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赵西柱就叼着他那根磨得发亮的黄铜烟袋锅,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。
青布褂子的下摆被晨露打湿,随着他的步伐"啪嗒啪嗒"地拍打着小腿肚。
"老赵,你说李家村能答应不?"赵有财跟在后面,紧张地搓着手,手里的红糖芋圆包裹被他捏得咯吱响,"他们村的人可精着呢,去年卖猪崽就坑过咱们。"
赵西柱"吧嗒"吸了口烟,眯着眼笑道:"慌啥?看见铁山扛的粉丝没有?"
他回头瞥了眼程铁山肩上那两捆晶莹剔透的葛根粉丝,"等他们尝过了,保管求着跟咱们合作!"
程铁山憨厚地笑了笑,特意把粉丝捆晃了晃,阳光下粉丝折射出的光泽。
李家村的试探刚到李家村村口,就看见李村长那个精瘦的老头蹲在大槐树下,"吧嗒吧嗒"地抽着旱烟。
见赵西柱一行人过来,他眼皮都不抬一下:"哟,什么风把赵大村长吹来了?莫不是来借粮的?"
赵西柱也不恼,笑呵呵地往树下一蹲,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:"老李啊,尝尝我们村的新鲜玩意儿。"说着朝程铁山使了个眼色。
程铁山立刻解开包袱,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小碗,麻利地抓了把干粉丝,浇上热水。
不过几个呼吸,透明的粉丝就舒展开来,像一窝银丝般晶莹剔透。
李村长将信将疑地接过碗,刚嗦了一口,眼睛就瞪得溜圆:"这......"
"弹牙吧?"赵有财得意地昂起头,活像只骄傲的大公鸡,"这可是我们村的独门手艺!"
李村长又连吃了几口,突然压低声音:"老赵,咱们明人不说暗话,你们村这是要搞大买卖啊?"
赵西柱神秘一笑,烟袋锅往粉丝上一指:"老李啊,你们村后山的葛根,是不是年年烂在地里?"
正说着,树后突然冒出个脑袋——是李家村的张寡妇,她手里还拎着个菜篮子:"哎呀,这不是林下村的粉丝吗?我娘家侄女上次带回来些,可香了!"
李村长老脸一红,赶紧把碗往身后藏。赵西柱眼疾手快,又盛了一碗递给张寡妇:"大妹子尝尝,这是新改良的配方。"
张寡妇尝了一口,眼睛顿时亮了:"李叔,这可比县里卖的藕粉强多了!咱们村要是能跟着做......"
李村长的胡子抖了抖,终于松口:"那个......老赵啊,进村详谈?"
赵西柱慢悠悠地站起身,拍了拍屁股上的土:"走着!"
临走时,他悄悄对赵有财使了个眼色,后者立刻会意,把那包红糖芋圆塞给了张寡妇:"大妹子,帮忙在村里多美言几句......"
后来据程铁山说,那天他们离开时,看见张寡妇正挨家挨户地送芋圆,嘴里还念叨着:"林下村要带咱们发财啦!"
正午的日头晒得人发昏,王家屯的祠堂里却挤满了人。几个村的村长围坐在长条板凳上,眼睛首勾勾地盯着桌上那碗冒着热气的"神仙嗦遛粉"。
里正老王捧着碗,吸溜得满嘴油光,一边嚼一边斜眼瞅赵西柱:"老赵,你们村最近折腾得挺热闹啊?"
赵西柱嘿嘿一笑,从怀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:"王里正,您给掌掌眼。"他展开那张写着合作章程的纸,"咱们几个村合伙干点小买卖。"
李村长伸着脖子看了半天,突然瞪眼:"五斤葛根才两文钱?老赵你心也太黑了!"
"就是!"刘村长拍着桌子嚷嚷,"我们挖木薯要翻两座山呢!"
赵西柱不慌不忙地掏出个小布袋,往桌上一倒——哗啦啦滚出几颗晶莹的葛根粉丝。
他捡起一根,轻轻一拉,粉丝弹得老高:"瞧瞧这成色!五斤葛根在我们村能出三斤这样的粉丝,县里卖五文钱一碗!"
王里正眼睛一亮,赶紧把碗里剩下的粉丝扒拉进嘴里:"甜叶菊怎么算?"
"一斤一文钱。"赵西柱伸出根手指,"晒干的。"
**成交时刻**
祠堂里顿时炸开了锅。几个村长凑在一起嘀嘀咕咕,时不时掰着手指头算账。
李村长突然一拍大腿:"成!但得先付三成定金!"
"想得美!"赵有财忍不住插嘴,"我们村还怕你们挖的葛根以次充好呢!"
最后还是王里正打了圆场:"这样,每旬结一次账,我作保。"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赵西柱,"不过......"
赵西柱立刻会意,凑过去低声道:"每月给您府上送十斤粉丝,五斤芋圆。"
见王里正皱眉,又赶紧补充,"都是精装的,用红绳扎好。"
契约摊在祠堂的供桌上,几个村长轮流按手印。
李村长按完还偷偷在裤子上蹭了蹭手指,被赵有财逮个正着:"咋的?想反悔啊?"
"放屁!"李村长老脸一红,"我是怕印泥沾到粉丝上!"
众人哄笑起来。王里正把契约仔细折好,突然想起什么:"老赵,你们村那个'山神娘娘'......"
"咳咳!"赵西柱猛地咳嗽两声,"那都是乡亲们瞎叫的,就是个会做饭的丫头。
"说着赶紧把剩下的粉丝打包,"这些给各位带回去尝尝鲜。"
回村的路上,赵有财忧心忡忡地问:"村长,咱是不是给价太高了?"
赵西柱烟袋锅一敲他脑袋:"傻小子,他们挖五斤葛根要一天,咱们做成粉丝能卖十五文!"
天气愈发冷了,林下村的村民们却忙得热火朝天。
自从与邻村达成合作后,村口从早到晚都能听见"吱呀吱呀"的推车声——李家村的人推着满车葛根,刘家洼的汉子们扛着麻袋装的木薯,王家屯的老老少少背着晒干的甜叶菊,络绎不绝地往村里送。
程大树是如今少数还进山的人,每次扛着猎弓出门时,都要被外村人打趣:"程猎户,你们村现在富得流油,还打什么猎啊?"
他总是一本正经地回:"给林娘子打只兔子。"
听闺女说她念叨麻辣兔头好些日子了,也不知道着麻辣到底是个什么味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