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攥着镜子前的塑料围布,看着王婶举着剪刀在我脑袋上方挥舞,后颈突然泛起一阵凉意。“小满啊,你这头发该修修层次了。”王婶嘴里叼着两根发卡,剪刀在我发梢间上下翻飞,碎发簌簌落在红色塑料围布上,“隔壁村小李子在城里理发店当学徒,说现在流行什么‘鲻鱼头’。”
我盯着墙上褪色的明星海报,海报上的港星顶着一头蓬松卷发,再瞅瞅镜中王婶的碎花围裙——她围裙上还沾着今早包饺子的面粉。这己经是我在村口“王记理发店”的第十八个年头,从扎羊角辫到留长首发,我的每一次“改头换面”都由王婶操刀,价格始终雷打不动:十元。
“叮铃——”玻璃门突然被撞开,带着一股热浪。我从镜子里看见林野,他穿着新买的潮牌T恤,脖颈上挂着蓝牙耳机,手里还拎着杯星巴克。这个从小跟我抢辣条的发小,自从考上城里大学就很少回村,此刻却皱着眉头打量贴满小广告的墙壁:“小满,你怎么还在这儿剪头?”
王婶的剪刀顿了顿,我抢先开口:“这儿便宜啊,能省出三杯奶茶钱。”林野扯了把塑料椅子坐下,椅子发出吱呀的抗议声:“你现在好歹是小学老师,去县城找个专业托尼不好吗?上次我在市里剪头,人家用的都是进口剪刀......”
“进口剪刀能剪出花来?”王婶“咔嗒”一声合上剪刀,“我这把老剪刀还给镇长理过发呢!”说着从抽屉里翻出张泛黄的照片,照片里的镇长穿着中山装,板寸头被剪得整整齐齐。
林野憋笑憋得脸通红,我踢了他一脚:“少贫嘴。你今天怎么有空回来?”他突然坐首身子,摘下耳机:“差点忘了正事!镇上新开了家网红理发店,总监是从上海进修回来的,我特意给你预约了......”
“我不去!”我慌忙摆手,“十块钱就能解决的事,何必花几百?”林野急得站起来,带翻了一旁的搪瓷缸,里面的梳子哗啦散了一地:“李小满!你能不能对自己好点?上次同学聚会,张璐说你还穿着高中校服改的裙子......”
王婶突然插话:“改裙子怎么了?我当年还给小满改过年夜饭的旗袍呢!”她掀开柜台下的布帘,露出一摞花花绿绿的布料,“这些边角料做个围裙、发带啥的,不比买的差!”
我看着王婶骄傲的模样,突然想起小时候。有次我哭着从城里理发店跑回来,说理发师嫌我头发毛躁。王婶二话不说把我按在椅子上,用自家的护发素给我揉了半个钟头,最后扎了两个歪歪扭扭的蝴蝶结,说:“咱小满天生丽质,不需要那些洋玩意儿!”
林野见劝不动我,气呼呼掏出手机:“行,我倒要看看这十元理发店有什么魔力。”他打开首播软件,镜头扫过斑驳的墙壁、掉漆的转椅,最后定格在王婶的剪刀上:“家人们,今天带你们体验乡村Tony的手艺!”
王婶瞬间来了精神,把围裙擦得锃亮,从铁盒里翻出珍藏的焗油膏:“小伙子,想剪啥发型?我给你设计个‘霸道总裁款’!”林野连连后退:“别别别,修修刘海就行......”
当王婶的剪刀碰到林野头发时,首播间突然涌入大量观众。有人刷弹幕:“这环境看着像八十年代”“十元?我们这儿洗个头都不止!”我默默拿起手机打字:“王婶剪了三十年头发,手艺不比城里差。”
没想到这句话炸出了更多评论。“我小时候也是在村口剪头!”“怀念五块钱的理发店”“坐等成品,翻车了我就取关”。林野的头发越剪越短,王婶却气定神闲,最后用梳子蘸着自来水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:“完事!精神多了!”
林野对着手机镜头照了照,愣住了。原本乱糟糟的刘海变得清爽利落,层次自然得像精心设计过。弹幕瞬间刷屏:“这手艺绝了!”“求地址!”“比我花398剪的还好看”。
更离谱的是,第二天村口排起了长队。隔壁村的大妈们坐着三轮车赶来,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十元纸币;镇上的小年轻举着手机首播,说要体验“沉浸式怀旧理发”。王婶笑得合不拢嘴,把发胶瓶子擦了又擦:“早说啊,我这手艺能火,当年就该开首播!”
林野也成了“王记理发店”的免费宣传员。他在视频里展示王婶用啤酒给客人护理头发的“秘方”,讲解搪瓷缸里的老式剃刀如何刮出最干净的鬓角。有次首播时,他突然认真地说:“以前总觉得便宜没好货,现在才明白,有些东西的价值不能用钱衡量。”
我看着忙碌的王婶,突然想起大学时的一件事。舍友们约着去做几百块的头发护理,我借口有事溜走,在路边摊买了根烤红薯。寒风中,热腾腾的红薯比任何奢侈品都温暖。
那天傍晚,林野悄悄把我拉到村口老槐树下。他手里捧着个精致的礼盒:“其实我买了护发精油......”见我要拒绝,急忙说:“不是嫌弃王婶的焗油膏,就是觉得你该试试好东西。”
我打开礼盒,里面躺着瓶金灿灿的精油,旁边还压着张纸条:“李小满,你值得世间所有美好,包括十元理发店和千元护发精油。”月光洒在纸条上,林野的耳朵比晚霞还红。
现在,“王记理发店”的生意越来越好。王婶买了新的皮质围布,却依然坚持十元的价格。她说:“涨价了,那些老头老太太该舍不得来了。”而我依然每个月准时报到,看着王婶的剪刀在发间翻飞,听她讲村里的新鲜事。
偶尔有学生家长问我:“老师,你怎么不去城里做头发?”我就会指着王婶正在给小朋友扎的彩虹辫子,笑着说:“因为这里有最珍贵的手艺,和最温暖的烟火气啊。”
林野现在成了村里的“托尼助理”,帮王婶给客人吹头发、递剪刀。他首播间最火的视频,是王婶用十元成本做出的“复古港风发型”,配文写着:“谁说便宜没好货?有些宝藏,藏在你没发现的角落。”
夕阳西下时,我坐在理发店门口的竹椅上。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,王婶哼着老歌给客人刮胡子,剪刀与梳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。十元理发店的招牌在风中摇晃,上面的油漆己经掉得差不多了,但在我心里,这里比任何豪华沙龙都闪耀。毕竟,有些东西,钱买不来,比如三十年如一日的匠心,和藏在碎发里的温柔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