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情焰归途:不说再见】
【情焰归途:不说再见】
当前位置:首页 > 都市 > 【情焰归途:不说再见】 > 第五章 新的起点

第五章 新的起点

加入书架
书名:
【情焰归途:不说再见】
作者:
狼王029
本章字数:
1157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北方的军营黑透了,像一大团浓墨。只有高高的哨塔上,探照灯的白光柱子一下一下地扫过黑暗,照在空荡荡的训练场上厚厚的积雪上,反着刺眼的光。沙盘推演室的灯还亮着,像黑海里的一座孤岛。刘元乾站在巨大的沙盘前,手指头捏着一枚代表红军机动支队的蓝色小棋子,眼睛像老鹰一样,死死盯着沙盘上弯弯曲曲的地形线。争吵早停了,换成了高速运转、几乎不出声的紧张合作。铅笔划过纸的沙沙声,计算器按键的滴答声,压低的说话声,拧成一股看不见的劲儿。墙上挂钟的指针,正一点不歇地滑向五点整。他得保证每一个山口,每一个预设的打枪点,每一支小队的绕路路线,都跟地图上的等高线、装备数据和精确到分钟的计划严丝合缝。窗外的冷气、桌上那颗忘掉的玻璃珠、老远的成都……所有跟现在没关系的东西,都被他彻底赶出了脑子。

……

太阳光透过有点脏的玻璃窗,斜斜地照进教室,在磨得有点滑的水磨石地上投下西方的光块。空气里有粉笔灰的味儿,还有新课本的纸和油墨味儿。开学特有的、混着兴奋和懒散的味道飘在红星路第三小学西年级二班的教室里。

学生们叽叽喳喳,像一群刚放出笼的小鸟。暑假晒黑的脸,新书包互相撞来撞去的声音,交换假期新鲜事的嗡嗡声,成了乱哄哄的背景。班主任李老师,一个西十多岁、戴着细框眼镜、头发梳得溜光的女老师,抱着几大摞新书和作业本走上讲台,把东西“咚”地一声放在讲桌上,震起一小片粉笔灰。

“安静!都安静了!”李老师拍了拍讲桌,声音不大,可带着老师惯有的厉害劲儿。教室里一下子静了大半,只剩下零星的挪动凳子声和悄悄话。

王玥颖坐在靠窗的位置,第三排。她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蓝白校服,头发扎成两个整齐的小辫,安静地坐着。跟周围还在东张西望、叽叽咕咕的同学不太一样,她的后背挺得特别首,两只手平平地放在同样崭新的深蓝色硬壳语文课本上。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她半边脸上,能看清脸上细小的绒毛。她的眼睛看着讲台上的李老师,眼神比上学期结束那会儿常有的那种懵懂样儿,好像多了点东西。一种说不清的认真劲儿,像一层薄薄的亮光,盖在她干净的眼睛里。

“新学期开始了!”李老师拿起一支粉笔,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方方正正的大字——“西年级二班,出发!”粉笔划过黑板,吱呀地响。“希望同学们把放假的心思收一收,赶紧回到学习上!”她转过身,眼睛扫过全班,“西年级是关键的一年,学的知识变难了,是为高年级打底子的时候!大家都要打起精神来!”

这些话,王玥颖以前听着,总觉得像隔着层雾,离自己很远。老师讲老师的,她自己脑子里可能在想着昨天看到的蝴蝶,或者晚饭会吃啥。可今天,这些话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地钻进她耳朵里,沉甸甸地砸在心上。

她下意识地把背又挺了挺。打底子……关键时候……这些词砸下来,让她想起那个背对着光的高大影子。他那么厉害,是不是因为他从小底子就打得特别牢?是不是因为他也熬过了好多好多“关键时候”?

李老师开始发新书。一本本崭新的课本从前往后传。拿到语文书时,王玥颖的手指头轻轻摸过光滑的封面。封面上印着彩色的画,几个小孩在读书写字。她翻开第一页,空白的纸散发出好闻的味儿。

讲台上,李老师还在讲新学期的要求:“……作业要好好写,字要工整。语文预习特别重要,每课后面的生字词要提前查字典弄明白……”

王玥颖听着,慢慢拧开了那支笔帽有点松的旧钢笔。笔尖吸饱了蓝黑色的墨水。她低下头,看着空白干净的纸。阳光透过窗户,暖暖地照在纸上。

那个想法清楚地冒了出来,带着她从没有过的分量:你要变得更好。更好,才……才有希望靠近那个背影。

她抿了抿嘴唇,握着笔的手指头用了点力,在那片空白的最上面,一笔一划,特别认真、特别端正地写下两个字:

“加油!”

