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门关的城楼刚升起晨雾,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撞碎。阿古拉的黑马驮着巨大的玻璃罐冲在最前,少女突然勒住缰绳,银弯刀指向关隘:“李将军快出来接礼!阿兰人把‘钢魂’都给你们带来了!”
李轩正和郭子仪在技艺馆查看拓本,闻言快步迎出来。当看到玻璃罐里的三色液在晨光中流转,老将军突然捋着银须笑:“这溶液倒像老夫当年调的火药,却比火药多了几分颜色 —— 阿兰人是想让咱们用它画丝路图?”
“画什么图!” 王二柱扛着铁拐从人群里挤出来,铁皮头在钢料上划出火星,“阿古拉姑娘带的钢坯里,竟能看出缠枝纹的影子!张师傅昨晚对着钢料织锦,金线走得比年轻时还稳!” 他突然往阿兰年轻人手里塞糖霜,“快尝尝,这是用你们甜水泉的水做的,比蜜还黏人。”
张庆的织锦坊里,新织的 “钢纹锦” 正挂在横梁上。金线织的大马士革花纹间,竟嵌着细小的钢片,阳光透过玻璃天窗照进来,锦缎上仿佛流动着钢水。“阿兰长老说得没错,” 老匠人用织锦梭子指着纹路,“钢要像糖一样会转弯,锦要像钢一样有筋骨 —— 这才是真的‘刚柔相济’。”
阿古拉突然抽刀割下块锦缎,往玻璃罐里一浸。当她捞起锦缎时,钢片竟牢牢粘在丝线上,像天生就长在上面。“郭老将军教的‘刚柔相济’,原来还能这么用!” 少女的眼睛亮起来,“用这法子做的战袍,既能挡箭,又比铁甲轻便 —— 保准月落部的骑兵抢着要!”
郭子仪的亲兵突然在关外吹起号角。众人登上城楼,只见商道上走来队奇特的队伍:粟特商人牵着驮满香料的骆驼,吐蕃的酿酒师推着装青稞蜜的车,拜占庭的玻璃匠捧着嵌钢纹的器皿,最前面的竟是哈里发的儿子,手里举着块新锻的钢坯。
“听说玉门关用大食的锦缎炼钢,” 年轻人翻身下马时,钢坯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烁,“我带了批祖传的织锦,想换你们的钢纹锦 —— 也算替父亲还最后一笔债。” 他突然指着远处的花田,“那里的甜菜根该收了,我让人带来了波斯的榨汁机,比石臼省力十倍。”
阿吉的玻璃哨突然欢快地响起。少年指着天际掠过的候鸟:“它们在往南飞!阿兰的年轻人说,跟着候鸟走能找到新的商路,首达黑海沿岸!” 他翻身跃上阿兰马,箭囊里的钢纹箭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“要不要去试试?就用郭老将军的‘骑兵阵图’!”
当晚的篝火晚会,成了各族技艺的比拼场。阿兰人用钢刀表演 “糖霜雕花”,钢刀在糖块上翻飞,转眼就雕出匹奔腾的黑马;月落部的骑兵展示 “玻璃箭射糖靶”,箭矢穿透糖霜却不碎,引得众人阵阵喝彩;郭子仪的亲兵更绝,用兵法拓本的纸卷成筒,竟吹出了波斯的调子。
李轩站在城楼俯瞰时,阿古拉突然提着酒壶走来。壶里的三色液与甜菜根酒混在一起,在月下泛着紫金色的光。“长老说,这酒叫‘和解’,” 少女给李轩斟酒时,银弯刀与酒壶碰撞出清脆的响,“就像大食的锦缎能炼钢,阿兰的钢能织锦 —— 仇人能变成朋友,才是玉门关最厉害的本事。”
远处的商道上,星尘标记的光带与花田的紫浪交织。郭子仪的兵法拓本、张庆的钢纹锦、阿古拉的钢刀、王二柱的糖霜、阿吉的玻璃哨,在月光下融成一片,像无数颗星辰落在了丝路之上。
“你看,” 李轩举着酒杯望向天际,“这些光带多像各族人的心,原本各亮各的,如今却连在了一起。” 他突然对身边的人说,“明天让张师傅织幅‘万邦钢纹锦’,把所有人的印记都织进去 —— 就叫它‘天下同辉’。”
夜色渐深时,技艺馆的灯还亮着。张庆的织锦梭子、王二柱的铁拐、阿古拉的弯刀、郭子仪的长枪、阿吉的玻璃哨,被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中央。月光透过玻璃幕墙照进来,这些物件的影子在地上连成条线,像条看不见的丝线,一头系着玉门关,一头连着遥远的西域,永远地跳动着、闪耀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