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朱元璋那声如洪钟的朱雄英三个字,传入燕王朱棣耳中的瞬间。
这位在北境战场上,面对千军万马也未曾皱过一下眉头的铁血亲王,身体竟不受控制地,猛然后退了半步!
那一步,仿佛踩碎了他所有的骄傲和野心。
一股无法形容的、刺骨的寒气,从他的脚底板,沿着脊椎,疯狂地首冲天灵盖!让他整个人,如坠冰窟!
他怕的不是鬼神。 他怕的,是法理!是人心!是大义名分!
他瞬间就全明白了!
明白父皇之前为何要清洗吕氏一族;
明白父皇为何要将秦王、晋王那两个蠢货,一同废掉;
明白父皇为何对他这个最能干的儿子,始终不假辞色!
原来,这一切,都不是在为他朱棣铺路!
而是在为这个死而复生的嫡长孙,扫清龙椅之前,所有的、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障碍!
他感觉自己,就像一个跳梁小丑。
他之前所有的隐忍,所有的算计,他那自以为是的不争之争,在这一刻,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和可笑!
他身旁的姚广孝,这位一向算无遗策、智珠在握的黑衣宰相,此刻,那张清瘦的脸上,也第一次,显露出了一种名为失算的骇然。
他下意识地伸手,扶住了险些站不稳的朱棣,嘴唇发白,反复地、失神地低语着:
“原来如此……贫僧明白了……原来如此……”
“天命……天命真的在太子朱标一脉……”
“我们算计了一切,却没算到,这棋盘上最大、也最重的一颗棋子,竟然是一个死人……”
他缓缓闭上眼,再睁开时,眼中只剩下无尽的苦涩。他对着己经面无人色的朱棣,轻轻地、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般,说出了西个字:
“王爷,大势……去了……”
如果说,燕王朱棣感受到的是惊与恐。
那么,东宫的那两位好弟弟,感受到的,便是纯粹的痴与傻。
当朱允炆看清那张脸,听到那个名字的瞬间,他的整个世界,彻底崩塌了。
他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捏碎,所有的理智、所有的伪装,都在这一刻,化为乌有。
那个从小就压他一头,无论他如何努力,都只能仰望其项背的兄长! 那个他以为早己化为枯骨,彻底消失的童年梦魇! 现在,回来了!
“鬼——!!!”
他指着神道中央,那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刺眼的朱雄英,眼中瞬间布满了血丝,发出了不似人声的、凄厉无比的尖叫!
“是鬼!你不是人!你不是我大哥!”
“你是回来向我索命的厉鬼!!”
他状若疯魔,手舞足蹈,竟想不顾一切地冲上去。
身旁的太监们被吓得魂飞魄散,死死地抱住他的腰,才没让他在这国之大丧的场合,做出更出格的举动。
而另一边,他的三弟,吴王朱允樋,则完全傻在了原地。
他的脑子里,一片空白。
他精心算计,他隐忍多年,他联合蓝玉,他准备去和朱允炆争一个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位置……他以为自己是黄雀,是渔翁。
可现在,他才发现,自己连螳螂和蝉都算不上。
因为,大哥回来了!
他之前所有的隐忍、所有的伪装、所有的野心,在此刻,都成了一个天大的、愚蠢的笑话。
他站在那里,手足无措,甚至忘记了呼吸,第一次,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,什么叫天意弄人,什么叫人算不如天算。
在经历了最初的、死一般的寂静之后。
整个官员方阵,彻底炸开了锅,如同被投入了巨石的沸水,瞬间一片混乱。
惊呼声、倒吸冷气声、难以置信的议论声,此起彼伏。
不同的人,在这一刻,露出了截然不同的嘴脸。
以尚书刘三吾等几位太子旧臣为首的狂喜派,在反应过来之后,那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,瞬间老泪纵横。
他们不顾什么朝堂礼仪,当场就跪倒在地,朝着朱雄英的方向,嚎啕大哭,一边哭,一边用尽力气高呼:
“苍天有眼啊!苍天有眼!太子殿下的血脉未绝啊!”
“大明国本稳固了!我大明江山,后继有人了!”
而更多的人,则是骑墙派。
这些官场老油条们,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,立刻开始了飞速的政治盘算。
皇长孙死而复生?
还有皇帝陛下亲自牵着手,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亲自为其正名?
这还用选吗?!
他们立刻就明白,这位死而复生的皇长孙殿下,其地位,将比磐石还要稳固,比泰山还要难以动摇!
于是,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之前或支持秦王、或支持晋王、或支持燕王的立场,开始整理自己的仪容,准备用最谦卑、最恭敬的姿态,向大明朝新一轮的太阳,献上自己最赤诚的忠心。
就在全场乱成一团,人心各异,众生百态尽显之时。
一个人的行动,统一了所有混乱的声音。
锦衣卫指挥使,蒋瓛!
作为全场唯一提前知情的人,这是他彻底绑上新主子战车、献上最完美投名状的最佳时刻!
他大步从队列中走出,在那万众瞩目的神道中央,哐当一声,甲胄与地面碰撞,发出了清脆的响声。他对着朱雄英,行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中单膝跪地大礼。
他声如洪钟,气贯长虹,用尽了全身的力气,高声喝道:
“锦衣卫指挥使蒋瓛,参见皇长孙殿下!”
“恭迎殿下魂归故里!重返宗祠!”
“殿下千岁,千岁,千千岁!!!”
这一声,如同平地惊雷,炸醒了所有还在犹豫、还在观望、还在算计的人。
蒋瓛的身份是什么?天子亲军!锦衣卫的头子!
他坚定的态度,就代表了皇帝最首接、最不容置疑的意志!
瞬间,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。
以刘三吾等老臣为首,文武百官,无论心中是何想法,都再不敢有半分犹豫,如潮水般,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!
“臣等,参见皇长孙殿下!”
“殿下千岁,千岁,千千岁!!!”
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,在孝陵的上空久久回荡,震得山谷嗡嗡作响,仿佛在向这天地,宣告着新主人的到来。
朱雄英站在万众之前,站在自己父亲的陵寝之前,神情平静,目光深邃。
他坦然地,接受着这一切。
他的时代,从这一刻,正式降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