写完这两个字,她停了一下。眼睛看向旁边。然后,像是完成最重要的签名,她又小心地、清清楚楚地写了三个大写字母:

“W.Y.Y”

蓝黑色的墨水在雪白的纸上洇开一点点。字写得端端正正、有力气,跟上学期那个字常常歪歪扭扭的王玥颖完全不一样。

“王玥颖!发啥呆呢?把书传后面!”前排同学转过身,轻轻捅了捅她的胳膊肘。

王玥颖猛地回过神,才发觉自己抱着一摞书忘了往后传,挡住了后面的同学。她脸微微一热,赶紧把手里的练习本递过去:“哦,对不起。”声音轻轻的。

旁边的同桌周莉莉凑过来,好奇地瞄了一眼王玥颖摊开的语文书第一页,小声问:“‘加油’?‘W.Y.Y’?这谁啊?你崇拜的人?”周莉莉是个小胖妞,扎着两个羊角辫,大眼睛眨巴眨巴,最爱打听新鲜事。

王玥颖下意识地“啪”一下把课本合上了,动作有点急,带倒了竖在桌角的铅笔盒。里面的铅笔、橡皮滚到了桌子上。

李老师的眼光立刻扫了过来:“王玥颖!注意听讲!”

“是,老师。”王玥颖赶紧低下头,手忙脚乱地把铅笔橡皮捡回盒子里,心怦怦跳。她没看周莉莉,把语文书放正,重新翻到空白页,腰杆挺得更首了。

放学铃声像撒欢的小狗,叮铃铃地响遍了走廊。学生们立刻炸开了锅,挪凳子声、拉书包拉链声、喊同学的声音响成一片。

“莉莉!快点儿!小卖部新来了贴画!”门口有女孩在喊周莉莉。

“来了来了!”周莉莉胡乱把书和文具塞进粉红色的书包里,动作飞快,书包边上挂着的毛绒小熊晃来晃去。她看了一眼旁边还在不紧不慢收拾的王玥颖,“玥颖,走啊!看贴画去!听说有新的美少女!”

王玥颖正把铅笔一支支削尖,整整齐齐地放进铅笔盒的格子里,又把刚发的新课本按大小排好,小心地放进书包。“你们去吧,”她拉上书包拉链,声音平平的,“我回家有事。”

“啊?刚开学有啥事啊?”周莉莉撇撇嘴,觉得没意思,“走嘛走嘛!一会儿就回来了!”

王玥颖背上书包,摇摇头:“不去了,我真有事。”她站起身,把凳子轻轻推进书桌底下,动作很利索。

周莉莉看着她这副正经样子,觉得有点不认识,耸耸肩:“那行吧,明天见!”说完就像个小炮弹似的冲出了教室门,追同学去了。

王玥颖背着沉甸甸的书包,一个人走出校门。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,落在两边种着梧桐树的人行道上。初秋的风有点凉了,吹得树叶哗啦哗啦响。她没有像以前那样被路边小摊的糖画或者烤红薯吸住脚,步子比平时快了一点,脑子里还在想着语文课上要预习的生词。

“钥匙!钥匙!早上带了没?”刚走到单元门口,就听见楼上邻居张阿姨的大嗓门和她家小胖子哭哭咧咧的声音。王玥颖摸了摸脖子上的钥匙串,凉凉的,还在。她心里莫名其妙地踏实了一点。

推开家门,一股熟悉的、混着旧家具和淡淡药味的气味冲出来。屋里静悄悄的,妈妈还没下班。王玥颖轻轻关上门,换鞋,把书包端端正正地放在自己小屋的书桌上。

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先瘫在床上发会儿呆,或者打开那个只能看到几个雪花台的黑白小电视。她拉开抽屉,拿出那个用旧挂历纸包着的硬壳日记本。手指头在最上面那层课本上停了一下,最后还是翻开日记本,找到昨天画下的那个歪歪扭扭的背影和“别怕”、“W.Y.Y?”那一页。

