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家九郎如今可是大理寺少卿。”闲王元云岳道。
“他死了位置正好空出来,提拔能为我们所用之人。”元扶妤放下茶盏,靠着椅背,风淡云轻开口,“况且死的王家子要是不重要,他们哪里知道疼,知道怕?”
元扶妤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在座椅扶手上点着,对闲王道:“届时暗卫只需要从旁协助,确保这几位母亲用王家的刀杀王家的人,让王家清楚王九郎为何死的。”
“过完年郑将军便要率军出征了,要给李芸萍报仇是肯定的,但这个节骨眼上闹出这么大阵仗……”何义臣声音顿了顿,还是说出自己的担忧,“此次大军粮草的主要来源,是关中、河东两地,得依靠世家,其中便有王氏,且战马也是来自王氏,万一他们掣肘……”
“你忧心过度了。”元扶妤一点都不担忧,她唇角勾起笑着,“咱们这位吏部尚书……帝师谢淮州,为了这次灭突厥之战,准备了三年半之久,详尽到我都挑不出错处。户部的支度郎中是杨氏子,制度员外郎是裴氏的人,司农卿是他谢淮州的人,司农少卿是薛氏的。你再把关中、河东两地刺史、县令列一列瞧瞧,三年半的时间……谢淮州换了几茬,不是他的人,就是杨氏、薛氏、裴氏……或是与杨氏、薛氏、裴氏有姻亲关系之人。”
“杨氏、裴氏靠近突厥,深受突厥威胁,灭突厥他们比朝廷更急切,长公主还在时,成日上折子请奏发兵突厥的不就是他们,他们会让其他世家掣肘粮草?薛氏不似王氏、卢氏那般累世公卿,此次郑将军出征,薛氏子弟跟了六位,薛氏一心想以军功延续家族荣耀,会让其他世家掣肘粮草?”
元扶妤是在杨戬成前几日将官员名录送到她手中后,才发觉,谢淮州完全是按她之前对大昭的擘画在推进。
打仗就是打钱粮。
元扶妤看过谢淮州的官员安排后,对此次灭突厥之事,放心得很。
她端起茶盏呷了一口,语声轻缓:“世家最具威胁的,是他们盘根错节,互为依靠,可这不代表他们不会利益相悖。”
“我记得,王氏和杨氏,也是姻亲关系吧?”闲王元云岳望着何义臣。
何义臣颔首:“正是。”
“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。”元云岳说。
元扶妤接着安排后续事宜。
“这四位母亲杀了王家人后,由你这位闲王出面主持公道,我会让虔诚赶到控制局面,那四位母亲若有幸活着,你命虔诚将人带去金吾卫狱,务必保人活着,再命大理寺彻查此事,大理寺如需查问证词,去金吾卫狱问。”
“那万一,大理寺或是刑部要把人带走呢?”元云岳问。
何义臣也有这份担忧:“闲王殿下不是长公主,自来不问朝政,朝中……”
“即便你未入朝涉政,但你姓元,是大昭的王。”元扶妤认真对元云岳道,“你下了令,他们就得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