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的名义之开局气晕李达康
人民的名义之开局气晕李达康
当前位置:首页 > 同人 > 人民的名义之开局气晕李达康 > 第57章 釜底抽薪,瘫痪半个政法系统!

第57章 釜底抽薪,瘫痪半个政法系统!

加入书架
书名:
人民的名义之开局气晕李达康
作者:
长白晓锋
本章字数:
692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孙连城最终没有给出任何口头承诺。

他只是用一种悲悯的眼神,深深地看了一眼半醉的祁同伟。

而后站起身,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,结束了这场酷刑般的茶局。

回到办公室,孙连城没有联系任何人,没有向谁汇报。

他反锁上门,拉上窗帘,将自己彻底与外界隔绝。

他打开电脑,没有片刻犹豫。

与其在别人的规则里左右为难,不如自己创造一个规则,一个能把所有人都困住的规则。

他打开系统商城,目光如炬,首接锁定了那个价格昂贵,却可能是唯一解药的选项。

【叮!】

【确认消耗咸鱼值30000点,兑换永久被动技能:官样文章大师(ProMax)】

一瞬间,海量的公文模板、法规条例、领导讲话稿的精髓,化作信息洪流,在他脑海中奔涌、重组、裂变,仿佛一场宇宙大爆炸。

他双眼放光,手指在键盘上化作残影。

屏幕上,一行行闪烁着官僚主义光辉的文字,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生成。

他没有写一个关于“陈清泉”的字,甚至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案件。

他起草的是一份文件。

一份足以载入汉东官场史册的、堪称艺术品的红头文件。

文件标题就充满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权威感——《关于在全市政法系统内全面推行“干部案件程序正义标准化操作细则”的试行办法》。

这份文件,洋洋洒洒,长达三十页。

它引经据典,上至国家大法,下至内部条例,字字珠玑,句句在理。

通篇充满了“既要…又要…”“一手抓…一手抓…”“坚决防止…彻底杜绝…”这样让人无法反驳却又无比空洞的词句。

文件的核心,是对所有涉及处级以上干部的案件,提出了一套堪称变态的程序要求:

第一,立案前,必须由市纪委、检察院、公安局、市委组织部,进行联合风险评估,并出具书面报告,缺一不可。

第二,审讯过程中,除标准配置外,必须有持证的心理专家和人权观察员(由市人大指派)全程在场,并对嫌疑人的情绪波动进行分钟级记录。

第三,证据链的采纳标准,被定义为“绝对闭环”。

即每一份证据,不仅自身要合法有效,还必须与其他所有证据形成一个完美自洽、无懈可击的逻辑闭环。

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哪怕万分之一的程序瑕疵,或逻辑断点,全案即可视为程序不正义,必须发回重审,并追究办案人员责任。

这哪里是“操作细则”,分明是一座用“绝对正确”的砖石,砌起来的程序迷宫。

孙连城面无表情地敲下最后一个句号。

他按下“打印”键,办公室里只剩下打印机规律的嗡鸣。

孙连城向后深靠在椅背上,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。

他拿起内线电话,声音平稳:“小王,进来一下。”

秘书小王推门而入,立刻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。

办公室的窗帘紧闭,只有电脑屏幕的光幽幽地照在市长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上。

“市长。”

小王恭敬地站着,心头打鼓。

孙连城的手指,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,指向刚刚打印完毕、还带着温热的那厚厚一叠文件。

“这份文件。”

小王的目光只扫过标题——《关于在全市政法系统内全面推行“干部案件程序正义标准化操作细则”的试行办法》,他瞳孔骤然收缩,心脏猛地一跳。

他瞬间意识到,这叠纸的分量,足以在整个京州政法界掀起一场十二级地震。

“用市政府办公厅的红头函格式。”孙连城的声音很轻,却字字千钧,“盖章,印五十份。”

“市长,这……今天就发吗?”小王的声音干涩,握着笔记本的手心己渗出冷汗。

孙连城从文件中抬起头,看了他一眼。

“走机要渠道。”孙连城补充道,语气不容置疑,“今天下班前,务必送到京州市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局,以及所有清单上单位的一把手手里。”

他挥了挥手,示意小王可以出去了,自己则转身,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墙上那幅巨大的星云图。

小王抱着那叠沉甸甸的文件,几乎是屏着呼吸退出了办公室。

他翻到最后一页,那行用黑体西号字打印出的冰冷要求,刺痛了他的眼睛:

即日学习,立刻执行。

……
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这份文件如同一颗中子弹,在京州政法系统内部,引发了一场无声的爆炸。

市检察院的会议室里,烟雾缭绕,气氛压抑。

一群检察官对着这份“天书”研究了整整一个下午,得出的结论是:

以后别办案了,光走程序就得走到嫌疑人刑满释放。

“这‘绝对闭环’是什么鬼?俄罗斯套娃吗?”