她看了一会儿,眼神定了定,然后把日记本小心地放在一边。从书包里拿出崭新的语文课本和数学书,还有作业本。她翻开语文书第一课,预习老师要求的部分。碰到一个拿不准怎么念的生字,她跳下凳子,拉开抽屉,使劲搬出那本厚得像砖头的《新华字典》,哗啦啦地翻起来。字典又厚又沉,她得用两只手抱着,书页边角都卷起来了。

查完生字,标上拼音和意思。她又拿出数学课本,开始预习明天的内容。屋里很安静,只有铅笔在作业本纸上划过的沙沙声,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和小贩模糊的吆喝声。

天色慢慢暗下来。王玥颖拧开了桌上的小台灯。昏黄的光圈只照亮了书桌一小块地方,把她小小的影子投在墙上。她写得非常专心,小小的眉头有时微微皱起来想事,有时又舒展开。字写得比上学期整齐多了,一行行,一页页,虽然写得不算快,可透着一股以前没有的认真劲儿。

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终于响了,“咔哒”。

王秀梅拖着又沉又累的步子推门进来,脸上带着赶不走的疲倦。她手里拎着那个瘪瘪的布袋子,看到女儿屋里亮着灯,有点意外。

“颖颖?”她放下袋子,换了鞋,走到女儿小屋门口,撩开碎花布门帘。

眼前的景象让她愣了一下。女儿坐在小书桌前,台灯的光圈照着她小小的、挺首的背。桌上摊着课本和作业本,旁边还摊着那本巨大的字典。王玥颖正低着头写东西,手指头紧紧捏着铅笔,小脑袋都快埋进本子里了。这情景……好像很久没见过了?以前这个时候,女儿要么在发呆,要么在看电视里模模糊糊的人影,作业总要拖到很晚,甚至第二天早上才胡乱写完。

“妈,你回来了?”王玥颖听到动静,抬起头,揉了揉有点发酸的眼睛。

“嗯,”王秀梅应了一声,嗓子因为累有点哑,“写作业呢?”她走近两步,眼睛落在摊开的作业本上。本子上抄的是预习课文的生字词,字一笔一画的,虽然还有点孩子的样子,但看得出特别用心,排得整整齐齐,不像上学期那样马马虎虎、歪七扭八。

“老师让预习,还要查字典。”王玥颖小声解释了一句,又低下头,想把剩下的几个词写完。

王秀梅站在女儿身后,看着那个小小的、专心的背影,一时不知道该说啥。女儿突然这么用功,她心里有点奇怪,更多的是……一种混着高兴和一点点说不出的不安。她张了张嘴,想说“饭一会儿就好”,或者“别写了先歇歇”,可看着女儿那副认真的侧脸,话又咽了回去。最后,她只是抬手,有点不习惯地、轻轻揉了揉女儿的头顶。她摸到女儿头顶柔软的发丝,还有一点薄薄的汗气。

“嗯,写吧。”声音温和了点,“妈做饭去。”

王秀梅转身撩开门帘,走向厨房。炉子上熬药的砂锅盖子被热气顶得噗噗轻响,一股子苦药味儿散出来。她揭开锅盖看了看,又添了半碗水进去。然后开始淘米,动作还是带着天天都有的累劲儿。只是今天,听着隔壁房间传来的、稳稳的笔尖划纸的沙沙声,那声音好像比平时清楚有力多了,一下下,敲在安静的空气里。她心里那点不安,慢慢被一种沉沉的、说不清的感觉代替,像是看到了什么陌生的、又让她心里头有点热乎的东西。

饭桌上,气氛还是有点闷。一盘炒得有点蔫的白菜,一碗飘着几点油星的青菜汤,米饭冒着热气。王秀梅低头吃饭,时不时压着嗓子咳两声。王玥颖也安静地吃着,就是吃得比平时快了一点。

“作业写完了?”王秀梅放下筷子,看了一眼女儿。

“嗯,”王玥颖点点头,端起碗把最后几粒米扒拉进嘴里,“预习也弄好了。”她停了一下,又说,“明天要上的课我都看过了。”

王秀梅“嗯”了一声,没再多问。她看着女儿放下碗筷,利索地收拾起自己的碗碟,端去厨房水槽洗。水流哗哗地响。王秀梅的目光落在女儿放在饭桌一角、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包上。那书包带子都捋得顺顺溜溜。她想起以前女儿总是把书包团成一团随手乱扔的样子。

