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传,上古黄帝部落在阪泉击败炎帝部落,联合后,乘胜追击九黎部落,在九黎部落的根据地逐鹿,大战蚩尤。
击败蚩尤后,黄帝用轩辕剑,将蚩尤分成九份,分别葬于九州。
九黎部落慢慢演化成魔族,以吞噬人间贪、嗔、痴、恨、爱、恶、欲——七罪为修行根源。
汴京城中,林远志喝了一口茶,缓缓的为一众少年讲道:“后来魔族欲祸乱人间,被神族、人族、幽冥族等种族联手封印。”
魏维尼思索着:“我听见花缠情叫黎九幽西哥,那么也就是说他们俩,分别代表着爱恨,我的推测不知道合不合理。”
林远志赞赏的看了她一眼:“不错。”
赵执军和邓必豪对视一眼,震惊道:“那么也就是说,这样的猛人还有好几个?”
林远志沉声说道:“不错,先皇有很大可能,是死在了贵妃玉望心的手中,玉望心,本名应该是——欲妄心,魔族老七,欲魔王。”
众人震惊于这个推测,想到皇上可能有危险,霍然起身,皇上对于少年们来说,不仅仅是让人折服的领导,还是一同抵抗匈奴入侵,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。
“魔族通往人间的通道,应该是出现了裂缝,要不然魔物早会大举入侵我华夏境内。”
林远志沉思片刻,接着说道:“朝中有金铁鹰和百里衡坐镇,目前还不会有大乱子出现,当务之急的是完成皇上的嘱托。”
众人纷纷点头,魏维尼环望一圈,缓缓说道:“我近日遣人扮做商贾,以高价收购赈灾余粮,一连半月无人问津,但是我观察到,从我们进入汴京城那日之后的车辙印,变浅了西分。”
众人纷纷向她望去:“我遣人暗中检查赈灾粮车,却发现毫无异常。”
众人不明白她要说什么,她看了一眼大家不解的表情,解释道:“赈灾到现在己有数月,可城中百姓依然面黄肌瘦,饿的皮包骨,甚至仍有易子而食发生。”
“我猜测,我们到达汴京城的消息,己经走漏风声,他们提前做了准备。但是,假的真不了。”魏维尼目光闪烁。
赵执军一拍脑门:“你这么一说,我想起来了,这几天在空中监察的时候,确实发现运粮车多了起来。”
邓必豪也点点头:“我朱雀旗的手下也曾疑惑的问我,粮仓存放之地,竟然一只老鼠都没有发现,这不合常理。”
接着疑惑的说道:“而且,几天前,为了保护粮仓,我手下的军人,放出了数十只猫,可回来后竟然瘦了一圈,这更不合常理。”
李思域捋了捋下巴,沉声道:“粮仓有问题,很有可能是空的,至于为什么车辙变浅了,应该他们掉包了。”
魏宇西抻了个懒腰说道:“今晚,我去探探虚实。”
赵执军哈哈一笑:“我陪你一起。”
“我也去。”魏维尼说道。
子夜,汴京城粮仓周围。
三人一袭黑衣,躲在了墙壁后面,门卫的杯中,趁着他们交接的时候,被魏宇西偷偷摸摸的,倒进去了,李思域配制的猛烈泻药——好汉软。
不一会,门卫的肚子雷鸣般响起,木门“砰”的一声被推开,“咣”的一声砸在了墙上。
却见门卫嘴里念叨着:“啊卧槽,要出来了,挺住挺住挺住啊。”
一溜烟的跑远了,一手还捂着屁股。
趁门卫上厕所的功夫,三人鬼鬼祟祟的,贴着墙根溜了进去。
临近粮仓,突然有几个人手持火把走了过来,三人赶忙钻进了柴火垛。
“哎我说王哥,这大雨泡天的,有必要加强巡逻吗,谁来啊。”一个官兵模样的人抱怨道。
“狗剩,不是我说你,易大人的意思是京城派人来暗访了,必须得加强巡视,要是坏了易大人的事儿,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。”
“唉?那边什么声音?黄河决堤了?”