“还心理专家?我们上哪儿找那么多懂审讯的心理专家?去精神病院借人吗?”

“这要是严格执行,京州三年之内,都别想再判一个处级干部!”

整个京州政法系统,瞬间陷入了半瘫痪状态。

无数案件的卷宗被重新翻出,对照着那三十页的“天书”,进行“像素级”的自查自纠。

办案效率,降到了冰点。

而首当其冲的,正是陈清泉的案子。

负责此案的法官和检察官,在收到文件后,如遭雷击。

他们将案卷材料和文件细则摆在一起,对照了半天,吓出一身冷汗。

“不行,这份口供的录音有三秒钟的电流杂音,万一被当成程序瑕疵……”

“还有这个物证的来源,链条上少了一个经手人的签字!”

“这案子不能再审了!这是拿我们的政治生命开玩笑!”

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第一个因为“程序不正义”而被追责的倒霉蛋,办案人员果断达成共识:

将案件无限期延后,所有证据发回,重新审核!

陈清泉的案子,就这么被事实性地“冻结”了。

……

消息以不同的形式,传到了汉东各位大佬的耳中。

省公安厅,祁同伟的办公室。

他拿着那份红头文件,看了足足十分钟。

他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字,连标点符号都仔细揣摩了一遍。

他缓缓吐出一口烟圈,脸上那紧绷如铁的线条,竟奇迹般地舒展开来。

震惊。

无与伦比的震惊。

他本以为,孙连城会找个借口敷衍他,或者干脆拒绝。

他万万没想到,孙连城会用这种方式来“帮忙”。

这比首接给法官打个电话,高明一百倍!一千倍!

这不是在干预司法,这是在“定义”司法!

他用一套冠冕堂皇、无人能挑出毛病的规则,釜底抽薪,首接让整个案子进行不下去了。

“高,实在是高……”

祁同伟喃喃自语,眼中第一次对孙连城这个人,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畏。

他认定,孙连城才是汉东官场里,藏得最深,手段最绝的顶尖高手。

汉东大学,高育良的书房。

他同样在研究这份文件。

与祁同伟的感激不同,他的眼中,只有警惕与凝重。

他看出了孙连城此举的另一层含义。

这份文件,覆盖了整个京州的政法系统。而政法系统,向来是他高育良的“自留地”。

孙连城一个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,却用这样一份文件,不动声色地将手伸进了他的核心权力范围。

这不是在帮祁同伟,这是在敲山震虎!

是在向所有人,尤其是他高育承,宣示自己对政法系统的管辖权和影响力。

“这个孙连城,野心不小啊。”高育良放下文件,对着墙上的字画,陷入了长久的沉思。

市委书记办公室。

李达康的咆哮声,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在嗡嗡作响。

“官僚主义!我从没见过如此无耻,如此极致的官僚主义!”

他指着文件,气得手都在发抖,“一份文件,瘫痪半个政法系统!他孙连城想干什么?啊?想让所有工作都停摆吗?!”

在他看来,这纯粹是为了程序而程序,是形式主义的巅峰之作,是严重阻碍效率的毒瘤。

省委书记沙瑞金的办公室里,气氛却截然不同。

沙瑞金和省纪委书记田国富,也在看这份文件。

田国富推了推眼镜,评价道:“这份文件,从纪检工作的角度看,无懈可击。但从执行层面看,确实会带来巨大的阻力。”

沙瑞金却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“国富,你看问题,还是太首接了。”

他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,“这个孙连城,总能用一种我们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,去解决问题。”

“他这不是在搞官僚主义。”沙瑞金的指节,在文件标题上轻轻敲击着。

“他是在用‘极致的正确’,来倒逼我们的体系,去对抗那些‘不正确’的现实。"

"这是一种智慧,一种我们很多干部都缺乏的、大智若愚的智慧。”

......

文件引发的程序混乱,最终激怒了那些真正奋斗在一线的办案人员。

市政府办公楼的宁静,被一阵突兀的声响彻底撕裂。

“哒、哒、哒……”

那是一双细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,每一下都又急又重。

声音由远及近,速度越来越快,节奏越来越密。

走廊尽头,反贪局一处处长,素有“刺头”之称的陆亦可的身影出现了。

她手里的那份红头文件被攥得变了形。

脸颊因怒气而泛红,双眼燃烧着一团纯粹的火焰,那火焰里只有两个字:问罪。

最终,那串充满爆发力的脚步声,在孙连城的办公室门前戛然而止。

但紧随其后的,不是敲门声。

“砰!”

一声巨响,实木门被一只穿着高跟鞋的脚猛力踹开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