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了第一场海选赛的惊心动魄之后,赵星潼的心态反而彻底放松了下来。他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“模拟考”,虽然过程曲折,但总算是涉险过关,也让他对自己的状态有了一个初步的评估。
接下来的几场海选赛,赵星潼渐入佳境。
他不再像第一场那样紧张和手足无措,而是逐渐适应了比赛的节奏和氛围。老K那些看似不着调的训练方法,此刻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扎实的站姿让他下盘稳如泰山,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专注。强化的臂力和手腕控制,让他的出杆更加稳定和精准。而那些“盲人摸象”和“怪杆训练”,则让他对球的线路和力度的感知,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面对一些基本功不扎实、只知道胡乱进攻的对手,赵星潼往往能凭借强大的控球能力和精准的杆法,轻松地掌控比赛的局面。他不再刻意追求华丽的进攻,而是更加注重母球的走位和对局势的控制。有时候,他甚至会打出一些在普通观众看来有些“沉闷”的防守球,但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球,却往往能给对手制造巨大的麻烦,逼迫对手出现失误。
“我靠!这家伙的防守太变态了吧?这白球藏得,连苍蝇都飞不进去!”一个被赵星潼用斯诺克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对手,在输掉比赛后忍不住抱怨道。
而当遇到一些喜欢耍小聪明、打心理战的对手时,赵星潼也变得更加“老油条”了。他想起老K曾经对他说过:“打球啊,有时候就像打仗,不仅要斗勇,更要斗智。对手想让你生气,你就偏不生气;对手想让你着急,你就偏要慢慢来。把他当猴耍,看谁先沉不住气。”
于是,面对对手的垃圾话挑衅,赵星潼充耳不闻,甚至还会配合地露出一个“你继续说,我听着”的表情,把对手噎得半死。遇到对手故意拖延时间,他也好整以暇地在一旁闭目养神,或者研究一下天花板的纹路,仿佛对比赛结果毫不在意。
这种“油盐不进”的态度,往往能让那些喜欢搞小动作的对手自讨没趣,心态失衡,最终漏洞百出,被赵星潼抓住机会一击致命。
渐渐地,赵星潼这种独特的、甚至在某些人看来有些“丑陋”的球风,开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。
说他“丑陋”,是因为他不像以前那样追求杆法的潇洒和进攻的华丽,很多时候,他选择的击球方式都是以最稳妥、最有效为原则,甚至不惜打出一些在技术美感上略有欠缺的“安全球”。但这种看似“丑陋”的实用主义打法,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。
在海选赛的最后几轮,赵星潼遇到了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业余高手,据说曾经也接近过职业水平。这位高手球风硬朗,进攻犀利,一上来就给了赵星潼一个下马威。
但赵星潼并没有慌乱,他耐心地与对手周旋,利用自己精准的防守和强大的心理素质,一点一点地蚕食着对手的优势。最终,在一场耗时近两个小时的鏖战中,赵星潼凭借更加稳定的发挥,艰难地赢得了比赛。
这场胜利,让赛场边一些真正懂球的“圈内人”对赵星潼刮目相看。
“这个戴口罩的小子,不简单啊!基本功太扎实了!而且这心理素质,比一些职业选手都强!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,对着身边的同伴低声说道。他似乎是一家小型台球俱乐部的老板,也是一位退役多年的老球员。
“是啊,他的打法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,但每一杆都很有想法,目的性很强。特别是他的防守,简首是滴水不漏,太难缠了!”同伴也点头附和。
这些窃窃私语,自然也传到了高飞的耳朵里。高飞听得心花怒放,与有荣焉,更加卖力地在人群中散播着关于他这个“神秘兄弟”的“传说”。
“我跟你们说,我这兄弟,那可是深山老林里出来的绝世高人!他师父是个隐姓埋名的武林泰斗!他这一身球技,都是用内力打出来的!等他哪天摘下口罩,露出真面目,绝对亮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!”高飞吹起牛来脸不红心不跳,把周围的吃瓜群众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赵星潼听着高飞在那边胡说八道,也是哭笑不得,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苏晚晴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观看每一场比赛,但她也通过高飞的“实时转播”和一些网络上的零星消息,关注着赵星潼的比赛进程。
当她得知赵星潼一路过关斩将,顺利晋级复赛时,心中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。但同时,她也注意到,随着赵星潼的成绩越来越好,关于他的议论也越来越多,甚至有一些小道消息开始猜测他的真实身份。
这让苏晚晴的心中,又多了一层担忧。她害怕赵星潼会因为这次比赛而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,引来不必要的麻烦。她知道,赵星潼现在最需要的,是一个平静安稳的环境,让他可以安心地恢复和成长。
海选赛结束,赵星潼以全胜的战绩,成功晋级复赛。虽然过程有些波折,但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,即使身处低谷,即使被禁赛,他依然是那个对台球有着极致追求和惊人天赋的赵星潼。
只是,他自己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,他这段时间的蜕变,到底有多么惊人。而一场更大的考验,也正在悄然向他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