“走,过去看看。”
“走走走。”
三人闻言,步履匆匆,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最后面的粮仓,钻了进去。
夜色如墨,雨后的汴京城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。
魏维尼三人潜伏在粮仓的阴影中,目光紧锁前方。
粮仓外,几名官兵举着火把回来巡视,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。
“没想到老刘拉肚子,声音竟然这么响,我还以为黄河决堤了。”
“哦,确实很响,还有着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。”
“唉我说,不用形容的这么详细吧。”
听着脚步声渐行渐远,三人脑袋凑在一起。
“粮仓一共有十二座,若挨个检查,天亮前也不一定能查完。”赵执军压低声音,眉头紧锁。
魏维尼却摇头:“不必挨个检查所有粮仓。你们看——”
她指向地面几道深浅不一的车辙印:“刚才我注意到,前三座粮仓的车辙印很深,后九座却很浅,雨水冲刷后几乎看不到。这说明前三仓是真粮,后九仓装的……有可能是沙土。”
魏宇西眯起眼:“难怪阿豪手下放出的猫给饿瘦了。”
赵执军恍然:“好一招偷天换日。”
魏维尼点头:“但要想揭穿此事,得人赃并获。我们兵分两路——赵将军轻功卓绝,去探后仓虚实;我与宇西潜入前三仓,寻找出入库账册。”
“好。”赵执军点头答应。
趁巡逻队再次换岗的空隙,三个黑影分头行动。
前粮仓其中一个,仓内堆满麻袋,魏维尼指尖轻触袋口,手中匕首翻现,“簇”的一声扎进麻袋中,米粒从破口簌簌滑落。
魏宇西伸手抓了一把,鼻子闻了闻,扔进嘴里几粒:“果然是陈米,还有淡淡的霉味。”
魏维尼冷笑:“新粮赈灾,却以次充好,这易大人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。”
魏宇西转身翻箱倒柜,忽然从柜子最底层中抽出一本泛黄账册。
借着火把微弱的光芒,查看了一会儿,小声说道:“维尼,你过来看看这账,上月入库十万石,出库仅三万,但前三仓存粮不过五万,少了两万石。”
魏维尼接过账册,翻看了一会,目光如炬:“粮仓存粮数目与账册相差悬殊,必是层层贪墨。”
“但仅凭这本账,易承明大可推给下属顶罪。”魏维尼沉吟片刻。
从袖中抽出一张汴京河道图,放在就近的麻袋之上,用手一指:“这里,粮船从扬州沿汴河入京,必经汴河码头。我们若能截住一艘粮船,对比一下,自然水落石出。”
寅时三刻,汴河码头雾气弥漫。
一艘漕船缓缓靠岸,船头插着“易”字旗。
魏维尼扮作粮商之女,素衣荆钗,拦住漕工:“小女子代东家验货,劳烦开舱。”
漕工嗤笑:“易大人的船你也敢查?”
魏维尼不慌不忙递上一袋碎银:“大哥行个方便。东家说了,若验出霉米,按市价三倍赔付。”
漕工掂了掂钱袋,咧嘴一笑:“姑娘痛快!”
舱门“哗啦”一声开启,魏维尼俯身捧起一把米,指尖微颤——米粒晶莹,竟是上等新粮!
“奇了怪了……仓中陈米,船上新粮,易承明在玩什么把戏?”魏维尼心中疑惑。
她心思急转,忽瞥见船尾压舱石缝隙中露出一角麻布,不声不响的走到一旁,掀开后里面赫然露出了半袋沙土。
“原来如此!”她眸中精光乍现。
“漕船明面运粮,暗仓填沙,到岸后再以沙换粮,再以陈米充新粮入库!层层倒手,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好手段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