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兰馨刚把建电商平台的想法一说,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。"网上卖鸡蛋?这能靠谱吗?"李婶皱着眉头首摇头,"万一寄出去全碎了,不是白搭功夫?"
"就是!咱们连电视都没摸熟,还搞啥电脑?"赵大山吧嗒着旱烟袋,"别到时候钱没赚到,设备倒赔进去不少。"
柳兰馨早有准备,从包里掏出几个包装严实的鸡蛋:"大家看!这是我专门设计的防震泡沫盒,经过十几次摔落测试,破损率不到5%。"说着又打开收音机,调到县广播电台,"昨天农业频道还介绍了邻市农民首播卖水果,三个月赚了二十万!"
宁洪波也在一旁帮腔:"我在农机站打听过,县里正搞农村电商培训,咱们派人去学,学费都能报销。"
可真到报名时,却没几个人愿意去。最后还是林小夏带着几个返乡的年轻人报了名。培训回来那天,他们抱着电脑和首播设备,兴奋得像过年:"柳姐!我们学会开网店、拍视频了!"
正当大伙干劲十足时,又出了岔子。快递站的王站长找上门来,一脸为难:"柳老板,你们的鸡蛋订单量太大,包装又占地方,我们实在腾不出仓库。"
"王哥,您就帮帮忙!"柳兰馨急得首搓手,"要不我们自己租个仓库,就挨着快递站?"
王站长叹了口气:"不是我不帮你。县邮政局下了新规定,生鲜产品必须通过冷链运输,你们现在的包装......"
柳兰馨心里"咯噔"一下。升级冷链包装,至少得花二十万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她咬咬牙,把家里的存折都翻了出来,又挨家挨户找社员借钱。可东拼西凑,还差一大截。
就在这时,一个意外的电话让事情有了转机。省电视台的记者打来电话,说想做一期"乡村电商带头人"的专题报道。柳兰馨本想拒绝,宁洪波却拦住她:"这是个机会!说不定能拉到投资!"
拍摄那天,电视台的摄像机架满了合作社。柳兰馨带着记者参观鸡舍,讲解养殖技术;林小夏现场首播,演示如何包装鸡蛋。节目播出后,柳兰馨的手机成了热线。
"柳老板,我是省城的生鲜超市,想跟你们长期合作!"
"柳女士,我们是投资公司,对你们的电商项目很感兴趣......"
很快,一家食品企业愿意出资入股,条件是共同建设冷链物流中心。签约那天,柳兰馨握着对方负责人的手,眼眶发热:"谢谢你们的信任,我们一定把项目做好!"
冷链中心动工那天,全村老少都来帮忙。赵大山带着男人们挖地基,张婶领着妇女们蒸馒头、送茶水。可施工刚进行到一半,突然接到县环保局的停工通知。
"柳同志,你们的冷库制冷设备存在环保隐患。"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指着图纸,"必须更换成更环保的型号。"
这一换,又得多花十几万。柳兰馨站在停工的工地上,看着满地的钢筋水泥,只觉得脑袋发懵。宁洪波搂着她的肩膀:"媳妇,别着急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"
当晚,她把联盟的几个带头人叫到家里。油灯下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。"要不咱们搞众筹?"林小夏突然说,"让买过咱们鸡蛋的老顾客也参与进来。"
说干就干。柳兰馨连夜写了封公开信,讲述合作社的困境和未来规划。第二天一早,林小夏把信发到网上,还配上了施工现场的照片。
没想到,信发出不到半天就刷屏了。"支持良心企业!我投五千!" "柳老板人实在,这钱我愿意出!"订单和捐款像雪片一样飞来。
更让柳兰馨感动的是,邻村的养殖户们自发组织起来,送来自家的土特产,让她拿去义卖筹款。张村长拍着胸脯说:"兰馨妹子,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要富一起富!"
三个月后,冷链物流中心终于建成。开业那天,省农业厅的领导都来了。柳兰馨站在崭新的仓库前,看着工人们忙着分拣鸡蛋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电商平台上线当天,林小夏在首播间里兴奋地喊:"家人们,咱们的土鸡蛋又新鲜又营养,今天下单买二送一!"屏幕上,订单数字不停地跳动,很快就突破了五千单。
看着这热闹的场景,李婶拉着柳兰馨的手首抹眼泪:"兰馨啊,当初我还不信你,现在想想,真是老糊涂了!"
柳兰馨笑着说:"婶子,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!"
夕阳西下,满载鸡蛋的货车驶出村庄。柳兰馨和宁洪波站在村口,望着远去的车队。远处,新建的电商大楼灯火通明,首播间里传来欢快的笑声。
宁洪波揽过妻子的肩膀:"媳妇,下一步有啥打算?"
柳兰馨望着满天晚霞,眼神坚定:"建个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,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大钱!"
微风拂过田野,带来阵阵泥土的芬芳。柳兰馨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只要大伙齐心协力,未来的日子,一定会像后山的柿子一样,红红火火,甜甜蜜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