼投下浅浅的影。唐可(可可)则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,面前放着一个小陶碗,里面是唐晚让她挑拣的、颗粒的薏苡仁。她小手慢悠悠地拨弄着,将偶尔混入的小石子捡出来,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。

铺门口传来熟悉的、压抑的咳嗽声。周秀才拄着竹杖的身影出现在门口,脸色比上次好了许多,但咳嗽声依旧沉闷,带着痰音。他这次没有走进来,只是站在门口,扶着门框喘息。

唐晚连忙放下手中的药秤迎出去:“周先生!您感觉如何?咳痰可松动了些?” 她注意到周秀才的脸色和气息,悬着的心放下大半。

周秀才摆摆手,又咳了几声,才哑声道:“好多了…咳咳…唐大夫真乃神手!按你那清肺化痰的方子,吃了三剂,痰易咳出,色也转淡了…咳咳…就是这老骨头,走几步还是气喘得厉害…咳咳…” 他望着济世堂里忙碌的景象,目光落在门口那对安静做事的兄妹身上,眼中流露出温和的笑意,“阿玉这孩子…真是难得的心细沉稳…可可也乖巧…”

他顿了顿,看着唐晚,语气带着商量的口吻:“唐大夫,老朽有个不情之请。我那蜗居离此不远,虽简陋,倒也清静,有几卷旧书。如今我这身子,来回走动实在吃力…若唐大夫信得过,也放心两个孩子,可否…让阿玉和可可每日午后,到我那小院去一个时辰?老朽略尽绵力,教他们识几个字,读几句书?” 他眼中带着真切的期盼,也有一丝体谅——他知道唐晚铺子忙,更知道她手头拮据,让孩子去他家,既免了她束脩的负担,也省了她再为孩子求学奔波的辛劳。

唐晚心头猛地一热!这提议既解决了周秀才行动不便的困难,更是对孩子天大的恩典!她看着周先生真诚的目光,又看看身边懵懂望过来的唐钰和唐可,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深深一福:“先生厚爱!晚生感激不尽!这是两个孩子的福气!只是…要辛苦先生了!” 她眼中满是真诚的感激和敬意。

“无妨无妨,有孩子来,我这老宅也添些生气。” 周秀才捋须微笑,目光再次扫过唐钰和唐可,尤其是唐钰那双清澈专注、透着远超年龄沉稳的眼睛,感慨道,“阿玉心性天成,沉稳专注,是可造之材。可可灵秀安静,心窍玲珑。若埋没于市井,老朽实在于心难安。能稍加引导,看着璞玉初绽光华,亦是老朽暮年之乐。”

他看向唐晚,语气更加恳切,带着一份因感佩而生的郑重:“唐大夫悬壶济世,仁心仁术,对贫者常施援手,分文不取,老朽早有耳闻,更是钦佩!此等胸襟气度,所育子女自是不凡。束脩之事,切勿再提!老朽只盼这两个孩子能开蒙启智,明理知义,将来无论行医济世,亦或他途,皆能持守本心,不负唐大夫你这一片慈母之心与济世仁心!”

这番话,道尽了缘由——既有对孩子天赋的珍视,更有对唐晚人品的敬重。唐晚只觉得眼眶发热,声音微哽:“先生大恩,晚生与孩子们,永志不忘!” 她拉过两个孩子的手,郑重嘱咐:“阿玉,可可,快谢谢先生!从明日午后起,你们就去先生家中,跟着先生读书识字!要听先生的话,用心学,知道吗?”

唐钰(阿玉)的小脸上瞬间迸发出巨大的惊喜,眼睛亮得惊人!他立刻学着母亲的样子,对着周秀才端端正正地作揖:“阿玉谢先生教导之恩!阿玉一定用心学!” 语气带着小大人的郑重。

唐可(可可)虽然不太懂“读书识字”具体是什么,但感受到这份郑重和喜悦的氛围,也甜甜地笑着,跟着哥哥奶声奶气地说:“可可…谢谢先生…听话…”

翌日午后,秋阳正好。唐晚仔细给两个孩子整理好虽旧却干净的衣衫,牵着他们的小手,第一次踏入了周秀才那位于镇子边缘、清幽安静的小院。

小院不大,泥地平整,墙角种着几丛耐寒的翠竹和菊花。三间正屋,白墙灰瓦,透着岁月的痕迹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的味道,与济世堂的药香截然不同,却同样令人心神宁静。

周秀才己穿戴整齐,坐在堂屋窗下的一张旧藤椅上等候。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,显得格外安详。他面前摆着一张矮几,上面放着磨毛边的《三字经》、几块光滑的薄石板,一小截木炭,还有一小碟镇上难得的蜜饯果子。

“先生安好。” 唐晚领着孩子行礼。

“来了就好,快进来坐。” 周秀才笑容慈和。

唐晚将带来的一个小小布包放在矮几上,里面是她用节省下的钱买的半斤上好枸杞和一包胖大海:“先生,一点心意,给您润喉养身。孩子们就拜托您了。”

周秀才没有推辞,只是含笑点头:“唐大夫有心了。放心吧。”

唐晚又细细叮嘱了孩子们几句,这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。走到院门口,她忍不住驻足回望。

堂屋里,阳光温暖。周秀才温和的声音己经响起:“人之初…” 他指着石板上的字,用木炭一笔一划地写。

唐钰(阿玉)端坐在小板凳上,腰背挺得笔首,清澈的眼睛紧紧盯着石板和先生的手,小嘴无声地跟着默念,神情是全然的专注与渴望。

唐可(可可)则挨着哥哥坐着,小手放在膝盖上,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石板上的“蝌蚪文”,又看看先生花白的胡子。当周秀才指着“善”字,慈爱地说:“可可,看这个字,像不像一个人张开双手,心里怀着好意?” 可可便伸出小手指,小心翼翼地触碰着石板上的字痕,奶声奶气地跟着念:“善…善…” 周秀才笑着拿起一块小小的蜜饯,塞进她的小手里:“可可念得好。”

微风拂过院角的翠竹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小院宁静,唯有苍老温和的读书声和稚嫩清脆的跟读声交织流淌。

唐晚站在院门外,隔着疏朗的竹影,看着这静谧而充满希望的一幕,心中暖流激荡,化作唇边一抹温柔而满足的笑意。这方小小的、溢满书香的院落,为她的唐钰和唐可——她在这尘世间最珍贵的珍宝——开启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。窗内是圣贤的微光与长者的慈爱,而这份机缘的起点,是她悬壶济世的仁心,是孩子们灵秀的天资,更是周先生洞悉这一切后,给予的最珍贵的馈赠。她转身离开,脚步轻快而踏实,仿佛那清朗的书声己化为无形的力量,支撑着她在这济世之路上,走得更稳,更远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