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进清辉阁的第二天,我还没从穿越和突然受宠的震惊中缓过神,就有太监来传旨,说皇帝要我去御书房。我心里首发慌,不知道皇帝又要问什么。一路上,我把《将进酒》的解释在心里反复默念,生怕说错话。
进了御书房,皇帝正拿着毛笔写字。他抬头看我一眼,没说话,先把一张纸推到我面前。我低头一看,纸上写着“蜀道难”三个字。皇帝开口了:“昨日诗会上,你说诗是仙人所授。朕倒要看看,你还有多少本事。就以这‘蜀道难’为题,再作一首诗。”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昨天背《将进酒》是侥幸,现在要当场作诗,我哪会啊!可皇帝都开口了,不做肯定不行。我急得首冒冷汗,突然又想起李白的《蜀道难》。反正死马当活马医,我咬咬牙说:“儿臣昨夜又梦到诗仙,他教了儿臣一首《蜀道难》。”说完,我就开始背诵:“噫吁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……”
背诵的时候,我偷偷看皇帝的表情。他皱着眉头,听得很认真。等我背完,他一拍桌子,大声说:“好!好一个‘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’!三皇子,你果然有大才!”
接着,皇帝当场下旨,赏我黄金百两,还赐了一座藏书阁的钥匙,说以后可以随意翻阅宫里的典籍。我连忙跪下谢恩,心里却首打鼓,这全靠现代背的古诗撑场面,要是哪天被发现,肯定没好果子吃。
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。以前对我爱搭不理的太监宫女,现在见了我都满脸堆笑,一口一个“三殿下”。就连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臣,在御花园碰到我,也会停下来客气几句。
可我知道,这风光背后藏着危险。果不其然,第二天,太子就派人送来请柬,请我去他的府上一聚。我心里清楚,这是鸿门宴,但不能不去。
到了太子府,太子坐在正厅,旁边还坐着二皇子。桌上摆满了酒菜,可气氛冷得吓人。太子皮笑肉不笑地说:“三弟真是深藏不露啊,这两首诗一出来,连父皇都赞不绝口。”
我连忙说:“都是运气,儿臣只是做了个梦……”
二皇子突然打断我:“做梦?哪有这么巧的事!我看你就是找人代笔,故意在父皇面前出风头!”
我心里恼火,但还是压住脾气说:“二哥这话从何说起?儿臣若有半句假话,天打雷劈。”
太子摆摆手,说:“好了好了,今天叫三弟来,不是为了吵架。听说三弟饱读诗书,不如我们来切磋切磋?”
我知道躲不过,只好硬着头皮答应。太子让人拿来笔墨,说:“就以‘月’为题,我们各自作诗一首。”
我脑子飞快转动,想找一首应景的古诗。可太紧张,一时什么都想不起来。这时,我突然想起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。我拿起笔,唰唰写下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……”
写完后,太子和二皇子凑过来一看,脸色都变了。太子的脸色很难看,说:“三弟果然厉害,看来是我小瞧你了。”
从太子府出来,我松了一口气。可我明白,太子和二皇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。回到清辉阁,我开始想办法。既然古诗是我的“救命符”,那我得把以前学过的诗都记熟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。
接下来的几天,我天天躲在藏书阁里,一边看这个世界的书,一边在心里默背古诗。可我没想到,麻烦比我想得来得更快。
这天,我正在看书,苏丞相家的公子苏明远找上门来。他是京城有名的才子,据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苏明远一见到我,就阴阳怪气地说:“三皇子最近风头正盛,连我们这些读书人都自愧不如。不过,我听说作诗讲究灵感,三皇子每次都靠做梦得诗,不知现实中文采如何?”
我心里暗骂,这摆明了是来挑衅的。可我不能退缩,就说:“苏公子想怎么比?”
苏明远说:“我们去醉仙楼,当着京城文人的面,以‘酒’为题作诗,如何?”
我咬咬牙,答应下来。第二天,醉仙楼挤满了人,都是来看热闹的文人。苏明远先作诗,他摇头晃脑念了一首,周围的人纷纷叫好。
轮到我了,我深吸一口气,念出了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: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……”
诗念完,全场安静了几秒,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苏明远脸色苍白,一句话说不出来。从这天起,我的名声更响了,大家都叫我“诗仙皇子”。
可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。我知道,树大招风,太子和二皇子肯定在暗中谋划,下一个陷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。我必须得小心再小心,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