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书应声一夹马肚,越过马车,率先朝坊门外快马而去。
元扶妤回闲王府时,何义臣正在同闲王详述除世家子外,还未站队谢淮州或是翟国舅的官员。
她解开披风,递给寻竹,在两人身旁的矮椅上坐下:“玉槲楼的雅室定了吗?”
寻竹将元扶妤的披风递给下属,十分有眼力上前为元扶妤奉茶:“已经定下了。”
“你先退下吧。”元扶妤接过茶盏同寻竹道。
寻竹看向闲王,见闲王颔首,立刻应声离开。
寻竹一走,元扶妤不急不缓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。
闲王本就大的眼睛此刻睁得溜圆,忙将王六郎在玉槲楼宴客的名单展开,王家九郎和十一郎果然在列。
何义臣恍然想起:“对,是有这事!确实是五年前王家九郎和十一郎做下的孽,当时校事府在太原搜集到这个消息,只是当做王氏污名把柄记录在册。”
“后来过了一年有余,有九个受害孩童的母亲一起来了京都,从太原回来的校事府校尉察觉此事,探明那九位母亲来京,是要杀王家九郎和十一郎为自己的孩子复仇,上报于我,长公主让我派苏骞好生安顿这几个孩童的母亲,让她们静待复仇时机,否则不但不能替孩子报仇,还会白白丢了性命。”
闲王元云岳看向元扶妤,所以……他姐姐今日看到这个名单时,便在心中将整件事盘算清楚了。
“再后来,苏骞和长公主一起死在了庄子上。殿下一死,朝局骤变,那一阵子京都血雨腥风,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被校事府抛在了脑后,应该也没有人再去给这几位母亲送银子,没想到她们竟然撑到了现在。”何义臣也望向元扶妤,“你竟然连这件事都知道。”
元扶妤当然知道。
在接受自己已死,夺舍崔四娘后,她就开始盘算……
她死的突然,校事府隶属公主府,必然会乱。
那些不关乎国计民生之事,校事府定顾不上。
她没了长公主的身份,没了权势,还能攥在手中的东西少之又少。
但,作为长公主之时,她手中再微不足道的筹码,对如今的她都有大用。
所以,崔家管事进京替元扶妤探查消息,得知那几位母亲还在蓝田时,元扶妤便让管事多加照顾。
对这几位母亲的情况,元扶妤不敢说了如指掌,也算了解。
校事府的银子断了后,那九位母亲在当地找了谋生的营生。
在这几年间……
一位母亲撑了一年,忧思过度病逝。
一位母亲和当地种杏子的果农成家,已有了孩子。
后来又陆续走了三位。
只剩四位母亲还在苦苦等着报仇。
元扶妤从芜城出发,连带锦书算在内,带了十一人……
到洛京后,元扶妤命锦书前往下邽去打探何义臣的消息,陈梁等四名武仆直奔京都分两路,一路两人去了昭应,陈梁则带人去蓝田。
陈梁禀报锦书,蓝田那宅子里的四位母亲,报仇之心坚不可摧,他便把人带到京都城郊安置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