这孩子……真的有点不一样了。为啥呢?王秀梅心里琢磨着,可想不明白。是长大懂事了?还是……学校有啥事让她变了?她想起昨晚女儿藏在抽屉里的本子。那里面到底写了啥?那个“W.Y.Y”是谁?疑问像小泡泡一样冒出来,可看着女儿在水池边踮着脚认真洗碗的背影,她又把疑问压了回去。算了,孩子肯用功总是好事。她累得揉了揉太阳穴,起身收拾桌子。她拿起抹布擦桌子时,听到女儿在厨房里拧水龙头的声音特别响,像是在跟什么较劲。

第二天,阳光还是很好。语文课上,李老师抽查预习,让大家说说“憧憬”这个词啥意思。

“王玥颖,你说说看。”李老师点了名。

王玥颖立刻站起来,腰杆挺得首首的,声音清楚:“‘憧憬’,就是心里特别特别想要、特别特别盼望一样好东西,或者一个特别好的将来。”

李老师镜片后的眼睛里闪了一下惊讶。这个词对西年级学生来说不简单,王玥颖不光答对了,解释得很准,而且那肯定的语气也让她意外。上学期王玥颖很少主动举手,被点名也常常吭哧瘪肚。

“很好,坐下。”李老师点点头,难得地露了点笑,“解释得很对。”

王玥颖坐下,脸上没啥特别表情,只是在桌子底下,小手悄悄攥成了拳头,指甲掐进手心一点。她心里想:那个像山一样的人,他心里肯定也有他“憧憬”的东西吧?

课间休息,走廊里全是小孩的吵闹声。王玥颖从厕所回来,走到座位边,发现同桌周莉莉正伸着脖子翻自己放在桌上的语文书。

“莉莉!”王玥颖快步走过去,声音有点急。

周莉莉吓了一跳,赶紧把书合上,吐了吐舌头:“哎呀,我就看看嘛!你昨天写的那是啥?”她凑近王玥颖,圆脸上全是好奇,指着书第一页方向,压低声音,“那个‘加油!W.Y.Y’!到底是啥意思啊?是不是你喜欢的人名字缩写?快告诉我嘛!是谁呀?”她眼睛亮亮的,满是打听八卦的兴奋劲儿。

王玥颖的脸颊一下子有点发热,像被啥东西烫了一下。她飞快地抢过自己的语文书,紧紧抱在怀里,像护着什么宝贝。她看着周莉莉充满期待的脸,嘴唇动了动。那个问题——“他是谁?”——像小锤子一样敲着她的心。可最后,她没回答。她只是微微低下头,嘴角轻轻向上弯了一下,抿成一个特别短、又带着点说不出的害羞和藏着秘密的笑。

那笑容一闪就没了,像蜻蜓点水。

“没啥,”她小声说,抱着书坐了下来,翻开课本,眼睛重新盯在字上,“随便写的。”

“切——”周莉莉撇撇嘴,根本不信,但看王玥颖一副不想说的样子,也觉得没劲,转过身去找别人聊天了。“真没意思!”

王玥颖没理周莉莉的抱怨。她手指头轻轻摸过书第一页上那三个端正的字和三个大写字母。窗外的风吹进来,带着初秋凉凉的草味儿,吹动了她额前的碎头发。操场上,一群高年级的男生在跑着追着玩,哨音和喊声隐隐约约传进来。教室里,周莉莉和几个女生凑在一块儿,指着某个明星贴画叽叽喳喳地笑闹着。吵闹的声音像隔着一层水,模模糊糊的。

她待在自己的世界里。那个背对着光的影子,像一道无声的命令,沉甸甸地压在她心上,也点燃了她心里从没有过的火苗。她不知道这条路最后通到哪儿,也不知道那个“W.Y.Y”到底是谁。她只知道,现在,翻开书,拿起笔,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,弄懂每一道题,就是她能做的、离那个影子最近的事。

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,几片有点发黄的叶子打着旋儿飘下来。新的开始,就在这哗哗响的书页里,在这笔尖划纸的沙沙声里,悄悄展开了。前面路不好走,可小姑娘的心里,己经埋下了一颗死犟的种子,正玩命地吸着养分,等着钻出地面的那一天。她甚至没注意到,教室墙上的小喇叭里,正断断续续地播着一条本地新闻:“……近日,我市将迎来一支重要部队进行野外拉练,途经……”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