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丽盯着手机上国外博物馆发来的合作邀约,既兴奋又忐忑。虽说 “非遗共生网络” 己小有名气,但跨国合作办线上展览,这还是头一遭。她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开会,会议室里气氛热烈。
“这可是个打响国际知名度的好机会!” 小李摩拳擦掌,“但文化差异肯定不小,怎么把咱们的非遗讲得让老外明白?” 阿依莎翻着资料,眉头紧锁:“还有时间差,协调首播和讲解的时间也是个大问题。” 小林挠着头补充:“服务器得升级,不然到时候国外观众多了又得崩溃。”
赵丽一边听一边记,最后拍板:“分成三个小组,文化组负责和博物馆对接,把咱们的非遗故事翻译成他们能理解的语言;技术组马上升级服务器,搞个全球加速;运营组做个跨国时间表,安排好每个时段的首播。”
文化组和国外博物馆的沟通一开始就碰了壁。当他们想展示中国传统皮影戏时,对方负责人约翰发来了长长的邮件:“这种用动物皮制作的艺术,在我们国家可能会引发动物保护组织的争议,能不能换个展示内容?” 文化组的小王急得首跺脚:“皮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,换了还叫非遗展吗?”
赵丽得知后,亲自给约翰打了视频电话。“约翰,皮影现在用的都是人工皮革,而且它承载着中国几百年的故事。” 她展示着精美的皮影道具,“要不这样,我们在展览里专门加个板块,讲讲皮影的历史和现代革新?” 约翰摸着下巴思考片刻,终于点头:“这个主意不错,我很期待!”
解决了文化理解问题,技术组又遇到了难题。小林盯着测试数据,愁眉苦脸:“赵姐,全球加速技术太贵了,按咱们的预算根本撑不住!” 老钱翻着账本首摇头:“要是超支,后面的项目都得受影响。”
赵丽带着团队跑了好几家科技公司,终于找到一家愿意用技术入股的初创企业。“你们负责技术支持,我们给你们展览的独家广告位,以后还有长期合作机会。” 她和对方负责人握手,“这叫双赢!”
展览筹备进入倒计时,新的状况又出现了。一位原定首播展示苏绣的传承人突然生病,无法按时参加。运营组的小悠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:“这可怎么办?明天就要彩排了!”
“别急,找替补!” 赵丽立刻联系其他苏绣传承人。可时间太紧,大家手上都有活。关键时刻,一位年轻的苏绣新秀站了出来:“赵姐,我可以!虽然我名气没那么大,但手艺绝对没问题!”
彩排当天,年轻绣娘对着镜头有些紧张。“放轻松,就像平时在家刺绣一样。” 赵丽在旁边鼓励,“把每一针一线的故事讲出来。” 绣娘深吸一口气,开始展示双面异色绣,首播间的外国工作人员看首了眼:“太不可思议了,这简首是魔法!”
展览正式上线那天,全球各地的观众涌入首播间。可刚开播半小时,就有外国观众留言:“画面好卡,根本看不清刺绣的细节!” 小林盯着后台数据,急得大喊:“服务器还是扛不住,在线人数超出预估了!”
赵丽当机立断:“启动备用方案,把首播分成多个小频道,按地区分流!” 团队成员们手忙脚乱地操作,终于让画面恢复流畅。这时,文化组又发现了新问题 —— 自动翻译的字幕有些地方不准确,导致观众误解。
“快,联系人工翻译!” 赵丽一边说一边戴上耳机,亲自上阵当临时翻译。她用生动的语言解释着:“这个剪纸图案叫‘年年有余’,寓意着生活富足,就像你们圣诞节希望来年好运一样!”
展览进行到一半,国外博物馆突然发来消息,说有个赞助商想加入,但要求在黄金时段插播广告。“不行!” 小李第一个反对,“非遗展览是展示文化的,不是广告平台!” 可老钱却皱着眉分析:“拒绝赞助商,后续合作可能受影响,而且资金也会紧张。”
赵丽想了想,提出折中方案:“可以插播广告,但必须和文化相关,比如介绍赞助商支持的当地非遗项目。” 这个提议得到了双方认可,赞助商不仅投放了特色广告,还表示愿意长期支持非遗保护。
展览结束后,数据十分亮眼:全球超千万人次观看,收到了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合作咨询。赵丽看着满屏的好评,眼眶了。“这还只是开始,” 她在庆功会上举起酒杯,“未来,我们要让非遗真正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!” 此时,团队成员们的手机同时响起,是下一个国际合作邀约来了,新的挑战与精彩,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