劫灰记
劫灰记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劫灰记 > 第10章 浴血塘马奏悲歌2

第10章 浴血塘马奏悲歌2

加入书架
书名:
劫灰记
作者:
英迈
本章字数:
399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6

他倒吸一口冷气,这一回鬼子还真像一块狗皮膏药,沾上去就撕不下来了。他立刻命令,利用树林作掩护,向东北方向隐蔽突围。

这时,一架日军侦察机从远处飞来,在头顶上盘旋搜索,紧跟着,几架零式战斗机呼啸而过,扔下几串炸弹。日军坦克、卡车越过一道道沟渠,歪歪扭扭地走一阵、停一阵。鬼子则驱赶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,挖土填沟。这些沟渠是一道道平行的横沟,都是根据地军民为阻止坦克、卡车迅速通过,而有意设置的障碍。日军打着红、黄、蓝、黑等各色旗帜,展开战斗队形,一步一步向合围圈内压缩。他们逐村扫荡,飞机将村子挨个炸了个遍,老百姓呼儿唤女,西散奔逃。这些奔逃的人群成了鬼子枪下的活靶子,成了飞机炸弹下的冤魂。

到中午,日军开始收紧包围圈,附近村中老百姓、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真像篦子篦头发一样,全都梳了出来,并且逐渐向新西军藏身的山坡聚拢过来。有的游击队和地方武装为了掩护群众转移,打听到有一支新西军主力部队在此,居然也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,向山坡靠拢过来。很快,新西军便难以藏身,树荫下、草地上、石头旁到处挤满了人。钟国楚跟团长黄玉庭商量,到此地步,己经不再是暴露和不暴露的问题,而是要想办法先安抚群众。从清晨开始到现在,战士们奔波了大半天,没有喝上一口水,没有吃上一口饭,烟熏火燎,血污满脸,体力都快耗尽了。可是,他们还是将身上仅有的一块干粮,将水壶中仅有一口水递给老人和孩子。这些群众更是将新西军当成了救星和依靠,部队走一步,群众就跟一步。部队走到哪里,群众就涌到哪里。真是难舍难分,不分彼此。

正当绝望时,突然从人群中闪出一个大个子,朝钟国楚大喊,钟政委,钟政委,东北方向发现鬼子骑兵,后面还有坦克。钟国楚一看,原来是韩胡区区大队副大队长朱自隆,便赶紧问道,你们的队伍呢?朱自隆指着身后说,在那边的沟渠里。钟国楚道,好,你赶紧回去掌握部队,听我的命令,我们决心从这里打出去。

黄玉庭举起望远镜,仔细观察敌军态势,选择突围方向。只见东北方向有黄旗、黑旗闪现,西北和西南也有红旗、蓝旗、黄旗的影子,只有东南方向有几面红旗和蓝旗。这些红旗、黄旗、蓝旗、黑旗都是旗语,红旗是日军步兵,蓝旗是绥靖队、自卫团和警察部队,黄旗是坦克和炮兵,黑旗就是骑兵。黄玉庭放下望远镜,老钟,东北方向不行,有骑兵和坦克,这是卡我们脖子的地方。西北和西南方向估计也够呛,那里有鬼子的主力。是啊,只有选择东南,越过面前这条小河,才能闯出一条生路。对。黄玉庭道,冬季河水不深,部队可以趟水过河,完全能够做到出其不意。

部队随即下到河滩,趟水过河。刚刚上岸,便发现鬼子正在河边柳树林里,拼命构筑工事。见新西军迎面撞来,有些发懵,砰的一响,打过来一枪。紧跟着,响起机枪的突突声。2连副连长王金生大叫,跟小鬼子拼了。他抱起机枪,首先冲向敌阵。战士们也明白,此处是死地,只有冲出去才有生路。他们有的举着手榴弹,有的端着机枪、步枪,有的挥舞着大刀,呐喊着、奔跑着、跳跃着,舍命扑向敌人。他们用石头砸敌人的脑袋,用牙齿咬敌人的脖子,用手抠,用脚踢,全都是毫无章法不要命的打法。过了一会儿,爆炸声、冲杀声逐渐停止,河对岸阵地变得异常安静。钟国楚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,果然,通讯员飞快地跑过来报告,政委,王金生同志牺牲了,突围没有成功。钟国楚沉重地放下望远镜,没有吭声。

此时,日军炮弹从头顶呼啸而过,机枪子弹像泼水一样打在阵地前沿。阵地上硝烟弥漫,掀起的泥土像下雨一样落在人们脸上、身上。炮弹落进了人群,有的被掀掉脑壳,有的被炸断胳膊和大腿,还有一些怀抱婴儿的妇女也被炸得血肉横飞。到处响起失去亲人的痛哭声,老百姓纷纷哀求,首长,快想想办法,救救我们吧。黄玉庭内心激愤,马上让通讯员叫参谋长快来。参谋长王端、1营营长廖坚持、教导员孟康、1连连长张启标和两个训练队队长先后跑来报到。黄玉庭命令,各部队利用沟渠就地展开,各连轻机枪要集中使用,机枪手挂皮带端枪射击,步枪上刺刀,手榴弹一律打开盖子,听到冲锋号响,所有的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给我一齐向鬼子阵地上招呼。突破南岸后,部队向徐家棚子和缪家边集结。

钟国楚声音低沉,同志们,第一次突围没有成功,现在情况非常危急。全体同志要拿出英勇顽强、不怕死的精神来。俗话讲,一人拼命,百夫难挡。部队要迅速做好准备,把背包全部甩掉,炊事员拿起伤员的武器,没有武器的拿扁担、锅铲、铁锹当武器,一定要带领老百姓突出重围。黄玉庭一挥手,大家分头行动,部队打散了不要紧,突出去以后,尽量以班、排为单位,到指定地点集结。任务布置完毕,他们马上分头去准备。很快,冲锋号“嘟嘟哒嘟嘟”地响起来,钟国楚拔出驳壳枪,向前方一指,厉声大吼,突出去!

部队像潮水一样扑向南岸,手榴弹、步枪、轻机枪一齐怒吼。守在南岸的鬼子约30多个,加上绥靖队和自卫团共100余人。鬼子两人或三人一组,趴在土坎后面,架起机枪不停地扫射,形成密集的火力网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