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
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
当前位置:首页 > 悬疑 > 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 > 通告割裂的村落

通告割裂的村落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一纸公文碾碎万家灯火
作者:
鑫淼森金木水
本章字数:
351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3

通告割裂的村落

暮色像被揉碎的铅云,沉甸甸地压在青瓦白墙上。书源背着竹篓走在田埂上,稻穗低垂,在晚风里发出细碎的呜咽。远处村口的大槐树下,围着黑压压的人群,有人在大声争执,有人在抹眼泪,还有几个小孩被吓得哇哇大哭。

“源哥儿,快过来!”二婶抹着眼泪冲他招手,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草屑,“他们又来收地了!这次说要建什么工业园,整个西坡的地都要收走!”

书源心里一沉。西坡的地是全村人的命根子,那里的土质肥沃,种出来的水稻又香又糯,养活了几代人。他挤进人群,看见几个穿着西装革履的人站在一张大红通告前,周围还站着几个穿制服的人,个个都凶神恶煞的。

“这是政府的红头文件,”为首的西装男晃了晃手里的纸张,油光发亮的脸上带着不耐烦,“每亩地补偿八百块,下个月十五号前必须清空。”

“八百块?!”人群里炸开了锅。刘大爷气得浑身发抖,拄着拐杖往前冲:“我家那块地种了三十年,就值八百块?你们这是抢啊!”

“老头,别闹事!”一个制服男伸手拦住刘大爷,差点把他推倒在地。书源眼疾手快,冲过去扶住老人。

“各位乡亲,这是上级的决定,”西装男提高了声音,“反抗是没有用的。要是不配合,后果自负!”说完,他一挥手,众人扬长而去,只留下那张通告在风里哗啦作响。

书源仔细看着通告,上面印着鲜红的公章,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。可这补偿标准,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不够,让大家以后怎么活?

回到家,书源的母亲正在灶台前烧火,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。“听说西坡的事了?”母亲头也不回地问,声音里满是疲惫,“咱家的地也在范围里。”

书源蹲下来往灶里添了把柴,火光映在他年轻的脸上:“娘,我们不能就这么认了。我明天去镇上问问,看能不能讨个说法。”

母亲叹了口气:“别去惹事,那些人我们惹不起。”

但书源不甘心。第二天一早,他揣着家里仅有的二十块钱,坐了两个小时的班车到了镇政府。办公大楼气派非凡,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。书源在各个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,得到的却是冷漠的回应。

“这是县里的决定,我们也没办法。”一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说,“你要是不满意,可以去县里反映。”

书源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县里。可到了县政府,门口的保安拦住了他:“没有预约不能进!”无论他怎么解释,保安就是不让步。

就在书源绝望之际,他遇到了同村在县里读高中的晓梅。晓梅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,聪明伶俐。她听完书源的话,眉头紧锁:“这肯定有问题。按照规定,征地补偿标准应该由省级政府制定,而且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。我帮你查查文件。”

在晓梅的帮助下,书源发现了更多问题。所谓的“工业园”项目,根本没有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,补偿标准更是远远低于规定。这分明就是有人在利用职权,中饱私囊!

回到村里,书源把情况告诉了乡亲们。大家群情激愤,决定联合起来反抗。他们写了联名信,按满了红手印,准备再次去县政府讨个说法。

然而,他们的行动很快遭到了打压。第二天,村里突然来了一群人,说是“维护治安”,实际上却西处监视,还警告大家不许闹事。书源家的门锁被人撬坏,母亲种的菜也被踩得稀巴烂。

“源哥儿,别折腾了,”二婶哭着劝他,“他们说再闹事,就要把我们抓去坐牢。”

书源的手攥得发白。他知道,这是对方在恐吓,但他更明白,如果这次退缩了,全村人就真的没有活路了。

就在这时,晓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。她通过网络,联系上了一位记者。记者对这个事件很感兴趣,决定前来采访报道。

记者的到来,让事情有了转机。他深入调查,收集了大量证据,曝光了征地背后的黑幕。文章一经发布,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上级部门成立了调查组,开始彻查此事。

经过漫长的等待,终于有了结果。涉事官员被撤职查办,征地项目被叫停,合理的补偿方案也重新制定。

当阳光再次洒在西坡的田野上,书源站在田埂上,看着乡亲们忙碌的身影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这场斗争虽然艰难,但他们用团结和勇气,守住了自己的家园。而那些妄图以权谋私的人,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
此后,书源成了村里的主心骨。他明白,在这个世界上,正义可能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。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。而那张曾经割裂村落的通告,也成了历史的见证,时刻提醒着人们:权力,应该为民所用,而不是成为压迫的工具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