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敬攥着那枚泛着冷光的仙丹,脚底板磨出了血泡也顾不上疼,眼里只追着前头那对踏云而行的身影。山路陡得像被斧劈过,碎石子顺着脚踝滚下去,惊起几只山雀扑棱棱飞远。他喉间干得冒火,却仍哑着嗓子喊:“仙长留步!”
那对神仙倒真停了,落在山脚一片喧闹里。这里像是被谁撒了把芝麻,密密麻麻挤满了人——老汉蹲在土坡上刨坑,指甲缝里嵌着泥;姑娘们围着块灰扑扑的石头争执,鬓边的珠花晃得人眼晕;半大的小子举着块黑黢黢的东西跑,喊着“我找着宝贝了”。
有人瞅见贾敬这模样,忍不住嗤笑:“这老道穿得人模人样,手里捏块破石头当宝贝?”
贾敬脸涨得通红,将仙丹举得更高:“我不远万里来昆仑,白猿亲献此丹,你们懂什么!”
领头的道士忽然笑了,指着山下攒动的人头道:“你瞧这些人,在和田掘地三尺寻玉石,捡块带色的就当得了奇遇,可知那不过是山中顽石?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人群里一块被弃在角落的墨玉,又落在旁边孩童怀里半块透光的暖玉上:“匠人雕得精巧的,人称妙玉;天生带些杂色的,便叫黛玉。可世人只看皮相,忘了那石头里头,若是润得通透、心无渣滓,才是真宝玉啊。”
贾敬手心的仙丹忽然烫起来,像块烧红的烙铁。他低头看那丹药,青黑的外壳上竟映出自己鬓边的白发,恍惚间,倒像是瞧见荣国府里那些被金银裹着的人影——贾珍手里的酒杯晃着酒色,宝玉脖子上的通灵玉闪着珠光,可那底下藏着的,是比顽石更冷硬的空壳子。
山风卷着尘土扑过来,吹得众人手里的“宝贝”簌簌作响。贾敬忽然松了手,仙丹滚落在地,混进那些被人丢弃的石块里,竟再也分不清了。那领头道士看着贾敬,目光温和,“施主,这世间多少人追逐虚妄,如这仙丹,如那玉石,不过是表象。你若能放下这执念,也算寻到了真道。”贾敬呆立原地,良久,缓缓跪下,朝那道士磕了个头,“仙长点化,贾敬如梦初醒。”说罢,他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转身往回走。人群里的喧嚣声渐渐远去,他的脚步却愈发坚定。他决定回到荣国府后,他决心不再沉迷于求仙问道。看到贾珍依旧花天酒地,他将不再纵容;看到宝玉被世俗的繁华迷了眼,他将耐心劝诫。他要用心经营家族,教导后辈。
回到荣国府,贾敬的转变让众人惊讶不己。贾珍见父亲一改往日不管不顾的模样,收敛了几分肆意。贾敬把贾珍叫到跟前,严厉地说:“我往日糊涂,只知求仙,如今明白了家族兴衰系于你我。你不可再如此荒唐。”贾珍虽心中不满,但也不敢公然违抗。
而宝玉听闻贾敬回来,本以为又要被拉去讲些求仙之事,没想到贾敬却和他谈读书明理、齐家治国。宝玉起初不以为意,贾敬也不恼,只是耐心地讲着世间真正的价值,并非是那金银宝玉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荣国府在贾敬的整顿下,渐渐有了新气象。贾珍不再整日玩乐,开始参与家族事务;宝玉也收起了玩心,认真读书。贾敬看着这一切,心中满是欣慰,他知道,自己放下了那虚妄的仙丹,却拾起了家族真正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